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平定薛秦(2)——毕其功于一役
作者:强行1V2   亚洲精品国产精华液怎么样最新章节     
    从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大唐王朝正式建立起,唐王朝十年的统一战争,是金戈铁马的十年,也是筚路蓝缕的十年。可以说,盛唐的煌煌伟业,大唐帝国的基本轮廓,都是无数唐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果没有这些大唐将士的抛头颅,洒热血,唐王朝统一天下,也许不止十年。

    在这十年之中,新生的李唐王朝,曾经历经无数的坎坷与挫折。譬如,武德元年(618年)七月至十一月,李唐在与西秦薛氏父子的对决,便能看出,唐朝建国之初,统一天下之路的艰难不易。

    首先,当时,唐朝刚刚建国还不到一年,在众多隋末割据群雄中,实力并不算雄厚。因此,立国仅仅两个月,李唐王朝就遇到了一次非常严重的军事危机,遇到了来自西秦薛氏父子的攻击。

    薛举、薛仁杲父子,确实是唐朝所碰到最强悍的两个劲敌。薛氏父子二人,都曾经使得唐王朝遭遇重创。武德元年(618年)七月,西秦霸王薛举,率先向唐王朝发起了挑战,进犯唐朝西北重镇——泾州。对于薛举的入侵行径,唐高祖李渊以秦王李世民为西讨元帅,率领四万唐军主力,抗击薛举。李唐与西秦的第一次战场对决,就此拉开了序幕。

    当然,这场战役的结果,前文已经有所介绍。由于李世民罹患疟疾,不能指挥作战,而刘文静、殷开山擅自违背军令,贸然出击,唐军疏于布防;最终,浅水原之战,致使三万唐军埋骨他乡,唐朝在与西秦的第一次对决中,以惨败告终。

    唐军在浅水原惨败,使得唐王朝的西北防线,出现了一个严重的缺口。所以,浅水原之战过后的两月间,也就是武德元年(618年)的八月至九月,薛仁杲率领西秦军队,对唐王朝的西北边镇,进行秋风扫落叶式的进攻。

    客观来讲,虽然薛仁杲进攻西北,未能达到他的目的。但是,唐王朝方面的损失,也是相当巨大。刘感等重要边将,兵败身死,常达被俘,泾州的形势,已经到了独木难支的地步。只要薛仁杲加大攻城力度,泾州城破,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罢了。因此,薛氏父子,确实让唐朝受到了颇为严重的威胁。

    然而,好运气不会一直存在,薛仁杲的好运气,最终还是到头了。前文说过,薛仁杲在西北战场的接连胜利,可那只是战术上的胜利,并未取得战略上的胜利。将近一个月的军事行动,薛仁杲始终没有攻下泾州,自始至终,只能徘徊于泾州一带,陷入了进不得进,退不得退的困境。

    不光如此,因为唐朝西北边军的奋力阻击,有效地迟滞了西秦军队的推进速度,将薛仁杲牢牢地牵制在了泾州,使其深陷战争泥潭。同时,刘感、常达等人的奋力抵抗,也为李世民主力大军的到来,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所谓否极泰来,在经历了一系列不利的军事挫折后,李唐王朝终于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开始迎来了西北战事的转折期。李世民率领唐军主力,如期到达了高墌,标志着西北战局即将发生逆转。

    前文说过,武德元年(618年)八月,浅水原之战一个月后,薛举暴病而亡。因为薛举突然猝死,西秦进攻长安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这样,使得唐王朝有了得以喘息之机,李唐则抓住这短暂的时机,尽快恢复元气,加强军力。

    于是,唐高祖李渊趁着薛举病亡,薛仁杲新立,西秦政局不稳之际,薛仁杲还没有发起攻击之前,及时加强西北边防,防备西秦入侵。因此,是年八月,唐高祖再次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率领唐军,发起第二次西征,抗击薛仁杲。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二度挂帅,目的有两个:

    其一,委任李世民第二次挂帅西征,希望李世民以主帅身份,稳定西北局势,加强西北的边防战备。在薛仁杲大军来袭之前,处理好因浅水原之败的西北乱局,做好与西秦决战的战前准备。

    其二,李世民二度领军西征,抗击薛仁杲,一方面,是为了将西秦大军阻隔在高墌一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找战机,与薛仁杲主力进行决战,进而一举平定西秦,收复陇西。所以,这才是李渊的最终目标。

    那么,李世民到底有没有辜负父亲李渊的期望呢?此时,老对手薛举已经死了,面对薛仁杲这个新对手,李世民又该如何应对?最终,李世民又是如何率领唐军将士,一举打败薛仁杲,毕其功于一役,为大唐收复陇西地区?

    李世民是在武德元年(618年)八月,再度被拜为元帅,率领唐军主力,进行第二次西征薛仁杲的军事行动。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行军,十一月份,李世民率领的唐军主力部队,终于顺利抵达至高墌外围。

    可以这样讲,刘感、常达的奋力抵抗,为李世民打开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局面。经过一个月的拉锯战,薛仁杲的军事实力,被消耗得也差不多了。所以,接下来,这场戏的主角,便是秦王李世民了。在此之后的西北战场上,完全就是,李世民和薛仁杲,李唐军队与西秦军队的正面对决。

    事实上,李世民、薛仁杲二人,算是冤家对头,两个人曾经在战场上正面较量过。当初,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的“扶风之战”,李世民与薛仁杲第一次在战场上交手,结果,薛仁杲败给了李世民,损兵一万余人。机缘巧合,继“扶风之战”后,李世民、薛仁杲再一次在战场上狭路相逢。

    按道理,薛仁杲曾经是李世民的手下败将,李世民对付他,想必是轻车熟路,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可是,事情却并不是这样简单。尽管,李世民曾经在战场上击败过薛仁杲,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小觑过这个对手,从未产生过轻敌之心。因为,李世民始终没有忘记,几个月前浅水原之败的前车之鉴。

