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获新生,相如文君佳话
作者:浮生WX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最新章节     
    天气炎热,但窗外的街上还有不少买卖东西的百姓在走动着,有小贩在叫卖道:“新鲜的鱼嘞,新鲜的河鱼,不新鲜不好吃不要钱喽。”
    还有些卖当时流行的小吃、鸠车、蒲车、竹马等玩具的,亦是在不断叫卖,吸引着来往带着小孩出门的人。
    蜀锦、蜀布、蜀盐、漆器和金银制品则是一般在临街的店铺中出售,不但在成都供销两旺,甚至出口到了高旬丽和西域。
    到了刘备入蜀时,商品交易比魏国统治的中原还活跃,但现在因为刘备的当百大钱比从前也是稍微有些不如,但还是毕竟繁荣的。
    众人又吃了些瓜果,方才等到了酒菜,那伙计将酒菜放下之后,又给各张桌案上的酒杯“咕嘟咕嘟”斟满了清冽的美酒,而后便恭敬的退了出去。
    王沈端起酒爵浅尝了一口道:“此酒甜润幽雅,蕴含众香不错,文君酒的名头果真名不虚传啊!”
    而后才用双手捧着酒爵执酒礼道:“诸位,举起酒杯共饮一爵,庆今日在大汉的重获新生!”
    陈广钦一口饮完酒爵中文君酒啧啧称赞道:“此酒口感舒适醇厚真是不可多得的好酒啊,有魏国的酒没有的味道。”
    文君酒的独特口感是“甜润幽雅,蕴含众香”——“甜”来自于自然发酵所产生的香味成分的合理组合;“润”既不刺喉、不尖辣,口感醇厚;“幽雅”指文君酒入口十分舒适,饮后带给饮者飘逸清新的感觉;“众香”则指文君酒不仅融合贯通了白酒的传统五香,同时还包含层次丰富的花香与果香,自然协调,芬芳持久。
    王沈笑着道:“这是因为文君酒只在灵山秀水、拥有千年酿造传统的蜀酒产地之一的临邛出产,酿造文君酒的“通天泉”水纯净甘洌,方才能有如此滋味,独此一家啊!”
    王沈沉吟道:“吴天远处兮,彩云飘拂;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当炉而炖兮,润我肺腑;促我悠思兮,落笔成赋。”
    陈广钦笑着道:“处道真是个妙人啊,饮文君酒自当是要配司马相如的清醪此赋的,毕竟文君相如可是汉武帝时乃至西汉时期不可多得的一段佳话啊。”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
    司马相如出生于蜀郡成都,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时用钱换了个官职,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这些并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叹。
    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
    后来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相如为梁王写了那篇着名的《子虚赋》。
    《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时在汉景帝年间,其主题是以这一时期以虚静为君的道家思想为指向的,但是并没有得到景帝的赏识,只因景帝不好辞赋。
    刘武去世后,因不得志,称病辞职,司马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四川临邛(今邛崃市),生活清贫。
    临邛令王吉与相如交好,对他说:“长卿,汝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
    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
    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司马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司马相如亦早闻卓文君芳名。
    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也产生了敬慕之情。
    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
    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自己却不忍心伤害她,但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给女儿。
    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除了四面墙壁之外,简直一无所有。
    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些时候,对司马相如说:“其实你只要跟我到临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设法维持生活了。”
    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便跟她一起到了临邛。他们把车马卖掉做本钱,开了一家酒店。
    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方才有了这“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佳话。
    卓王孙闻讯后,深以为耻,觉得没脸见人,就整天大门不出。
    他的弟兄和长辈都劝他说:“汝只有一子二女,又并不缺少钱财。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一时不愿到外面去求官,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材;文君的终身总算有了依托。而且,他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汝怎么可以叫他如此难堪呢?”
    卓王孙无可奈何,只得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
    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
    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在位,司马相如命运的转机来了。
    刘彻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不能与作者同时代。
    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杨得意是蜀人,对刘彻说:“陛下,此赋乃是奴婢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
    刘彻惊喜之余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向武帝表示说:“陛下,《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仆再为您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且更有文采。
    此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又对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
    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刘彻封为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佳话便传得更远了,文君酒也更加有名气了,一直流传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