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殿上的群臣便发现了陛阶上的变化:穆公和孝公坐在正中,孝公的位置微微靠前,昭襄王和始皇则是分坐在偏后的两侧。
这个座位排序意味着什么,朝上的所有人也不是傻子,自然心知肚明。
而四位君主看着场下的文臣武将,也明显察觉到了不同:与上一次乱糟糟的站位相比,这一次群臣很明显分出了高下,按照特定顺序站成了队列:左一排商鞅居首,右一排则是白起为长。各自就位之后,商鞅便站了出来。
“各位君侯,臣等有事禀告。”
“请讲。”秦孝公看着自己最优秀的臣子,语气都随和了一些。
“臣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有这么几件事。”商鞅娓娓道来,“其一,我等目前只有咸阳一地,周围大郡,皆不属我大秦。因此,当派遣细作,打探各方消息。”
“此言有理。”孝公点了点头,“卿认为,何人可负责此事?”
“樗里子可也。”
细作派遣,非重臣不可任之。樗里疾既是宗室,个人的能力也足够,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孝公微微点头,“既如是,准!”
“其次,长安城东有两关:函谷关,武关,俱为天险,应派遣良将雄兵坐镇为佳。”
孝公看向了右一排,随后看向了昭襄王。
昭襄王一脸尴尬地开口道,“武安君对此事可有安排?”
“首先我要纠正商君一句,并非两关,而是三关。”白起只是看了昭襄王一眼便转头看向商君,“在函谷关西,长安以东,尚有一座潼关。”
“怎么还多了一座潼关?”樗里疾开口问道。
“昨天在城内遇见了一个来自于此地的小商贩,兴致所至就详细问了问。”白起从怀里拿出一副地图展开,“这是昨天晚上赶制,故而不大精确,后续还需要樗里子帮助。”
樗里疾点了点头,看向了白起的地图。
“此潼关,兵家重地也!”王翦直接开口,“此地之重,过于函谷关、武关。”
“正是如此,虽未知具体情况,但是函谷关,武关两座关口之外皆有势力。”白起开口回答,“而且很大可能是分属不同势力。若是我军死守函谷关、武关,则等同以一敌二,乃不智之举。此时西方若有兵来,长安危矣。不若放弃函谷关、武关,留细作打探消息,将兵力集中于潼关。如是,函谷关与武关之敌可彼此牵制,我军坐守潼关亦无后顾之忧。”
“的确如此。”随着白起的讲解,在场的武将们都认可了白起的判断。
“所以我们要以大军坐镇潼关,遥控函谷关、武关。”王翦道。
“出镇潼关的任务就交给我吧。”蒙恬开口道,“这方面的事情我比较有经验。”
“蒙家子的话,确是不错的人选。”白起点了点头。
“那便以蒙恬为将,镇守武关。”孝公从善如流,准了此议。
“其三,我大秦领土人才济济,肯定不止殿上众位。”商鞅继续道,“不在殿上,必然是云游长安在野,此时正当为大秦效力,还望百里子将这些人找出来。”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