    在李世民看来,薛仁杲今非昔比。通过他在西北的攻战,不难看出,此人用兵奇诡,不亚于其父薛举。甚至,薛仁杲要比他老子薛举,更难对付。对于这样一个狡猾的劲敌,身经百战的李世民,自然不能掉以轻心,反而要高度重视;同时,李世民也要拿出一个周密、妥善的战略计划,迎战薛仁杲的大军。

    薛仁杲不是个软柿子,对付他,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那么,李世民究竟如何对付薛仁杲这个难缠的强敌呢?这一次,李世民决定故技重施,继续采取上次“浅水原之战”中没能实施的战术:疲敌之计。

    武德元年(618年)七月的“浅水原之战”,唐军的失败,并不是李世民战术方针上的失误,而是刘文静、殷开山没有很好地贯彻下去,不遵军令,擅自出击。如果当时可以稳扎稳打,坚决贯彻执行李世民的方略,或许,唐王朝也就不用进行第二次西征了,在那个时候,便能解决西秦问题。

    因而,自始至终,李世民都认为,自己的疲敌之计,切实可行。并且,李世民此刻,也敏锐地察觉出了,西秦内部早已是外强中干。由于之前一个月的消耗战,薛仁杲的军力,受到了严重的损耗,强弩之末,勉强支撑。同时,又由于薛仁杲本人霸道、强横的性格,使得西秦政权内部人心惶惶,不少将领对他颇为不满。

    这样的情况,正好有利于李世民实施疲敌之计。按照李世民的计划,薛仁杲强弩之末,军力大损,只要唐军此时能够沉住气,彻底消耗掉西秦军队仅存的锐气;等到西秦军队完全失去战力,唐军在大举出击,一定可以出奇制胜,大破薛仁杲。更何况,吃一堑,长一智。有了浅水原之败的教训,李世民在接下来的用兵中,更会小心谨慎,不会犯一点轻敌冒进的失误。

    十一月初,李世民率领唐军,抵达至高墌一带后,便开始实施自己的疲敌之计。于是,李世民向唐军各部下令,在高墌外围修筑壁垒,构建防御工事,摆出了一副要和薛仁杲打持久战的阵势。但是,李世民秉承一个原则,无论西秦军队如何挑衅,唐军将士都不能出营迎敌,更不能擅自出击,都应该坚守不出。

    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的这个疲敌之计,确实直击薛仁杲的软肋,他将薛仁杲的短板吃得透透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时,薛仁杲拥兵十余万,单论兵力数量,西秦军队要远远胜过唐军。但是,西秦军队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短板:粮草不济。军中极度缺粮,支撑不了太长时间。

    正是因为这个缺陷,薛仁杲当初才会那样疯狂地扫荡西北,目的就是要以战养战,弥补缺乏粮草的不足。因此,现在的薛仁杲,急于速战,十分迫切地想要与唐军主力决战,尽快了结西北战事。

    可惜的是,薛仁杲的对手是李世民。李世民不愧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这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军事统帅。李世民早就摸清了薛仁杲的底线,察觉出了他的短板,既然西秦军中极度缺粮,而薛仁杲又速战心切;自己就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坚守壁垒,拒不出战。李世民如此用兵,目的就是要消磨掉薛仁杲最后的锐气,使得西秦军彻底丧失斗志。

    果然,李世民的疲敌之计,当真奏效了,薛仁杲慌了。面对李世民坚守不出的战术,薛仁杲显然有些坐不住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薛仁杲根本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继续与唐军耗下去。

    首先,西秦军中粮草告急;其次,经过在西北一个月的苦战,薛仁杲军力大有消耗,逐渐呈现出了力不从心之势,军心、士气大不如前。故而,再这样耗下去,西秦军队恐怕会不战自败。

    为了摆脱目前相持不下的僵局,薛仁杲打算要主动采取措施,引诱唐军出营,然后与其决战,围而歼之。于是,薛仁杲派遣西秦大将宗罗睺,率领一部兵马,诱使唐军出战。宗罗睺率领军队,在唐军大营前反复挑战,企图迫使唐军出营作战。

    然而,李世民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和薛仁杲打持久战。所以,无论宗罗睺如何叫骂挑衅,李世民始终不为所动,坚守壁垒,就是不出营与西秦军队决战。可以说,西秦军队的激将法,在李世民这里,根本不好使,只能是白费功夫。

    可问题是,西秦军队不断在营外挑战,唐军中的不少将领,有些按捺不住了。这些将领,大多都是追随李世民,经历过“浅水原之战”的唐军主将。浅水原之战的惨败,让这些人心中一直憋着一股劲,一心要洗雪战败之耻。对于宗罗睺的数次挑衅,这些唐军将领,不免躁动起来,纷纷向秦王请战,希望可以和西秦军决一死战。

    这个时候,身为主帅的李世民,保持了一个军事家绝对的理智。看到麾下将领的纷纷请缨,李世民没有头脑发热,意气用事,而是依旧按照原来的方略,坚守不出。不过,为了安抚情绪亢奋的诸将,李世民冷静地向他们分析敌我双方的军情,向众将阐述出,自己为什么坚守不出的原因:

    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恃胜而骄,有轻我心,宜闭垒以待之。彼骄我奋,可一战而克也。(《资治通鉴》)

    这番对敌我双方军情的分析,还是非常到位的。在李世民看来,自从“浅水原之战”后,薛仁杲不免产生骄狂之心,对唐军自然产生了轻敌心理。而唐军刚刚新败,士气正是沮丧之时,此时与西秦决战,胜算并不大。不妨可以利用薛仁杲的轻敌之心,消耗西秦军的锐气。等到西秦军队士卒疲惫,再发起总攻,一战便能克成大业。

    在这种态势下,李世民是不可能主动出营作战,而是继续采取疲敌之计。由于汲取了上次的战败的教训,这一次,李世民对于军令的执行,规定更是非常严格。出于对敌作战的考虑,李世民在坚守大营期间,给全军将士下了一道严厉的军令——“敢言战者斩!”这无疑向全军上下释放了一个信号:不得擅自出击。

