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奇葩取士
作者:黑风洞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刘备的“长安取士”,确实是一个奇葩。

    这个政策,前半段,看着像是察举制的延伸,又有点像曹魏的九品中正制,需要地方名士或者州郡官吏的推荐。

    换句话说,这对地方世家豪强们还是有利的。

    这年月,毕竟还是世家子弟有这个条件读书识字,一般的寒门子弟,在学识上,依然还是无法跟世家大族的子弟们相比的。

    但实际上,刘备对于这个地方名士的认定,并没有那么严格,而且也不限于一州只有那么一两个名额,也不要名士对被推荐人做出评定,只需要推荐就可以了。

    至于后半段吧,你要说他是察举制或者是九品中正制吧,他偏偏是用考试的方式来决定是否录取,而不是通过名士评定来决定一个人是否有才能。

    而你要说他不合礼法呢,这个考试也是刘备这个大汉天子亲自主持的,真要说起来的话,察举制的最后,也是需要天子亲自考察被举荐人才的品德,学识,这也能算是一种考试的方式。

    可你要说他是科举制.反正张溪是打死不承认,这玩意儿算科举制。

    科举制可不只是让皇帝亲自出面组织考试,那可是从乡试,会试,殿试为一体的,一整套人才选拔制度。

    但张溪也知道,在这个时代贸然开启科举制,那名声,不见得会比隋炀帝好到哪儿去张溪也没办法,只能是选择了妥协。

    而对于庞统和黄权来说,他们也觉得他们是妥协了,同意采用考试作为察举制的最后一关,而不是以地方名士的评定来决定一个人是否具备出仕的资格。

    毕竟,这年月,察举制的弊端也已经显现出来了,尤其是东汉末年,出现了不少滥竽充数的玩意儿,甚至在桓灵时期,还流传过这么一首歌谣。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虽然这里面有桓,灵二帝卖官鬻爵的因素,但事实也证明了,察举制,其实并不能找出真正能懂实务,能理民的好官来。

    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学识上一较高下,能者上,庸者下呢。

    至于非要地方名士推荐,一方面是庞统和黄权为了保证地方世家利益所做的坚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尽可能的筛选掉一些有才无德之人。

    中国人的用人理念,一向还是比较偏向于用人用德的。

    有德无才之人,最多就是个庸官,这样的人坏不了大事,甚至多锻炼一下,也不是没有锻炼出来的可能。

    但有才无德之人,用好了,自然能起到大作用,但用不好,可就容易为祸百姓,甚至是为祸天下了。

    你不可能指望每个上级官员,甚至皇帝都能用好有才无德之人,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有这样的资质,哪怕是在曹魏,也只有曹操敢说我“唯才是举”,换了曹丕都不行。

    站在刘备的角度考虑用人机制,从来不能只考虑眼前,必须要考虑到以后.因此这个名士推荐,虽然张溪觉得会导致一些寒门子弟没有出仕的机会,但刘备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即使如此,当刘备昭告天下,在长安取士之后,依然引起了天下士族们的纷纷议论。

    这种取士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察举制,但也可以看做是察举制的一种延伸.对这样的取士方式,世家们都是议论纷纷的。

    最大的争论点在于——世家子弟是不是要参加这种以皇帝个人意志为喜好的考试,通过这样的方式出仕?!

    这年代世家大族的高傲,远远超过大众的想象。

    倒不是这群世家子弟不屑于跟寒门子弟同场竞技,觉得这是丢身份这时代的世家格局还没有那么小,而且世家子弟也不觉得自己会在考场上输给寒门子弟。

    毕竟双方的现实差距还是很大的。

    这年代世家子弟真正的高傲体现在——这个天下,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皇帝要求贤才,那就该礼贤下士,来请我出仕,而不是用一场考试来决定我的未来。

    这里面的主次问题不能搞反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甚至往后的几十年,很多士族明明有被推举出仕的机会,但非要拒绝出仕,游戏于山林的原因。

    老子决定你这个皇帝不值得我辅佐,那你就是三请我,我也不出山相助.这是士人的风骨。

    比如说着名的竹林七贤,大多数就是这样的人虽然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展开说就太水字数了,但至少明面上来看,他们就是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而且被世人所尊敬。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刘备做人不厚道啊。

    你没当大汉天子那会儿,尚且知道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如今才当了三年的皇帝,就摆架子,弄个什么考试,让天下贤才去应试?!

    做梦去吧!!!

