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正文卷第五百章金矿停采待繁华大家吃晚饭,村子里给做了小砂锅,一人一个,为了招待蓝田县的官员。
“这里好不好啊?”朱樉不在乎四个县里官员作何想,他直接问里长。
“在唐朝的时候,蓝田县属于京畿县,到了宋朝就不那么看重了,元朝更是如此。
蓝田县与洛南县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不过,即便史书上记载,也是洛南那里有金银出产,而蓝田则是玉渐匮乏。
其实蓝田玉一直都有,就是开采的手段问题,技术是最关键的。
另外蓝田县与洛南县一样,皆有黄金,好采的已经采没了,剩下的难以开采。
若咱们不直接翻山,走另一条路,通过乾祐关,当地的河流叫泎水,县名叫旧县,旁边有个野猪坪。
那个地方有黄金,而且还有比较好采的沙金,其实那些被挖了的金矿,如果愿意麻烦一些,依旧能够再弄出来很多黄金。
这栗子炒的不好,皮肉没分开,剥起来费劲,估计是到过便民处的商人。
他只知道用石子来炒,其他的细节没有学明白,多试几次就好。”
“有黄金啊?其他的东西如何?”朱樉眼睛亮一下,又不在意黄金。
“跟洛南差不多,洛南有的自然灾害这里全有,洛南能种的这里也都能种。
哎呀!忘了说温泉的事情,秦岭山脉的温泉比较多,应该让洛南那里的百姓专门修修温泉池子。
冬天多洗洗澡,不容易得皮肤病,蓝田县的温泉也不错。
秦王殿下将来到此,可以去华清池泡,距离长安城不远的灞水同样有温泉。
殿下以后洗澡容易了,不像现在,三天没洗澡了。”
里长对蓝田没什么可说的,所有的东西皆能参照洛南县来办。
“无妨,本王写封信,叫人半夜翻山过去给洛南送信,由县里带人修。
没有别的,我叫人按照洛南的方法告诉给本地的官员了?”
朱樉准备安排一队人快点吃完饭休息,半夜的时候挑灯回去一趟。
“秦王殿下,县里的金矿……”朱樉不在乎黄金,县中的官员在乎,知县祁午期待地问。
“县里没有金矿?都被北元挖光了?”朱樉反问。
“有几个还能采,就是越来越不好采了,而且矿石很硬,需要磨碎了再用水冲,最后留下的是金子,再熔一下。”
祁午显然关注过金矿,金矿能够出黄金,自从封王之后,黄金不用上交,拿来修秦王宫殿。
“先停了,让采矿的人做别的事情去,要到冬天了,烧点炭、焖个礁、洗个煤,都是好的。
金矿、银矿放在那里又跑不掉,等本王把其他事情处理好,再开采矿。
现在的技术不行,会有金子遗漏掉,又费人工,粉碎矿石要用多久?
里长,下丘村有技术是吧?比如能很快把矿石筛选出来?”
朱樉叫停采矿,修宫殿没钱,他可以自己掏钱修,矿不好好处理,全浪费了。
里长点头:“有,还知道哪里有没被找到的好矿,已经粉碎完被淘汰的石头和沙子,重新来一遍,还能获得很多金子。”
“看,咱们有更好的办法,叫人去干提高当地经济收入的活儿,冬天难道不烧煤和柴火?最近的矿在哪?”
朱樉放下心,里长说有保证有,等下次过来时,再开采。
他又问一句,没被发现的金矿大概位置。
里长笑笑:“就在咱路过的地方,有好几个地方能挖,挖就出金子。洛南县更多。”
“天哪!把那里给本王看好了,不准别人私自盗挖。”朱樉后悔问这一句。
“秦王殿下放心,没人知道,就我们四个在。”
祁午好紧张,消息传出去,自己倒霉。
其他三个人跟着点头,他们更后悔,为什么要听到?
众人继续吃饭,等吃完,有人为四个县里官员讲解下一步如何做,该种什么、该养什么……
顺便给他们两本书,让他们拿着去抄,并且掌握熟练。
半夜的时候一队人出发,朱标、朱樉的队伍轮换着在温泉洗澡。
第二天早上,队伍不继续停留,向着长安的方向前进,沿着灞水走,那个抬着的蒸汽机小船放下去。
有人把网挂后面,跑一跑靠岸,送上来很多鱼,再继续跑。
如此就能为队伍提供一部分肉吃,在灞水上打渔的渔民一个个看傻眼。
那小船嗖地冲出去,顺流跑,过一会儿又嗖地回来,逆流航行。
眼见着一网又一网的鱼被倒在岸边被捡走,他们在看看自己的小船,想哭。
“唉!有了技术,打渔都要比别人强无数倍,以后是蒸汽机的天下。”
朱樉没去心疼自己的百姓,他只感慨蒸汽机带来的改变。
在陆地上,受地面和车轱辘的影响,蒸汽机的车优势不是太大,无非能一直走。
到了水里,一切变得不同,不受地形限制。
“里长。”朱标坐在同一辆车上,看着蒸汽机小船跑来跑去,问:“蒸汽机好仿制吗?”
“不好仿制,给工匠们一台让他们拆,再叫他们打造,他们打造不出来的。
很多零件不是那么想造就能造的,关键他们没有测压技术,给他们压力表他们看不懂。
蒸汽机是以基础工业为基础造出来的产物,村子的工业比外面强。
故此,别人抢去一个两个、偷去几个,没有用,他们拆了能不能装回去还两说呢!”
里长知道太子问什么,怕大量制造后,一不小心被‘敌人’得到,然后别人仿制,再拿来对付大明。
朱标露出笑容:“如此便好,咱写封信回去,让父皇派人,把工匠分开,村子里教他们各自造一部分零件。
关键的零件,村子里自己造,到时候组装起来,不允许他们相互学习。
看着这艘船,想到长江上的纤夫,咱心中不舒服,有了更多的蒸汽机船,至少内河航运上就解决了大的问题。
尤其是四川那里,把好东西送到下游,下游再往上送,成本增加,四川的百姓买不到便宜的东西。
早知道不过来了,让徐达将军把东西带回去。咱就在应天府忙此事,同时还能震慑四川夏国灭亡后一些地方怀有不同心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