    上一次的“浅水原之战”,正是由于刘文静、殷开山擅自出击,才致使唐军大败。所以,这一次,唐军诸将学乖了。在李世民下达军令之后,各部都严格遵行秦王教令,绝不擅自违背军令。

    稳定好唐军内部,使得唐军各部统一指挥后,李世民正式实施他的疲敌战术,与薛仁杲打起了持久战。要说起来,李世民还真沉得住气,薛仁杲多次挑衅,他都不骄不躁,沉着冷静,坚守不出。根据《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

    太宗又为元帅以击仁杲,相持于折墌城,深沟高垒者六十余日。贼众十余万,兵锋甚锐,数来挑战,太宗按甲以挫之。

    无论是秦王李世民,还是唐军众将,他们都明白,现在和西秦军比拼的就是耐心,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胜者。李世民非常清楚,薛仁杲打不起消耗战,他想要迫切地速战速决。正因如此,李世民才充分利用这一点,扬长避短,采取坚壁清野,养精蓄锐的战术,和西秦开始拉锯战。

    就这样,在李世民的部署下,唐军主力与十万西秦大军,开始在高墌互相对峙起来。并且,唐军在高墌外围深沟高垒,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在此期间,薛仁杲多次派兵前来袭扰,以期引诱唐军出战。

    然而,对于薛仁杲的多次挑战,李世民还是奉行先前的战术,坚守不出,以防御为主。面对西秦军来袭,只是将其击退,却从不主动出击。如此一来二去,互相攻守,两军一直相持了六十多天。

    虽然,薛仁杲骁勇善战,极善用兵,但是,遇上李世民滴水不漏的部署,薛仁杲也是无计可施。李世民坚壁清野,与西秦军打起了消耗战。如此下去,一天两天,薛仁杲还能勉强支撑。可是,这仗如果无期限地打下去,西秦迟早会撑不住的。终于,在李世民坚壁清野的疲敌战术下,薛仁杲果然没有撑住。

    怎么回事呢?原来,李唐、西秦双方两军,在高墌相持了六十多天,旷日持久。很快,西秦军中,粮草耗尽,彻底陷入了补给断绝的军事困境。前文早就介绍过,西秦军队本就极度匮乏粮草,所以才要迫切地寻求速战。李世民正是抓住薛仁杲这一缺陷,才大胆的实施疲敌之计,消耗西秦军的粮草、军力。如今,西秦军队粮草殆尽,李世民的战略目的,也就达到了。

    粮草耗尽,也就象征着薛仁杲的军心,开始逐渐瓦解,西秦军内部分裂趋势已现。由于军粮断绝,西秦军队中的不少将领、部众,纷纷向李世民投降,归顺唐军。比如,薛仁杲麾下的重要将领牟君才、梁胡郎,带领所部人马,也来投靠李世民。可以说,这种情况,在西秦军中形成了连锁反应,成批成批的人向唐军投降。

    西秦军队中,不断有人前来投降,李世民明白,薛仁杲已经是风中残烛,穷途末路,薛氏集团内部,此时也已分崩离析。故而,身为唐军主帅的李世民认为,与薛仁杲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唐军可以大举反击了。因此,李世民开始调兵遣将,进行兵力分配,准备对薛仁杲发起反攻。

    在西秦军队中不少将领、部众前来投诚之时,李世民就已经打算主动出击,和薛仁杲主力决战。当时,李世民对唐军众将说道:“彼气衰矣,吾当取之。”意思是,西秦军的士气已经衰弱到了极点,此时出击,定能大获全胜。

    经过一番商议,李世民与诸将一致拍板决定,与薛仁杲进行决战,争取一战平定西北战事。可是,决战薛仁杲,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说薛仁杲此时山穷水尽,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薛仁杲毕竟手上还有十万大军,人数上少占有绝对优势,要远远多于唐军数量。

    那么,李世民是如何对付数倍于己的西秦大军?这一次,李世民制定了一个周全的作战计划。在此之前,李世民一直采取的是坚壁清野的疲敌之计,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在这个战略目的达成之后,李世民立即改变战术。这个新战术,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诱敌。也就是说,将西秦主力引诱到预设的埋伏地点,再一举歼灭。

    如何诱敌?李世民派遣行军总管梁实,率领本部兵马,出营诱敌。梁实接到秦王将令后,立刻率部开拔,将营寨挪至浅水原,在浅水原一带安营扎寨。浅水原,正是数月以前,唐军折戟兵败之地。当初,唐军兵败浅水原;如今,李世民为了打败薛仁杲,将设伏地点依旧选在了浅水原。

    李世民将梁实兵马摆在浅水原,就是要吸引薛仁杲主力前来,然后瓮中捉鳖,围而歼之。果然,李世民预想得不错,这一招诱敌之计,真的起到了重大作用。不久,西秦军队的主力,走进了唐军的包围圈,来到了浅水原。

    唐军驻兵浅水原,负责进攻唐军大营的西秦大将宗罗睺,大喜过望。先前,薛仁杲命宗罗睺率军,引诱唐军出战。可是,无论宗罗睺怎么挑衅,李世民始终拒不出战。现在,唐军主动移兵浅水原,宗罗睺求之不得。他并不知道,这正是李世民设的一个圈套,这是他的诱敌深入之计。

    估计,宗罗睺此时的心态,与薛仁杲一样。他不想再和唐军继续耗下去,急于速战速决,也顾不上是不是圈套了。由此可见,此时此刻,西秦上到皇帝,下到高级将领,都已经方寸大乱,表现得很不理智了。

    在这种不理智心态的驱使下,宗罗睺决定主动进攻唐军。于是,宗罗睺亲率主力精锐,向梁实所部发起了猛攻。面对西秦军的疯狂攻击,梁实据险而守,凭借有利的地形,奋力抵抗。

    但是,确切地讲,这一仗打得异常艰苦。因为唐军驻扎的浅水原,地势过高,营中没有水源,唐军将士一连好几天都无法饮水。尽管条件如此艰苦,梁实却依然死战不退,拼命挡住宗罗睺的进攻。

    过了好几天,宗罗睺连续攻了好几次,结果均毫无进展;反而,他手下的士卒,疲惫不堪,逐渐丧失了斗志。到了这个时候,李世民觉得,可以开始全线发起反攻了,对诸将说道:“可以战矣!”

