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明吴战况
作者:风雪寒刃   风雨华夏,血色衣冠最新章节     
    尽管已经攻克了江夏,但是刘裕的脸上并没有太多欣喜的神色。

    对于刘宋而言,拿下了一个郡并没有意味着形势变好,反而变得更差了。而这种差,来自于方方面面。

    第一个压力,便是来自江东。自从和杨吴达成了私下的同盟以来,双方间的信息交流便频繁了很多,借助皖口港这个中转站,柴桑和庐江之间关系紧密了很多。自然而然地,金陵的大明兵发庐江的消息便传到了柴桑。

    在攻略江夏的同时,刘裕也不忘命令刘穆之、谢晦等人全力打探庐江消息,而二人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尽管身在江夏境内,有关于庐江的情报依然源源不断地传了过来。

    据传,杨行密曾经试图借助水军之利,与大明在长江上打上一场,但是在看到大明的战船以后,便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在提及这条情报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一幅画像——有关于明军大船的。虽然尚且不知其内部构造,但是尺寸大小足以让刘裕倒吸一口凉气。

    刘裕自信,这片中原大地上没有几个人比他更懂水战,就算是三国时期的周公瑾,率领水军与他对战,也不一定能够获得胜利。而此等的大船,足以让水军战法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杨吴有言,大明来自更加遥远的未来,看来所言不差。

    今人与古人作战,情报便是最大的优势,装备便是第二大的优势。明国那边必然将自己研究了一个透彻,而有着如此大船的明军,必然有着与这大船相配合的新战法。自己对这新战法却是一无所知。两相对比之下,自己一方的水战胜率……

    对比了一下双方的实力之后,刘裕不得不承认,自己想要在长江上解决明军的可能大幅的降低,就算臧质守城能力高超,自己也可能要放弃九江一带的水面,在陆地上与明军一决胜负。而那杨行密似乎也是抱有同样的想法。驻扎在岸边的部队逐渐撤退,将大部队放在了居巢,似乎想在岸上与明军好好的打一场。

    这一场虽然不如汉魏大战的规模庞大,但是也称得上是精彩:为了观察这一战,谢晦派出了大量的探子,试图尽可能精准地从外围来还原这一战。然而最后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整个作战过程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杨行密不轻不重地轻轻敲了几下明军的胸口,结果被明军直接重拳出击直接放倒。

    杨行密本人却是有些本事,一手操练出来的黑云长剑都也确实锋利无比。在正面与明军对拼并没有落于下风。但是吴军最后还是输了,输在了统帅的统兵水平上。

    明军自金陵而出,兵分两路,一路取吴越,一路攻庐江,即使金陵作为数朝古都,明国内部又是能人辈出,在庐江战线上的兵力,也不过和杨行密的野战兵力相差仿佛。如果双方的统兵水平差别不大的话,战线便会一直僵持不下——理论上是这样才是。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