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武陵蛮动乱
作者:黑风洞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b><\/b>

    建安二十二年十一月,武陵郡郡守府。

    天气已经入冬转凉了,即使是武陵郡这个偏南一点的地方,今年的第一场雪也已经下了。

    武陵太守徐庶,郡丞习宏,督邮李球三人,在郡守府的大堂内,处理着各项公务。

    “秋收赋税已然入库,冬雪已降文博,郡民冬资可曾安排下去?!”徐庶一边处理公务,一边询问习宏。

    所谓冬资,是继前年蝗灾后,徐庶特意在武陵郡设立的备灾救济物资的统称,在冬天发放的就叫冬资,算是一种救民的特殊举措。

    习宏头也不抬,一边处理公务,一边回答道,“冬资尚在库房,今年年景不错,郡民过冬当无大碍,不若暂留,待四五月青黄不接时,再做计较。”

    徐庶微微暂停了一下手里的工作,看向习宏,思考了一下后,点点头,说道,“也好但不可挪作他用。”

    习宏点点头,却不说话,继续处理政务。

    徐庶也不以为意,毕竟跟习宏搭档这么多年了,知道这位一旦在工作的时候,那是绝对的专注,你可以问他任何事儿,他也会有条理的回答你,但事情没做完前,他是不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去寻求一些无谓的俗礼的。

    这一点,徐庶已经习惯了。

    因此,他也不管习宏,转身看向李球。

    李球察觉到徐庶的目光,立刻抬头,拱手问道,“太守有何指教?!”

    嗯,这才是这年代该有的礼仪。

    徐庶只是笑笑,说道,“子修,军中诸事安好?!”

    李球立刻拱手回答,说道,“回郡守军中一切安好,定时操练,赏罚亦无差错,年底考核已然完成只是球有一事,尚无把握,不知”

    “嗯?!”徐庶微微讶异,问道,“子修有事,但讲无妨。”

    李球闻言,立刻起身,反身去身后的柜子里找出几卷卷宗出来,纸质和竹质的都有,全都放到徐庶的面前。

    虽然吧,现在成都那边产纸的效率挺高的了,即使是武陵郡,这两年也是大量采用纸张记录政务但比起作成后世翻页书的样子,这时代的人还是更习惯弄成卷宗卷起来收藏。

    更何况,李球拿出来的,还不止是今年的卷宗,还有往年的记录资料,那些可都是正儿八经的竹简。

    把这些卷宗翻开,摊在徐庶面前,李球才说道,“郡守,此乃往常武陵周边各蛮族行动记录,各县累积上报后存档的往年此时,武陵蛮早已躲山过冬,踪迹罕有,唯独今年,各县陆续发现有不少蛮族外出活动的迹象,球以为恐有变故。”

    徐庶眉头微微一皱,拿起卷宗,仔细翻阅。

    大概是看了一炷香的时间,徐庶脸色凝重的放下手头的卷宗,看向习宏,问道,“文博,你久居荆南,与蛮族打交道颇多,可知今年蛮族为何如此行事?!”

    这时候,习宏也放下了手里的公务,走过来翻阅竹简和卷轴,一边翻阅,一边认真地开始了思考。

    “此事确有蹊跷!”习宏想了好一会儿,才放下卷宗,说道,“宏与武陵蛮王沙摩柯有旧,待宏书信一封,送往彼处,探听一下虚实便知。”

    徐庶听了,也点点头,说道,“那便有劳文博了。”

    接着,徐庶又对李球说道,“子修,近日传令各县,加强戒备,不得松懈,汝明日亦去军中总督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李球拱手答应,然后跟徐庶交割一下政务,离开太守府,准备第二天去军营坐镇。

    等到李球走后,习宏才问道,“元直为何如此谨慎?!武陵蛮常年不服王化,纵有一时之乱,只需告诫诸县谨守城池,冬日无粮可劫,其纵闹事,也不得长久何必令军中加强戒备,如此恐动摇人心也。”

    徐庶则微微摇头,说道,“前日张元长来信,言及如今南郡守备空虚,恐江东乘虚而入。元长与君侯尚在襄阳,恐一时不得回援,我等若无准备,南郡危矣。”

    习宏却是笑着摇头,说道,“江东之心,我等皆知,然如今江东大军攻伐合肥失利,正是修养之机,且江东陆口守将吕蒙因病修养,陆逊又无威望,江东如何会在此时背盟进攻我等?!”

    徐庶也是皱眉,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

    张溪的提醒,徐庶觉得是有道理的,但现在江东方面的局势,确实也不是适合出征作战的情况,毕竟刚刚在合肥城下再次被击败,军心士气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至于张溪担心吕蒙是装病,但徐庶通过在江东的细作渠道,以及潘濬写信试探,都可以得出,吕蒙是真的生病了。

    据说,吕蒙的病情,连孙权都牵挂不已,闻听吕蒙生病,孙权急的连饭都吃不下,听说吕蒙病情好点了,孙权这才有心思吃饭如果装病装到连主君都能牵肠挂肚的程度,那这个就真的有点太不可思议了。

    所以徐庶也觉得,江东不至于在这个节骨眼上,会偷袭背刺荆州。

    但张溪再三这么提醒,徐庶也不得不留个心眼,万一人家江东从上到下联合起来演戏呢?!