    第二天清晨,李世民亲率唐军主力部队,全线出击,向浅水原进军。首先,李世民派遣右武候大将军庞玉,带领前锋兵马,率先陈兵于浅水原。之所以让庞玉先行陈兵浅水原,李世民有两层方面的考虑。第一,庞玉率军侧击宗罗睺主力,试图减轻梁实所部的正面压力;第二,庞玉率先出击,也是要死死吸引住西秦主力,为唐军大部队的最后出击,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庞玉率领唐军前锋,突然从侧翼进攻西秦主力。宗罗睺不得不调转枪口,暂时放弃进攻梁实所部,转而攻打庞玉。于是乎,庞玉与宗罗睺的双方兵马,展开了一场血战,战况极其惨烈。由于庞玉势单力孤,兵力不多,逐渐处于下风,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千钧一发之际,李世民率领的主力大军,及时到达战场。

    在庞玉率军与宗罗睺激战正酣,不分上下之时,李世民率领唐军骑兵主力,突然出现在浅水原以北的高地上。只见,秦王李世民一声令下,唐军铁骑撼天动地,直刺西秦主力而来。没有办法,宗罗睺只得又指挥军队,迎击李世民的主力大军。

    此时,唐军骑兵在李世民的率领下,犹如下山猛虎,势如破竹,杀至西秦军队的方阵。李唐、西秦双方两支军队,在浅水原又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厮杀。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当时场面尤为激烈:

    世民帅骁骑数十先陷陈,唐兵表里奋击,呼声动地,罗睺士卒大溃,斩首数千级。

    秦王李世民,作为唐军的最高军事统帅,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身先士卒,亲自率领数十名骑兵,冲入敌阵当中。由于李世民的一马当先,唐军士气高涨,分别从四面八方冲杀出来,攻击西秦主力军阵,顿时杀声震天。唐军的猛烈进攻,将西秦军的方阵冲得七零八落。宗罗睺也终于招架不住,全军溃败。唐军趁势反攻,斩首数千级,西秦军自投涧谷而死者,亦是不计其数。

    宗罗睺以及西秦主力大军,在浅水原遭遇重创,阵亡了数千人马,只能一路向后败退。西秦军大败后撤,李世民认为,这是一举荡平西秦的千载良机,决定乘胜追击。因此,李世民立刻集结了两千余名精锐骑兵,准备一鼓作气,直捣薛仁杲老巢,对垂死挣扎的西秦军队,进行雷霆一击。

    就在李世民正要率军出发时,唐军的重要将领,“八总管”之一的窦轨,居然拦在李世民的战马前,苦苦劝谏秦王李世民。窦轨希望李世民,可以暂缓追击,先看一看敌情变化,再作定夺:

    仁果犹据坚城,虽破罗,未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之。(《资治通鉴》)

    窦轨的意见是,虽然唐军在浅水原大破宗罗睺,击溃西秦军主力,薛氏政权也是大势已去,元气大伤。但是,毕竟薛仁杲的根基尚在,现在又据守坚城。唐军经过激战,兵力消耗过大,如果强行攻城,或许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所以,窦轨建议,不如暂时让部队休整一下,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我们不能说,窦轨的建议不好,起码这不失为一条稳妥之策。况且,论辈分,窦轨是唐高祖李渊的小舅子,他的姐姐就是李世民的母亲太穆皇后窦氏。因此,李世民按照辈分,应该管窦轨叫舅舅。窦轨既是“八总管”之一,唐军的高级将领,又是李世民的舅舅,对于他的意见,李世民应该予以接受。

    不料,李世民却并不赞同窦轨按兵不到的提议,他认为,时不我待。于是,李世民这样对窦轨说道:

    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资治通鉴》)

    李世民打仗的一贯原则,总结起来,四个字,兵贵神速。在他看来,西秦主力大败,整个部队处于军心溃散的状态,而唐军此时气势如虹。所以,越是这个时候,更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不给薛仁杲喘息之机。一旦薛仁杲有了喘息的机会,唐军若要消灭他,只怕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紧接着,李世民力排众议,亲率唐军骑兵主力,追亡逐北,一直冲到了折墌城下。唐军兵临城下,薛仁杲率军出城迎战,欲作垂死挣扎。李世民挥军兵临折墌城下,在泾河对岸列阵以待,与西秦军隔河对峙。

    仗打到这个份上,西秦已经毫无胜算,所以,薛仁杲打算和唐军鱼死网破。可问题是,军心已经散了,薛仁杲想要鱼死网破,他手下部曲可不想和他一起送死。就在李唐、西秦两军隔河对峙的时候,薛仁杲麾下的一员骁将浑干,带着几名部下,策马来到唐军阵前,当众向李世民投降。

    看到这种情况,薛仁杲怕了。他明白了,现在是自己的手下不愿意打,如果继续在城外与唐军对峙,被消灭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于是,薛仁杲连忙将军队撤回城内,紧闭城门,婴城自守。

    到了傍晚时分,唐军的步兵主力,也随之赶到折墌城下,与骑兵会合。全军集结完毕,李世民立刻部署唐军各部,将折墌城团团包围,准备对薛仁杲发起总攻。不过,还没等李世民发起总攻,薛仁杲居然主动出城投降了。

    薛仁杲之所以退守城内,是想凭借坚城的优势,负隅顽抗。他的想法是,即使唐军最终破城而入,也要让唐军付出惨重的代价。然而,这个时候的西秦军队,早就丧失了斗志,都不想再打下去了。到了半夜时分,只见城头上,不断有西秦士兵用绳子缒下城楼,投降唐军。可以说,薛仁杲此时真的沦为了孤家寡人。

