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老李原创:自行车往事
现在共享单车在城里随处可见,可我小时候,自行车在农村还是个稀罕玩意,更是富家小伙结婚时必备的“三转一响”之一,“三转一响”当时也叫四大件,其中的“三转”指的是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一响”指的是收音机。
四十多年前的东北农村,能买起自行车的人不多,当时知名的品牌有永久、飞鸽、凤凰等,不过这些都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上班人骑的,这些人对自行车也是相当爱护,车一买回来,凡是大梁、前叉、后座等能用彩塑带缠包起来的地方会缠上包上,此外,车座还会套个巧手女人绣的座套,一顿捯饬下来,整个车子都花花绿绿的,煞是好看!
骑车人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拿着专用的小掸子给车子掸土掸灰儿,然后再用半干半湿的软布擦上几遍,直到车子锃明瓦亮才会心满意足地把它停到专用的车位上。
上班人骑的车子娇贵,在农村的土道上,有时碰上个沟沟坎坎,骑车人都会小心翼翼绕过去,如果绕不过去,会下来推着走,更有甚者,遇上泥水路,他们还会扛起自行车走上一段,到这个时候,真就很难说是谁骑谁啦!也正是因为这个,那些买不起自行车的人常会自嘲地说上一句:“洋车子这个活爹,咱别说买不起,就是买起了,也伺候不起啊!”
相对于娇贵的上班人专用自行车,村里人更喜欢皮实抗造的白山加重自行车,这个车在当时还有个响当当地外号,叫“二八大踹(杠)”!
“二八大踹(杠)”梁粗圈大,吃劲的地方甚至是双配置,正因如此,它载重效果绝佳,以两口子过年回娘家为例,只要男人有把子力气,大梁上驮个大的,后边坐孩子她妈顺便抱个小的,车把两边再挂上串门用的鸡鸭鱼肉和糕点糖果,那车圈儿也是一点儿不瓢,这还不说,就是上坡下梁,北风烟雪,任你狂蹬猛踩,它更是一点响动也没有!
除了上面说的载重效果好,“二八大踹(杠)”还特别抗造,不象上班人骑的名牌车那样娇气,买回来更不必缠些花花绿绿的彩带护漆,只要是把气打足,镙丝疙瘩拧紧就齐活了!
我第一次骑自行车是上初中那年,当时家里还不太富裕的,东挪西凑给我买了一台相对便宜的杂牌子,不过在我看来,这也比天天步下走着上学幸福多了。
记得当时买不到斜梁自行车,家里给我买的是直梁车,那时我发育的有点晚,个小腿短,如果正常骑就会卡裆,即使不怕卡裆,两条小短腿也够不到脚蹬子,于是,为了克服腿短卡裆的实际困难,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当时比较“时髦”的“掏裆骑”了。
说心里话,“掏裆骑”的姿势实在是有些不雅,因为施展空间有限,弯腰曲腿罗锅八相不说,大多时候只能蹬小半圈,因为两条腿不能使上全力,一遇到上坡,就得下来推着走。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