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三方应对
作者:黑风洞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郭淮陷入了犹豫之中。

    蜀贼北军确实如他猜测的那样,提前进入了关中,这也就意味着,自己在理论上,随时可能被蜀贼的优势兵力进行反包围。

    按理来说,郭淮现在的最优解,就是领兵撤出右扶风,保住武关为要。

    但.蜀贼北军的操作,又让郭淮看到了一丝翻盘的可能。

    如果蜀贼是数万大军齐至,那郭淮根本不用想,现在撤兵还来得及。

    可蜀贼北军居然只来了不到万人,具体来说只有七八千人的步兵士卒,轻兵冒进的赶来救援槐里,主力大军现在依然还在渡河。

    有过在渭水撤军经验的郭淮,很清楚渡过数万人的兵马,以及粮草军械补给需要多少时间.没个三五天的时间,根本过不来。

    而这个时间差,在郭淮看来,并不是不能对蜀贼的那八千北军迎头痛击,甚至一举吃掉这支部队。

    而且即使是退一步,从撤离右扶风的角度讲,如果能先一举击溃这支冒进的蜀军先锋,那么将来撤退的时候,郭淮也不用担心身后有追兵,甚至于,他可能只需要撤退到右扶风的堡垒群,就有足够的的时间去利用这些堡垒群抵挡住蜀贼的反攻,依然可以在右扶风保留一块前进基地,不需要彻底退到武关去。

    对现在郭淮来说,退,自然是最稳妥的选择,就是有点丢人。战,也不是没有获胜的希望,但需要速战速决,一旦被蜀贼拖住,那他再想撤退,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郭淮思虑了一阵,最后做出了自己的决断——战。

    这个决断,既有现实的考虑,也有郭淮自己的私心。

    现实方面,蜀兵轻兵冒进,先锋只有八千人,而郭淮手里,光凭秦朗的五千骑兵就足够对付这八千步兵了,更别说郭淮还手握着一万余步卒。

    郭淮是真不觉得,以这么优势的兵力,击溃一支八千人的步卒,有什么困难的。

    私心方面这些年,郭淮的战绩也是让人骂的不清。

    从凉州败退到关中,从关中败退到关内,一路上都是在输。

    虽然挨骂的大头是曹真的这个主帅,但郭淮的名声,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牵连,他早年在凉州和陇山打出来的威名,如今也基本没人再提起了。

    如果再不打一个像样的胜仗,最后被这区区八千蜀贼吓退郭淮觉得吧,他这辈子估计就再也没有领兵上战场的脸面了。

    所以,打还是要打的,而且要速战速决。

    在做好决定后,郭淮立刻对目前的兵力做出了调整。

    首先,郭淮暂停对槐里县的进攻,只分出四千人监视槐里县的四门,剩余的七千士卒,郭淮全都收拢回来,做好迎接战斗的准备。

    其次,郭淮派出军使去给秦朗下令,让他不用管那支长安来的援军,尽快赶回来跟自己汇合。

    即使放那支长安来的援军往槐里进军,他们也不可能跑的过骑兵,这中间至少有两天左右的时间差。

    这个时间差,足够郭淮在槐里城下击溃蜀贼北军先锋,然后从容后撤,退到堡垒群据守了。

    反正也没再打算进攻槐里了,你是不是支援到位,郭淮是真的不在意了。

    而随着秦朗的撤回,还给郭淮带来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消息。

    根据秦朗所言,那支从长安出发过来支援槐里的援军,战斗力并不强,组织度也有限。

    不过三天的骑射缠斗,秦朗率领的骑兵就造成了大概有两千余人的伤亡,营寨的蜀贼援兵也曾经不止一次有炸营的迹象,只是很快就被平定了下去。

    秦朗本来也考虑过,利用敌军营寨不稳的机会发动进攻,但又担心这是敌军刻意营造出来的假象,引诱自己进攻的阴谋,因此不敢擅动,没有主动发动进攻。

    站在秦朗的立场上,郭淮是能理解秦朗的做法的——毕竟是第一次领兵嘛,小心一点不犯错,是最重要的。

    但秦朗带回来的这些情报,也足以让久经沙场的郭淮得出一个结论——长安的那些援兵,不过是乌合之众,战力堪忧,真不用太放在心上。

    理由很简单.炸营诱敌这种事儿不是没有,但不可能三天内几次炸营的。真要这么做,以这个时代士卒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假炸营也会变成真炸营的。

    所以那支长安来的援军,肯定是真炸营,只不过是领军将领的能力还不错,炸营规模也不大,发现的也及时,所以才会在短时间内被压制下去。

    但同时,这也说明了,这支军队的组织度,可能比普通的郡兵还要差.挨了三天揍就炸营好几次,哪里有半点正规军的样子!