    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西秦小霸王,到了现在这个地步,终于明白,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没有必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万般无奈之下,第二天早上,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初八,薛仁杲主动出城投降,唐军顺利入城。此役,唐军总共俘虏了薛仁杲的万余精兵,获得男女人口五万人。

    至此,唐军在秦王李世民的带领下,彻底战胜了薛氏强敌,消灭了曾经纵横天下的西秦政权。事实上,从李世民第二次挂帅西征,到浅水原击溃西秦主力,再到最终一举荡平西秦,生擒薛仁杲。在这个过程中,年轻的秦王李世民,将自己炉火纯青的军事才能,以及军事指挥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譬如,从战后的一件事情,足以看出。在平定西秦,生擒薛仁杲后,唐军诸将纷纷前来道贺,同时,他们也将心中的疑惑,向李世民和盘托出。什么疑惑呢?为什么击溃西秦主力后,李世民不顾众将反对,执意乘胜追击,最终还取得了胜利:

    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旧唐书·太宗本纪》)

    面对诸将的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凭借少量精锐骑兵,就能长驱直入,拿下薛氏父子固若金汤的坚城?对于将领们的疑惑,李世民是如何回答呢?身为三军统帅的李世民,敏锐地回答诸将的疑问:

    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罗睺恃往年之胜,兼复养锐日久,见吾不出,意在相轻。今喜吾出,悉兵来战,虽击破之,擒杀盖少。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且其兵众皆陇西人,一败披退,不及回顾,散归陇外,则折墌自虚,我军随而迫之,所以惧而降也。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旧唐书·太宗本纪》)

    听完李世民这番鞭辟入里、深入的分析,诸将无不佩服:“此非凡人所能及也。”他们确实被秦王卓越的军事才能所折服。现在,我们应该知道,在李世民征战四方的过程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铁杆战将”,心甘情愿地追随他,那是因为,他们都服李世民。

    经过将近半年的血战,李唐王朝最终打败了西北强敌——薛氏政权,尽收陇西之地,实现了唐王朝统一西北的关键一步。薛仁杲投降了,李世民彻底荡平了西秦政权。可是,他也不能高兴的太早。打败薛氏,仅仅是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接下来的善后工作,显然要比打仗更为重要。

    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战绩,李世民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此时的他,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李世民非常清楚,薛氏虽然覆亡了,但是,陇西局势却依旧错综复杂。如果处置失当,薛氏残部也许会死灰复燃。那么,之前唐军将士所有的马革裹尸,浴血沙场,都将付之东流。

    因此,大战之后,李世民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就是从军事转向政治,稳定陇西局势,使其真正臣服于李唐。关于如何稳定陇西的复杂形势,李世民有他自己的一套想法。总结一下,他的策略,就是四个字:安抚、怀柔。事实证明,这四个字,对于稳定陇西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若要实行安抚、怀柔的政策,首先,一个重中之重,便是如何处置归顺的薛氏旧部,以及西秦的降兵、降将。这是一个首先要解决,也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处置西秦降兵旧部,自然摆在了李世民面前。

    在平定西秦的过程中,唐军收降、俘获了大量的西秦部众、兵将。尤其是,薛仁杲献城投降,唐军进驻折墌城后,总共俘虏了一万余西秦精兵。面对上万的西秦战俘,怎么处理,是一件大事,处置得不好,很有可能会引发军事哗变。甚至,会让好不容易到手的陇西,重新陷入战火。

    众所周知,薛举、薛仁杲父子的暴虐好杀,一向是出了名的。前文有所介绍,薛氏父子外出征战,但凡打下了一城一地,血腥的屠杀是经常发生的。正是由于薛氏父子的残暴不仁,才逐渐使得西秦政权内部,分崩离析。乃至后来,李世民大举围城,西秦军队中不断有人投降唐军,致使薛仁杲沦为孤家寡人,只能开城投降。

    作为薛氏父子的劲敌,李世民亲眼见证了西秦的败亡,见证了薛氏政权如何从不可一世走向没落。因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李世民自然不会重蹈覆辙。在处理西秦降卒、战俘的问题上,李世民的做法,还是相当明智的,展现了一个胜利者宽容的胸襟,以及李唐王朝的大国气度:

    世民所得降卒,悉使仁果兄弟及宗罗睺、翟长孙等将之,与之射猎,无所疑间。贼畏威衔恩,皆愿效死。(《资治通鉴》)

    薛仁杲献城投降后,所有的西秦部众,几乎都放弃了抵抗,归顺了唐军。因此,李世民一口气收降了数万西秦士卒。对待这么多的战俘,李世民还是非常宽容、大度的。他并没有对这些放下武器的战俘,挥起屠刀;也没有将他们关进战俘营,撤销军队编制,而是采取安抚的策略。

    所谓安抚,也就是不计前嫌。李世民保留了西秦余部的编制,将其编入唐军序列。同时,对于投降的西秦降将,包括薛仁杲兄弟、大将宗罗睺、翟长孙等人,仍然委以重任,让他们继续统领原来各自的所部兵马。而且,为了表示宽宏大量,李世民和这些西秦降将,经常一起外出打猎,亲密无间,根本不把他们当作阶下囚。

    李世民的心胸宽广、宽容大度,终于感动了西秦的众多降将。他们觉得,这位大唐的秦王,不仅打仗厉害,用兵如神,而且气度不凡,与薛举、薛仁杲父子的偏狭暴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样一来,所有的薛氏部将,都心甘情愿地归顺大唐,自愿在李世民麾下拼死效力。因此,李世民处理西秦旧部,所奉行的安抚之策,对于稳定军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为安定陇西局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除了积极安抚西秦的降兵、降将,关于稳定陇西局面,李世民还做了一项重要的举措,那就是礼贤下士,凸显对于人才的重视与尊重。平定西秦不久,李世民便以秦王之尊,亲自登门拜访了一位著名名士。

    这位著名名士,正是先前薛举手下的黄门侍郎——褚亮。关于褚亮此人,前文提到过。这是隋末唐初一位著名的儒家知识分子,以才高八斗,博闻强识而闻名于世,曾在薛举手下担任黄门侍郎之职。