    这,就是如今世家对刘备的“长安取士”嗤之以鼻的最大原因。

    当然,有人嗤之以鼻,但也有人心动了。

    辣么大一个关中啊,四十六个县啊,要甄选官吏,甚至是上到州一级的佐官,下到县令县尉,几百个职位的空缺呢。

    你们大世家是无所谓,自己在本州都已经吃的盆满钵满的了,可很多中小世家们,他们的利益谁来保证,他们的生存发展,难道就只能维系在依附大世家一条路上么?!

    大世家们对刘备的“长安取士”嗤之以鼻,那不是正好,少了这些大世家出身的子弟,大家都是中小世家,甚至是跟寒门子弟竞争,那多少也是一条出路啊。

    只要能当上了官,有了上升通道,谁知道将来自家能不能出个三公?!

    就算不出三公,只要连着几代出州郡高官的子弟,自己的家族也能实现一个台阶的飞跃,从中小世家成长为一方大世家到那个时候,谁会笑话谁?!

    中小世家这么想,寒门子弟就更别说了。

    以前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附世家,通过世家的推荐给州郡主官入仕,能在州郡内当一方佐官就已经是高光时刻了,大部分的寒门子弟,甚至一生都没有入仕的机会。

    可如今,他们虽然还需要世家的推荐信,但好歹可以凭借考试成绩来决定自己的前途,而不是一昧的通过讨好世家来获取上升通道这已经是让他们很满意的变革了。

    因此吧,不同于大世家在冷嘲热讽,以及中小世家的权衡利弊,寒门子弟如今已经开始想办法找人托关系,要推荐,然后准备启程前往长安了。

    这是世家和寒门之间的反应,具体到官方的反应,倒也有些意思。

    当刘备“长安取士”的消息传到江东的时候,孙权在公开场合嘲笑刘备,说刘备“一世英名,临老糊涂”,还说“世间焉有不取德行,以试决才之理?!”

    一方面,孙权确实觉得,刘备这样的做法很不妥当,有得罪世家的风险。

    另一方面,孙权很清楚自家内部的这些事儿,不管是淮泗集团,还是江东世家集团,他们其实都是世家出身。

    孙权要是敢觉得刘备的做法很不错,那估计连淮泗集团都不会再支持孙权,更别说一直有点桀骜不驯的江东世家集团了。

    因此,孙权说这话,纯粹就是嘲笑刘备,觉得刘备是真的老了,现实是什么样都看不清了。

    而曹魏这边,曹丕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在洛阳朝会上,也是狠狠的嘲笑了一把刘备,说刘备“自断其根,不足为虑”了。

    但私下,曹丕找来孙资和刘放这俩狗头军师,认真的研究了一下,是不是有效仿的可能。

    顺带一提哈,虽然两线战事都结束了,但曹丕并没有返回邺城,而是一直常驻洛阳,还把朝廷班底给搬到了洛阳,一副要久住的架势。

    这方面,曹丕还是体现了大魏天子的魄力和担当的。

    之前丢凉州吧,好歹有关中三辅和长安在前面挡着,曹丕回邺城也没人说什么。

    可现在连长安都丢了,曹丕要是再回邺城,就给人一种怕了刘备的感觉,这上面的政治失分是很大的。

    再一个,曹丕也不是没有脾气的人,他虽然胆略没法跟他父亲曹操比,但政治眼光还真的不差,知道自己现在绝对不能再退了,再退的话,大魏的人心可就不好说了。

    因此,在刘备已经占据了长安,距离洛阳只有九百里的情况下,曹丕愣是没有退缩,反而常驻洛阳,在洛阳处理朝政。

    说实话,其实曹丕心里也虚,但这时候,他真不能退,只能硬着头皮硬顶。

    好在刘备在占据长安后,也没有了继续东进的余力,而随着曹魏青徐战事的结束,曹丕也有了余力来拱卫两关和中原,一时间倒也没什么大问题。

    但曹丕消停了没两天,就接到了刘备“长安取士”的消息这事儿,虽然曹丕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敏感性,第一时间对刘备表达了批判,但私底下,曹丕还是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能削弱世家话语权的好办法。

    就像蜀汉的那个三省六部制一样,虽然看着离经叛道,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提高国家行政效率的好办法如今的大魏虽然表皮依然是三公九卿制,但实际上,里子跟蜀汉差不多,曹丕对各部的责权重新进行了划分,也是各管一摊,互不统属,本质上也是三省六部制。

    现在这个取士方式,曹丕觉得吧,其实也不是改改,然后拿来自己用。

    毕竟,这个取士制度,跟九品中正制,确实看着很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