    虽然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至少孙权作为一方之主,应该不至于这么不要脸但,以防万一吧。

    因此,徐庶对习宏说道,“此事,不过以防万一而已虽然费些粮草军械,然,有备无患尔。”

    既然徐庶都这么说了,作为属下的习宏也不会再劝什么,毕竟人家才是做出决策的人。

    但等时间慢慢的过去,又过了十天左右的时间,习宏也觉得这个事儿不对劲了。

    习宏给武陵蛮王沙摩柯写信询问情况,但十天了,却一直没有得到回应这肯定是有事要发生啊。

    习宏赶紧的去找徐庶,把这个事情跟徐庶汇报一下。

    虽然说,武陵周边的所谓蛮王,足足有六个之多,沙摩柯不过是其中一个蛮王而已但一直以来跟武陵郡关系不错的沙摩柯都不回信了,其他的蛮王,还有可信度么?!

    习宏顿时感觉到,搞不好武陵周边的蛮王,会有大动作。

    而这个事情跟徐庶回报后,徐庶当即做出了决断。

    首先,让李球点齐所有营中士卒待命,随时准备出征。

    第二,赶紧给零陵的潘濬写信,让他注意提防武陵蛮入侵零陵郡北部,一定要做好防范。

    第三快速向东面的长沙郡和桂阳郡派出探马细作。

    说真的,如果只是一两个蛮王有动作,那么徐庶还能认为是某个部落粮食歉收,活不下去要出山打劫过日子。

    但如果连沙摩柯都不稳了,那就说明这不是简单的活不下去的问题,是另有所图。

    现在徐庶最怕的,就是武陵郡周边的六个蛮王一起闹事这么多的蛮王一起闹事,打死徐庶都不相信,这里面没有其他势力的插手。

    而武陵地面,能有这个煽动能力的,也就只有江东了。

    但这些,只是徐庶的推断,暂时并没有证据,所以他赶紧的向长沙和桂阳方向派出探马细作,侦查这两郡的兵力动态,等待回报后再做出判断。

    只是,吕蒙没打算给徐庶太多的时间。

    十一月中旬,武陵郡周边六部蛮王皆反,几乎在差不多的时间,同时攻打武陵郡各县城,各县县令告急。

    徐庶没办法,只能让李球和习宏各领一部人马出征,前往各县救急,镇压蛮族叛乱。

    而徐庶,自己则留下了一千人的部队,驻守武陵郡治临沅,以防万一。

    零陵的潘濬在得到徐庶的通报后,派遣从事樊伷前往零陵郡北部,阻挡武陵蛮兵南下,但却被武陵蛮兵击败,樊伷不得不领残兵退守零陵郡治零陵县。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江东军突然在吕岱的带领下,从桂阳突然西进,突袭零陵郡东部,交州的士燮也陈兵北境,有北上进攻零陵郡的意图。

    潘濬顿时大恼,命令樊伷守卫零陵县,只求守住既可,不用去管北境蛮族,自己则率领两千人马,急忙赶赴零陵东部,据险要而守,阻挡吕岱的进攻。

    潘濬是真的恼火了。

    这帮江东的混蛋真的不当人子!!!

    老子当初在长沙,好不容易弄出了不少的田地,正打算吞下去一部分扩大家业呢,伱们江东这帮孙子,居然敢偷袭?!

    好吧,也怪老子没守住,最后长沙割给你们了,是主公的决定,老子没办法违抗。

    但这些年,老子在零陵,好不容易又扒拉出不少的耕地出来,也好不容易的跟廖家一起掌控了一郡的纸张发行权,正打算扩大家业呢你们这帮江东贼子又来?!

    到底想干什么?!

    是当我潘濬好欺负,还是当我荆州潘家好欺负的?!

    前几年,你们不好好治理地方,结果导致蝗灾泛滥,这还能说是天灾不利,不太好指责你们。

    现在倒好,你们居然还敢背盟偷袭?!

    行吧,那就来看看吧,到底特么谁干的过谁。

    至于吕蒙的劝降书信吕蒙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老子早就看出他不是个好人了,还理会给屁啊。

    敢抢老子的土地和钱财,就得拿出真本事来。

    习宏,李球两个人的字,实在找不到,自己编的。宏,有广大,宏伟,博大之意,同时参考习宏的族兄习祯字文祥,所以编了一个文博。李球的字,实在没啥根据,就是瞎取的。按照《说文》的解释,球,是玉罄的意思,如果按名取字,这个真不好取。而且李恢的儿子李遗都没有记载下来字,没法参考,只能是随便瞎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