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寓教于乐常太傅
作者:咱叫刘可乐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最新章节     
    正德帝就在刘瑾旁边卖草鞋呢。看到常风问刘瑾瓜保熟不保熟,他知道,常风这是入戏了。他饶有兴致的看着这笔瓜摊买卖。
    刘瑾笑道:“瞧官的,我摆摊卖瓜,能卖给你生瓜蛋子?”
    常风冷笑一声:“呵,要是不熟怎么办?”
    刘瑾收敛笑容:“要是不熟,我自己吃了它。”
    常风坐到瓜摊前放着的板凳上:“给我切!老子是顺府的衙役。你这瓜要是不熟,老子把你抓进府衙大牢,把伱锁尿桶上。”
    正德帝和刘瑾立马明白过来,常风给自己找了一个角色——衙役。
    刘瑾给常风切好了西瓜。常风拿起来“呱唧呱唧”好一通吃。吃完把瓜皮往地上扔,一抹嘴儿抬腿就要走。
    刘瑾连忙道:“官爷,你吃了两斤,得给三十文。的谢您的赏了!”
    常风脸一板:“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给钱,别吃你几个烂西瓜!”
    一旁卖草鞋的“朱寿”看不下去了!既然是演戏,那角色就都得有人设。“朱寿”的人设便是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的织席贩履者。
    正德帝插话:“吃瓜给钱,经地义。你这么不讲理,还是官衙里当差的呢!”
    常风听了这话,一脚揣在了刘瑾的一个西瓜上,踹了个稀烂:“官衙里当差的收你们这群穷棒子的税亦是经地义!臭卖瓜的,还有你这个臭卖草鞋的,你们交税了嘛?没交税跑到京城里来要饭?”
    “凑要饭的!”
    正德帝怒道:“你不讲理,就不怕我们去告官?”
    常风哑然失笑:“官?我就是官!刁民,竟敢状告本官?我把你抓回府衙大牢,锁尿桶上!”
    完常风顺手拿起了瓜摊上的一根草绳,抓住了正德帝的手,作势就要捆上。
    正德帝龙颜大怒,大吼一声:“常风你好大胆,竟敢在朕面前欺压百姓,无理取闹?”
    正德帝自称是“朕”,那就是停止了演戏,恢复了身份。
    常风“噗通”给正德帝跪下:“禀皇上,民百姓维生艰辛。官、吏、役将民百姓视作鱼肉。皇上若要开创盛世,需知百姓之艰辛。”
    常风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劝谏正德帝要爱民。
    这可比刘健、李东阳、谢迁干巴巴的教生动多了。
    正德帝领悟到了常风这段戏的深意,夸赞道:“姨父应该取代刘、李、谢,成为帝师。”
    常风拱手:“臣不敢。皇上可知弘治三年的仓场案?”
    正德帝道:“那时朕尚未出世。也无人跟朕提及过什么仓场案。”
    常风解释:“弘治二年,先皇欲有一番大作为。于是想出了一条能够利国利民的大政——积粮。即趁着丰年,命各地官府广积存粮,以备灾年。”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各级黑心的官、吏、役借着这道圣旨盘剥百姓。最终在弘治三年酿成了仓场大案。”
    “自那之后,先皇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治大国如烹鲜。对于百姓来,不折腾的皇帝便是好皇帝。”
    “第二个道理,不要低估下官、吏、役的无耻、贪婪。”
    正德帝思索良久,感慨道:“姨父,朕受教了!你今日看上去是陪朕演戏玩乐,实际是在教朕如何做一个好皇帝。”
    刘瑾在一旁帮常风话:“用文饶话,这叫寓教于乐。可比刘健、谢迁、李东阳他们老和尚念经生动多了。”
    正德帝道:“姨父,两年后春闱大比,你若考取进士功名,朕便拜你作太傅!”
    太傅,朝廷三公也。这是一个份量极重的许诺。
    少年子封三公,像是儿戏一般。但常风没有推辞,而是:“臣一定刻苦备考,下次春闱大比不让皇上失望。”
    就在此时,八虎之一的丘聚急匆匆的跑了过来:“皇上,可不得了啦!”
    正德帝问:“什么事?”
    丘聚答:“内阁三阁老又跟一堆文官上了联名奏疏,您在西苑开买卖街是荒唐胡闹,让您立即将贩夫走卒驱离皇宫。今后严守宫制。”
    正德帝眉头紧蹙:“他们没又要跪谏吧?”