    扶风一战后,褚亮试图劝说薛举,认清形势,举陇西之地,归附李渊。可是,由于薛举目光短浅,执迷不悟,再加上郝瑗的挑唆、鼓动。最终,薛举没有接受褚亮的建议,而是选择割据一方,继续与李唐对抗。

    由此可见,褚亮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清楚地认识到,唐朝虽然是一个新生的政权,但是,李家父子的胆识、魄力,以及智慧,都是其他草莽群雄,所不能比拟的。故而,褚亮断定,唐王朝肩负着统一天下,终结乱世的历史使命,将是未来的天下之主。应该说,褚亮的这个风险投资,赌注下对了。

    唐王朝如果要彻底收复陇西的人心,稳定陇西的局势,不仅要安抚薛氏旧部的军心,同时,也要得到当地知识分子阶层的支持。而褚亮此人,正是一定要争取的对象。所以,李世民下定决心,要拿出三顾茅庐的诚意。

    其实,李世民早就听闻了褚亮的大名,对他也是仰慕已久。打败薛仁杲,拿下陇西之后,李世民亲自上门,前去拜访褚亮。见到褚亮,李世民没有一点端着大唐三军统帅的架子,表现得非常谦逊有礼,对褚亮客客气气地说了一席话:

    寡人受命而来,嘉于得贤。公久事无道君,得无劳乎?(《新唐书·褚亮传》)

    这一番话的分量非常重,很明显,李世民这是在给褚亮“戴高帽”。在李世民看来,此次自己扫平薛氏,收复陇西,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军事上的胜利,而是得到了褚亮这个人才。并且,李世民还说道,褚亮拥有满腔的抱负与才华,却委身于薛氏父子那样的无道暴君,肯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果然,李世民一番煽情,让褚亮感动得不知所以,觉得自己终于遇到了知音。况且,褚亮本身就有归顺李唐之心,加上他对秦王李世民早有耳闻,文韬武略,龙凤之姿。听完李世民这样的恭维、吹捧之后,褚亮立刻“扑通”跪了下来,不停地磕头谢恩,也对李世民进行一番“商业互吹”,说:

    举不知天命,抗王师,今十万众兵加其颈,大王释不诛,岂独亮蒙更生邪?(《新唐书·褚亮传》)

    褚亮说完后,李世民大喜过望,当即赏赐了他四匹马、布帛二百段,任命其为秦王府文学。从此,褚亮便投归到了李世民的麾下,在秦王李世民的王府中效力。后来,褚亮更是成为了著名的“秦府十八学士”之一,秦王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李世民每次外出征战,褚亮都在军中,为李世民出谋划策。

    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位后,对褚亮更是委以重任。贞观中期,褚亮累迁升至散骑常侍,进爵为阳翟县侯,不久致仕归家。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褚亮病逝,享年八十八岁。在褚亮去世后,唐太宗追赠他为太常卿,谥号“康”,并且,允许他陪葬昭陵。

    当然,褚亮归唐,对于李世民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收获。除此以外,李世民还有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褚亮的儿子——褚遂良。

    褚遂良是褚亮之子,博涉文史,工于书法。隋朝大业末年,褚遂良与父亲褚亮一起,为薛举效力,担任通事舍人。此次,褚亮归附唐朝,褚遂良也一同入仕李唐,被李世民任命为秦王府铠曹参军,父子二人,一同供职于李世民的秦王府。

    自从褚亮、褚遂良父子入仕唐王朝之后,李世民便将这对父子,视为左膀右臂。比如,褚遂良归唐后,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中书令等要职。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临终托孤,安排褚遂良与长孙无忌等人一起,位列顾命大臣之一。因此,褚遂良后来成为了历经唐太宗、唐高宗两朝的著名宰相,唐朝初年的杰出政治家、书法家。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远征高句丽。当时,因为褚亮年事已高,无法随军出征。所以,褚亮便留在了长安,褚遂良则跟随太宗东征。在进军途中,唐太宗给留在京中的褚亮,颁下了一道手诏,以示关怀:

    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新唐书·褚亮传》)

    总之,李世民平定西秦之后,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系列安抚、怀柔的稳妥政策。通过稳定薛氏旧部、笼络文人阶层的措施,在短时间内,迅速稳定了战后陇西的政治局势。因为李世民的努力,唐王朝彻底控制了整个陇西地区,取得了政治、军事的双重胜利,获得了唐初统一战争中第一场伟大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平定西秦,是唐王朝建立之后,这个新生王朝,所进行的第一场重要的统一战役。在这场重要的统一战役中,不仅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后的第一次亮相,在唐初统一战争中的第一次崭露头角。由于这场战争的胜利,也让李世民的名字,震动了整个华夏大地;这位二十岁的年轻统帅,瞬间成为了天下群雄关注的焦点。

    而且,同样是这场平定西秦的战争,也让李世民的一匹战马,名垂青史。这匹名垂青史的战马,正是唐太宗著名的“昭陵六骏”之一,——“白蹄乌”。这匹“白蹄乌”,恰好是李世民在平定西秦战争中的坐骑。

    世人皆知,李世民半生戎马,十六岁从军,十八岁跟随父亲李渊,晋阳起兵,二十岁成为唐军主帅,率领大军,一举荡平薛氏。可以说,李世民的前半生,都是在马背上度过。因此,李世民不仅武艺超群,而且对于战马有着不解之缘。

    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开始营建昭陵。在唐太宗昭陵前,树立着六匹骏马的石雕。这六匹骏马,都是李世民曾经的坐骑,分别在平定天下的不同时期,跟随李世民,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就是著名的“昭陵六骏”,而“白蹄乌”便是其中之一,是李世民在荡平薛氏战争中的坐骑。