    本来郭淮还有点担心这支援兵会不会急行军,赶到自己侧翼对自己发动进攻呢如今看来,这方面是不用担心了。

    乌合之众,就算赶到了自己的侧翼,能形成多大威胁?!

    更何况就以这支部队一天行军二十里的速度,等他们赶到自己的侧翼,估计自己早就已经撤军了。

    就这样,郭淮很快的就做好了调整,静等吴懿率领的北军到来。

    吴懿确实在赶路,如今距离槐里不过五十里,大概还有一天的时间,就可以直接面对围城进攻的魏军了。

    而到了这个时候,吴懿也没有再急于赶路,而是放缓了行军步伐,开始下令士卒做好战斗准备。

    这么急匆匆的跑过去,什么准备都不做,那不就是给人迎头痛击的机会么.吴懿好歹也是川中名将,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因此,吴懿也在做跟魏军硬碰硬的准备。

    两边的主要战力都在摩拳擦掌,而身在槐里县城内的柳隐,自然也敏锐的嗅到了这股不安的气息。

    今天的魏贼,居然没有发动攻城,而仅仅是选择了围困?!

    这是什么情况?!

    魏贼进攻后继乏力了?!

    好吧,这不可能,柳隐再乐观天真,也不会在被人围殴了快十天,城防已经几乎被破坏殆尽的情况,抱有这样的幻想。

    因此必然是自己有援兵到来了,魏贼需要先击破援兵,然后再选择攻城。

    站在柳隐的角度,他并不知道来的援兵是谁率领的,有多少人。

    整个槐里城已经被魏军围的水泄不通,柳隐根本没有机会跟外界有多少交流。

    柳隐甚至不知道,距离他北侧四十里地,有一支来自长安的援军,已经在哪里挨了三天的揍了。

    柳隐只能通过魏军的戒备方向判断,援军大概是来自自己的西北方向,至于是秦州的北军,还是汉中的后续北伐军,柳隐并不清楚。

    但不要紧,有援军到来,对目前的槐里县守军来说,就是最大的好事。

    坚守十天,士卒损伤超过四成.已经到极限了。

    如果守城的主将不是柳隐,或者说没有柳隐这样能够在绝境中凝聚人心的能力,这个槐里城,早就守不下去了。

    但即使如此,柳隐也不觉得自己还能再坚守超过三天的时间。

    城防已经破败,军心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再这么守下去,早晚会崩溃的。

    本来柳隐还在担心,之后该怎么办,是领军突围还是死守城池呢终于是来援军了。

    有了援军,就能极大的提升守城军队的士气,给守城士卒们以求生的希望。

    柳隐立刻把这个消息传遍全军,并且要求全军整理战备,随时做好出城接应援军的准备。

    这不是什么特殊的作战要求,只是最基本的应对而已。

    来的援军如果数量少,那守城军也要跟援军互相策应,打开援军退入槐里的通道。

    而如果来的援军数量多,要对城外围城的魏军发动进攻,那守城的军卒也要择机出城策应,配合援军一起进攻。

    这样的应对,不过是常规应对而已。

    而柳隐对这样的应对,其实也有些担心的。

    他手里的兵力真的太少了,只有三千人出头,本身又是败兵,还经历了十天残酷的守城战,还剩下多少战斗力真不好说。

    如果冒险出城接应,被敌人所趁.那柳隐可能连退回槐里城的机会都没有。

    因此,战斗准备是做了,但是不是要出城策应,什么时候出城策应,柳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甚至,不出城作战的可能性,依然也是有的。

    而到了这个时候,柳隐也隐隐有些哀叹.要是手头再多个三千人,何至于如此被动。

    但,现实如此,想太多也没用,还是提高警惕,随时观察城外战场动向吧。

    也不知道,来的援军到底是谁领军,又有多少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