    丘聚答:“那倒没樱”
    正德帝眉头舒缓:“只要不跪谏,任他们怎么上奏疏恶心朕都无所谓。”
    其实,刘健、谢迁等人对正德帝在宫里开买卖街不仅不反感,心中甚至有几分窃喜:少年子贪玩,对于我们来不一定是坏事。就让他好好玩,政务由我们这些文官把控。
    但这群家伙整把“道德”顶在脑门上。既然知道了这件事,又不能不表达反对的态度。上个联名奏疏意思意思就成了。完全没必要搞什么跪谏。
    常风心想,既然在买卖街上可以给皇上讲课。皇上还喜欢“听”这种课。何不将官员盘剥百姓的弊政,通过演戏一一讲给皇上听?
    想到此,常风道:“皇上,臣再去找几个人,下晌再来买卖街,陪您过民百姓的瘾头。”
    正德帝闻言笑道:“好啊。朕先继续卖草鞋。”
    常风出了宫,找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兵部的王守仁,一个是常破奴的同乡、好友、同年,翰林院编修翟銮。
    他向二人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交待了一番。之后,常风又找了东厂督公谷大用、内官监掌印马永成。
    当日,买卖街来了两位身穿九品服色的官。这两个官是王守仁、翟銮扮演的。
    王守仁扛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征收粮赋“。翟銮扛着一块牌子“征收税赋”。
    二人身后跟着十几个大汉将军假扮的“差役”。这些“差役”或抬着收粮的大粮斛,或拿着收税银的秤,或手持水火大棍,维持秩序。
    常风则身穿税吏服色,张罗着支起了收税赋的棚子。
    正德帝见此情景,目光立马被吸引,走了过来看热闹。
    王守仁和翟銮坐在税棚里,“刺溜刺溜”喝着茶。
    “狗腿子”税吏常风吆喝:“征税啦,征税啦!缴税的上前!”
    八虎中的谷大用、马永成扮作了交税赋的百姓。
    谷大用拿扁担挑着两大袋粮,来到了常风面前:“大人,俺是粮农谷用。按照俺家的田亩数,应缴粮赋一百斤。”
    常风看了看谷大用:“你这两袋粮能有一百斤?”
    谷大用答:“在家里刚称过了,只多不少嘞。”
    常风吩咐手下:“上七十斤的官斛。”
    几个手下抬上来一个官斛。
    常风命令谷大用:“往里倒粮!”
    谷大用倒满了官斛。常风却道:“不够!这两袋子粮全给我倒上!”
    谷大用照做,官斛不多时便冒了尖儿。粮食呈山装,高出斛口不少。
    常风后退几步,深吸一口气,卯足了劲,猛然冲到斛面前,一脚踹在了官斛上。
    “哗啦!”高出斛口的三十斤粮,全部洒落在地上。
    谷大用连忙喊:“粮撒了!”作势就要蹲到地上,以手捧粮。
    常风却大喝一声:“慢着!这些都是损耗!你要是去捡,就是抢劫官粮!抢劫官粮等同于造反!”
    谷大用一副欲哭无泪的表情:“我这是一百斤粮啊。撒了三十斤,这粮赋怎么算?”
    常风道:“损耗是不能从粮赋中扣除的!你回家再取三十斤粮来!若取不来,便是抗粮!抗粮等同于造反!”
    演戏的入了戏,看戏的也入了戏。
    正德帝在一旁看得义愤填膺,握紧了拳头。哪有这么不讲理的?本来交一百斤粮,税吏却要收一百三十斤。
    谷大用喊道:“青大老爷,大雪封门十几,家里没米没柴。我是东借西赊才凑出这一百斤粮啊!能借的都借遍了,哪里再凑三十斤粮?”
    扮演九品县主簿的王守仁走了出来:“缴纳粮赋经地义!如果没粮,我给你指一条明路。你家里可有子女乎?”
    谷大用答:“家里有个女儿。”
    王守仁笑道:“呦,你家还有个女儿啊?多少岁了?”
    谷大用答:“十四岁了。”
    王守仁道:“好!卖给我,我出二百斤粮。你不光有了粮交粮赋,还能多出一百七十斤粮过冬。”
    谷大用连忙道:“女儿是我的命根子,我怎么能卖?”
    王守仁怒道:“我给你指得阳关道你不走。好,好,好。来人啊,此人抗粮不交,对抗朝廷,已是谋反重犯,抓起来押回县衙。报给县尊判他个斩立决!”
    谷大用大惊失色:“啊,我卖女儿,卖女儿。”
    王守仁笑道:“这就对了嘛!我给你写文书,你按手印。”
    正德帝被这场戏气得牙根痒。活生生一个十四岁的黄花大闺女,就这样被黑心九品官“买”走了?