    为什么这匹战马名为“白蹄乌”?李世民曾经为自己的“昭陵六骏”,撰写过一篇文章《六马图赞》。在这篇文章中,李世民详细介绍了这六匹骏马,包括体格样貌、在哪场战争中所骑,以及各自都立下了怎样的赫赫战功。其中,李世民在《六马图赞》一文中,详细描述了白蹄乌的样貌:

    纯黑色,四蹄俱白,平薛仁杲时所乘。

    之所以称为“白蹄乌”,是因为这匹战马,全身乌黑,只有四只马蹄是雪白色的,这倒是与西楚霸王项羽的“踏雪乌骓”,颇为相似。而且,从“昭陵六骏”的石雕,能够看出,白蹄乌骨骼强健,四蹄奔腾,呈现出疾驰纵跃之状,一看就是一匹久经沙场的良驹。所以,“昭陵六骏”,白蹄乌是其中之一。

    通过前文的介绍,平定西秦的总体战役中,最关键的一场决定性胜利,当然是第二次“浅水原之战”。在浅水原之战中,李世民亲率唐军骑兵,大破西秦主力,彻底扭转了战场形势,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

    当时,李世民正是骑着这匹“白蹄乌”,率领数十名骑兵,杀入敌阵,击溃了宗罗睺主力;然后,又是骑着“白蹄乌”,在黄土高原上追击西秦残部,兵临折墌城,一举拔掉了薛氏政权的根基。所以,这匹白蹄乌,在平定西秦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李世民在《六马图赞》一文中,这样称赞白蹄乌:

    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的确,平定西秦,是李唐王朝崛起于东方的关键一战。如果没能打败西秦,没能剿灭薛氏父子,也许,唐王朝就不会成为后来那样的一个伟大帝国。譬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自己的一组诗作的其中一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描述了这场李唐建国第一战:

    泾水黄,陇野茫。负太白,腾天狼。

    有鸟鸷立,羽翼张。钩喙决前,钜趯傍。

    怒飞饥啸,翾不可当。老雄死,子复良。

    巢岐饮渭,肆翱翔。顿地紘,提天纲。

    列缺掉帜,招摇耀鋩。鬼神来助,梦嘉祥。

    脑涂原野,魄飞扬。星辰复,恢一方。

    到目前为止,无论从军事,还是政治方面,此时的唐王朝,已经完全控制了陇西地区。现在,仅剩最后一件不得不办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处置唐朝的头号战犯薛仁杲,以及亲信爪牙。

    起初,关于如何处置薛仁杲,及其心腹爪牙,唐高祖李渊是夹杂着个人情绪,差点因为意气用事,酿成大错。李渊对薛举、薛仁杲父子,并无好感,不仅没有好感,甚至可以说是恨之入骨。

    自从武德元年(618年)七月,李唐和西秦正式开战以来,薛氏父子不知残杀了多少唐军将士,无数唐军将士,尽丧薛氏之手。特别是,第一次“浅水原之战”,三万唐军全军覆没。战后,薛举更是丧心病狂,用阵亡唐军将士的尸骨与头颅,垒成了一座“京观”。至于薛仁杲,就更不用说了。

    薛举死后,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至九月,这段期间,薛仁杲率领西秦军队,对唐王朝的西北防线,进行了疯狂的扫荡、攻击。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有无数的唐军将士,折损在了薛仁杲手中。

    比如,镇守泾州的唐朝骠骑将军刘感,便是被薛仁杲残忍地杀害。因此,薛氏父子的手上,沾满了唐军将士的鲜血,与唐王朝有着血海深仇。面对这样的国耻大恨,唐高祖无论如何都无法释怀。平定西秦后,唐高祖李渊专门派遣特使,前往陇西军中,向李世民传达自己的诏命:

    薛举父子多杀我士卒,必尽诛其党以谢冤魂。(《资治通鉴》)

    李渊的意思是,薛氏父子杀害了无数唐军士卒,血债累累,不杀不足以告慰阵亡将士。因此,唐高祖李渊命令李世民,立即诛杀元凶薛仁杲,及其余党成员,以祭奠唐军将士的亡灵。

    父亲李渊的这道诏命,无疑给李世民出了个难题。杀一个薛仁杲,倒不是什么难事,薛仁杲生性残暴,且心胸狭隘,在陇西素来不得人心。杀掉薛仁杲,不会引起西秦旧部太大的波动。可是,薛仁杲爪牙甚多,一旦杀了他们,必将会造成西秦降兵、降将中的不安,甚至会酿成兵变,摊上大麻烦。

    要知道,李世民费尽千辛万苦,才打败了薛仁杲,平定西秦,又好不容易推行安抚、怀柔之策,稳定住了陇西的局势。现在,这一刀如果真的砍了下去,所有的辛苦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很显然,李渊在这个时候,有些意气用事的成分。

    不过,关键时刻,有人及时阻止了李渊的意气用事,谁呢?李密。前文提到过,武德元年(618年)十月,李密在洛阳北邙山之战,被王世充所部重创,十万瓦岗军几乎全军覆没。无奈之下,李密只得率领两万残兵,西入关中,投奔李唐。

    李密率部投唐,唐高祖李渊非常重视,不断派遣使者,前去慰劳。后来,李密进入长安后,李渊表面看上去,对他还是不错的,礼遇有加,任命李密为光禄卿,封邢国公。所以,李密这个时候是唐朝的臣子,对于唐高祖要杀尽薛仁杲及其爪牙的决定,李密及时向高祖进谏道:

    薛举虐杀无辜,此其所以亡也,陛下何怨焉!怀服之民,不可不抚!(《资治通鉴》)

    听完李密的谏言,唐高祖觉得很有道理。此时的李渊,也恢复了应有的理智,保持了一个政治家的冷静。于是,唐高祖李渊再次下令,让李世民处决掉主要的元凶战犯,其余的人全部赦免,不牵连一人。就这样,在李家父子的通力协作下,唐王朝终于完成了平定西秦后的收尾工作。

    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秦王李世民率领唐军,凯旋班师,返回长安,献捷于太庙。不久,薛仁杲以及手下主要将帅数十人,被全部斩于闹市。至此,薛氏政权正式谢幕。

