陈仲说过去的他不是现在的他。就算董志张再大发感慨,佩服得不得了。苏元明该不明白也还是不明白。少年人,一共才十几年的人生,去哪里体会六十年的时光意味着什么呢?反正不明白就不明白吧。师父陈仲不允许主动宣扬他的名字和事情。那苏元明就听命不说,只在自己心里高兴高兴,自豪一下算了。吃过饭,陈仲指点着苏元明完成晚课。董志张亲眼见了苏元明定坐入静的困难,不由得感叹人与人的不同。随后陈仲和董志张也各自入静。用功结束,打发苏元明回家,照顾母亲。陈仲和董志张都是修为足够,完全可以连续几日夜不睡的人,这就打算通宵谈论道法。陈仲当先说了那所谓“天下妖修总盟会”的事情,以及所谓的“先锋使者”,图谋临蚕郡王一系坟墓,行为诡异的种种。董志张闻言,也是警惕起来,当即决定先去朝庙,连带着向董氏讨取建筑材料的事情,一起通传。“子正公放心,家兄如今也有向蓬莱君直奏之权,谅那等鬼祟之徒,只待我蓬莱士族发动起来,必定一举成擒。”董志张说到这儿。陈仲忽然想起来另一个故人。“子鸣且慢,我久闻桓志一统蓬莱之名,却不知盖阳郡当下如何?”盖阳郡在蓬莱东部,为北带山脉、大裂谷与南带山脉所阻隔,水气不运,常年干旱,黄沙漫天。那里只能通过南方的带方郡,才可以连通蓬莱道洲腹地。因为这样的地理优势,后汉崩亡的几十年间,那里长期都是独树一帜的。董志张不知道陈仲为什么问起盖阳郡,只以为陈仲是担心盖阳郡不会听从蓬莱君的命令。“此事关乎蓬莱,非一城一地所能自全,盖阳叔孙无忌亦非蠢人,不必忧虑。”董志张说完,自去对面朝庙。陈仲闻听,心中也已经有数,虽然两人的问答并非一事,但陈仲想要知道的已经足够推断。片刻后。董志张从朝庙中出来,神色却是大为忧虑。陈仲微微皱眉,来至院门前。“子正公!”董志张还没到近前,已是忍不住带上了哽咽之声。“北海徐伟长、徐伟长他、他身染时疫,恐将不久于世矣!”陈仲一惊。徐干,染时疫?北海郡徐干,字伟长,少年好学,家贫,给同郡士族放牛时,默默背诵从士族家学听到的文章,有一次被士族族老遇到,考校徐干,发现他竟然已经自学学会了近两千字,于是允许他借阅书籍,放牛之余到士族家学旁听。后来徐干的学问越来越深厚,名声鹊起,只可惜因为出身,而没能修行。他的名字,就连陈仲都听说过。只是徐干的年龄实在与陈仲相差太远,再加上他一生都在北海郡,当初提携他的那家士族举家搬迁,应征辟,到炎州道去做官,徐干却认为魏国政治已经被权臣把持,不肯同往。所以陈仲只是闻其名,未曾见过他。“此次蓬莱君召集论道法会,我原想着能将徐伟长引荐给子正公,如今看来……天妒英才、天妒英才啊!”董志张说着,已经泪如雨下。陈仲也很愿意结识如徐干那样的有识之士。特别是徐干对于魏国政治的看法,与陈仲不谋而合。此人虽然未能修行,却也不一定就比寻常修士更差。陈仲心中暗道:“桓志召集论道法会,虽其目的必不纯粹,但高士如云,想来应当有所阐发,子鸣邀我同往,我自是要走这一趟的,既然如此,不若先去北海,倘能救下徐伟长,也是一桩美事。”既然生出这个念头,陈仲当下便问起徐干的病况如何。董志张一听,哪还不明白陈仲这是动了救人之念,当下急忙把徐干的情况详细说明。却是徐干因为家贫,少年时又竭力学习,导致身体亏虚,一直都不是很健康。董志张和一些慕名与之结交的士族修士,也不都是吝啬修行法门之辈,很是有一些,愿意无偿将法门传授给徐干。但就是因为徐干身体太虚弱了,而且总有病症缠绵,根本没办法迈入修行。这状况,像极了苏元明母亲之前被胸痹之症困扰的时候。“伟长体弱,如今北海时疫汹汹,即便有谢公看护,情形也……”董志张又说不下去了。他其实并不认为陈仲就能救了徐干。北海郡现任郡守,是出身白檀郡的谢弼、谢公甫,这一位也是突破了感应境界的大修士,而且他少年成名,突破感应境界已经近三十年,与陈仲这种刚刚突破的,可不一样。如今徐干染疫,即将不治的消息,便是谢弼命人通过朝庙敕神,向外通报。可见谢弼也已经没有办法了。但即便不认为陈仲就能救了徐干,董志张仍旧是感激陈仲的。无论如何,愿意在这种时候伸出援手,还是往时疫爆发的地区去,这就是他认识的那位陈仲陈子正啊!“子鸣且收悲声,待我与我那徒儿交代一二,我等即刻上路。”陈仲不打算带着苏元明一起去参加论道法会。主要是苏元明修为、境界,乃至于学识都还不足,而且陈仲这一脉,源头是老、庄法门,与当世主流的《五行白虎通》,抵牾极大。那论道法会上,十个里,至少九个都是儒家修士。以苏元明的学问,在那里听人家辩论道理,有什么收获难说,倒是很可能先扰乱他自己的性情。劝住了董志张。陈仲当即来到苏家,恰好见到苏母正带着苏元明,对着陈仲留下来的两件桃符施礼祭拜。正是陈仲许诺了穷奇、梼杌二位神只的祭祀。而就在不远处的一座柴堆上空,陈仲分明望到了一抹熟悉的气息——九环狸。小东西自以为藏得很好。陈仲见他无甚恶意,也不揭穿他的形迹,只对苏元明交代了自己需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后面观舍建造的事情,就交给他了,同时也不能放松修行,每日早晚功课,不可懈怠云云。最后,陈仲让苏元明把董志张赠给他的玉佩拿出来。玉佩品质上佳,琢有云纹,只这一枚,按照俗世的金钱来衡量的话,就算把苏家连人带产一起卖了,只怕也买不起这玉佩的一个角。但陈仲要,苏元明毫不犹豫便交了出来。陈仲拿过玉佩,也不见什么动作,便又还给苏元明,嘱咐道:“若遇强敌,持此佩斥其恶行,自能退之。”苏元明接了玉佩,只见那佩上云纹似乎有什么变化,却又似乎没有,应声记下嘱咐。陈仲当即便与董志张出了仙门,沿淯水向北而去。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K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