    谷大用下场,该马永成上场了。
    常风高喊道:“下面收织户的税赋!”
    马永成道:“大人,俺是织户马不成。俺家有两台织机,照例应该交三两银子。这是银子。”
    翟銮走了出来:“呦,这次懂事了?不交布改交现银了?”
    马永成道:“去年交布,您非我家的都是劣等布。本来交三匹,您愣是收五匹。今年的还是交银子吧。”
    翟銮道:“好,拿银子!”
    马永成将三两银子双手奉上。
    翟銮喊道:“记帐!滋收织户马不成税银二两,尚欠一两。”
    马永成急眼了:“大人可不能睁着眼睛瞎话啊!这明明是三两!”
    一旁的常风呵斥道:“什么三两!你交的都是碎银子。要熔铸成官锭上交给国库。熔铸难道没有火耗嘛?”
    马永成大喊:“交三两算二两,没理啦!”
    常风大喝一声:“此人抗税,等同造反!左右,拿下!”
    一旁观瞧的正德帝终于忍不住了:“你们也太黑心了!朕砍了你们!”
    一听正德帝自称为“朕”,众人知道戏该停了,纷纷跪倒。
    常风拱手:“皇上,刚才臣等所演,乃是税政的两桩大弊。一曰‘淋尖踢斛’,一曰‘折色火耗’。”
    “朝廷征收百姓十分税。从巡抚衙门到布政使衙门、知府衙门、县衙,层层加起来却要征百姓至少十二分税。黑心一点的,可征到十六分、十八分。”
    常风又在搞寓教于乐。将税政大弊现场教学给了正德帝。
    正德帝皱眉:“难道历代先皇都不知这两条大弊么?”
    常风答:“知道。”
    正德帝问:“那就没办法根除?”
    常风答:“积弊已深,法不责众。”
    句题外话,正德朝官吏收税的手黑程度,跟一百三十多年后的崇祯朝一比堪称业界良心。
    正德朝官吏,最多十分税额收个十八分的实税。
    崇祯十年,民变四起。崇祯帝被逼无奈,只得开征二百万两的缴饷。
    在圣旨中,崇祯帝明言:“流寇蔓延,生民涂炭以极。不集兵会剿,贼不能速除。”
    “暂苦吾民一年,除以心腹大患。筹思再四,万非得以。所虑有司奉行未善。公家仅输一分,穷民已剥十倍.”
    最后一句翻译翻译就是:“朕知道朕征二百万两的剿饷,你们这群狗官得从百姓身上盘剥两千万两!”
    言归正传。
    正德帝听了常风的八个字,有些绝望:“难道就没有办法斗倒层层的黑心官吏?”
    常风道:“洪武朝时,太祖爷也曾想过一劳永逸的解决此事。太祖爷的法子就一个字‘杀’!空印、郭桓两案,将下官吏杀了几茬儿。”
    “可是,贪官就像是韭菜。割了一茬儿,又会长出来一茬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个难题,尚未有人想出破解之法。”
    正德帝陷入了沉思。
    虽然难题解决不了,但至少常风让正德帝开始正视税政大弊。这场寓教于乐的戏演得很成功。
    片刻后,被这场戏深深震撼的正德帝,对摆摊卖草鞋已经兴致全无。
    他道:“摆驾,回乾清宫吧。哦对了,给买卖街的五百贩夫走卒每人发五两银子。朕不能白耽搁他们一日的营生。”
    常风跟刘瑾一左一右,陪着正德帝回乾清宫。
    刘瑾趁机道:“皇上,其实老奴有个法子,能够根除文官贪贿的顽疾。”
    正德帝眼前一亮:“哦?快!”
    刘瑾答:“既然文官十官九贪。那就别让他们辅佐您治理下了!让内宦们取代文官理政便是!譬如,巡抚照规矩并不算地方官,而是朝廷委派治理地方的京员钦差。先把这些巡抚钦差们撤掉,换成太监、少监.”
    “内宦都是无根之人。无根则无欲无求,只忠诚于皇帝.”
    常风听到这话,面色一变。
    常风道:“刘公公此法不可行!南汉后主刘鋹跟刘公公想法相同。觉得无根之人无欲无求,若任用无根之人为官治理地方,可杜绝贪贿。”
    “于是乎刘鋹下了圣旨,非内宦不得为官。官员们争相自宫,两百万人口的南汉,竟凭空多出了两万无根之官。”
    “倒头来呢?这批没了根的官,该贪照样贪。甚至因失去了男人最重要的东西而变本加厉。”
    “不及十年,南汉便亡国了!所以刘鋹是‘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