    之后,唐高祖李渊开始论功行赏,大飨将士,对平定西秦的有功之臣,进行慰劳封赏。由于刘文静、殷开山二人,此次跟随李世民平定西秦,立有战功,故而功过相抵。没过几天,刘文静被拜为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殷开山恢复爵位。并且,唐军班师回京后,一次,李渊召见群臣,以薛氏覆亡为例,说了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诸公共相翊戴以成帝业,若天下承平,可共保富贵。使王世充得志,公等岂有种乎!如薛仁果君臣,岂可不以为前鉴也!(《资治通鉴》)

    其实,此次平定西秦,收复陇西的首功,自然非秦王李世民莫属。李世民是唐军的最高军事统帅,西线一战,如果不是李世民部署得当,坚持疲敌之计,消耗敌军锐气,浅水原之战,也不会一举击破西秦大军主力;同样,如果不是李世民在大破西秦主力后,果断出击,兵临折墌城下,也不会最终瓦解了西秦军队的斗志,迫使薛仁杲献城投降。

    而且,在平定西秦,取得军事上的辉煌战绩后,李世民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相反,李世民则是积极采取安抚、怀柔的政治策略,迅速稳定了战后陇西的局势,使得陇西地区完全臣服于大唐。所以,无论从军事上,还是从政治上,李世民都是此次平定西秦战争中,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名副其实的首功。

    因而,唐高祖李渊论功行赏,首先要封赏的,当然是自己这个浴血奋战,功勋卓越的二郎。李世民凯旋回京不久,父亲李渊的封赏,随之而来。这一次,唐高祖授予了李世民一连串的军政要职。

    由于平定陇西的赫赫军功,唐高祖李渊加拜李世民为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镇守长春宫,同时,“关东兵马并受节度”。也就是说,唐王朝在关东地区的一切兵马调度,全部归于秦王李世民一人节制。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唐朝建立之时,李世民的政治身份是秦王、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直至武德元年(618年)七月,李世民第一次率领四万唐军,出征抗击薛举时,又被加授为雍州牧。

    那个时候的李世民,虽然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那时,李世民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不到二十岁的少年英雄,只是一个初生乳虎而已。所以,李世民当时仅仅是初露锋芒,在天下群雄眼中,还不像后来那样威名赫赫。因此,在大唐朝廷之中,李世民的地位,还并没有特别突出。

    然而,此次西线大捷,却让李世民奇迹般地异军突起。这位二十岁的秦王,用平定薛氏,收复陇西的战绩,用实打实的军功,向父亲、大唐子民,以及天下群雄,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所有人都明白,从此之后,有了李世民这样一位不世出的“军神战魂”,李唐王朝一统天下的步伐,将势不可挡!

    同样,这次平定西秦的大获全胜,也让李世民在大唐朝廷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通过西线大捷,李世民逐渐走到了唐王朝政治、军事的前台,开始一步步执掌大唐军权,成为大唐王朝名副其实的军事领袖。

    更重要的一点,平定西秦薛氏,是李世民在唐初统一战争期间,亲自指挥的第一场重要战役。因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也让李世民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威望,积攒了雄厚的政治、军事实力。有了这样雄厚的政治、军事资本,李世民以及整个秦王集团,才敢于在武德后期,挑战太子集团,与大哥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

    伴随着李世民的凯旋回京、薛仁杲的被杀,唐王朝历时半年平定西秦的军事行动,终于圆满收官。平定西秦,消灭薛氏,正式揭开了大唐王朝统一天下的序幕,李唐进军中原,定鼎天下之势,已经基本奠定。

    在消灭西秦政权不久之后,唐王朝马不停蹄,继续加紧了对西北地区的用兵。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朝出兵消灭了河西李轨政权。至此,李唐王朝正式实现了对西北地区的统一。

    从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到武德二年(619年)五月,新生的李唐王朝,连续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先后消灭了西北地区的两大割据政权——西秦薛氏政权、河西李轨政权。自此,陇西、河西两大战略要地,并入李唐版图。历经千难万险,唐王朝终于统一了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实现统一,对于李唐王朝而言,意义重大。

    其一,通过消灭西秦、凉国,李唐王朝成功解除了来自西北方向的军事威胁,为唐王朝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大后方。从此,唐朝再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向东扩张,与中原的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强敌,一争高下。

    其二,统一西北,使得唐王朝的疆域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也让唐王朝的国家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此时的唐朝,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武德元年(618年)五月的新生政权。如今,李唐王朝坐拥关中、河东、陇西、河西、巴蜀五地,天下已得其四,国力日渐强盛。所以,大唐现在今非昔比,拥有了足够争夺天下的实力与资本。

    当初,为了统一天下,唐高祖李渊制定了巩固关中、东征中原、再平江南的战略计划。首先,唐朝必须要稳定关中地区的安全,消灭盘踞在西北的割据势力,从而保卫长安,解除它们对关中的军事威胁。

    现在,经过将近一年的血战,唐朝终于统一西北,消灭了西秦、凉国两大割据政权,成功地将陇西、河西两地,与关中、河东连成一片。就这样,李唐王朝顺利实现了巩固关中战略的关键一步。

    实现对西北地区的统一,使得唐王朝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扫除了来自西北方向的后顾之忧。接下来,李唐王朝就要开始进行第二阶段的军事行动,实施巩固关中的下一步,也是最后一步的战略计划。这一步的战略计划,那就是全力对付山西刘武周,稳定太原的军事形势,彻底消灭威胁长安的割据势力。

    可是,还没等唐王朝正式与山西刘武周开战,开启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唐朝国内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呢?原来,刚刚归附李唐还不到一年的李密,突然叛唐出走,意欲脱离唐朝,东山再起。

    那么,李密为什么会突然叛唐,这其中又隐含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身为大唐皇帝的唐高祖李渊,又会如何应对?李密,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最后的人生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作为昔日一呼百应的英雄盟主,李密最终为什么会在小阴沟里翻了船,落得个身败名裂,不得好死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