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求道渺小的身影站在那接天连地的巨大龙卷之前,却毫无退缩之意。</p>
“铁镜烹金火满空,碧潭龙卧夕阳中。麒麟意合乾坤地,獬豸机关日月东。”他手持七星五曜剑,火红色的剑罡缓缓壮大起来,“三尺剑横双水岸,五丁冠顶百神宫。天地山河从结沫,星辰日月任停轮!”</p>
吴求道持剑上举,巨大的火红剑罡也随之竖起,几乎要刺破云层。</p>
“天遁剑法·其二·绝色欲!”</p>
吴求道狠狠斩出一道40米长的火红剑罡,轰击在那巨大的斧刃龙卷之上,宣花斧与剑罡不断相击,发出叮叮当当的震鸣,但却对剑罡没有造成任何麻烦。</p>
火红色的剑罡缓缓下压,将巨大的风暴直接打碎,风息云止,守门的神将混世魔王程咬金被直接从肩膀往胯部斜斜斩断,从半空摔了下去。</p>
吴求道的眼前画面突然一变,竟然出现在人间长安的城门口。</p>
却原来终南洞天山河碎裂,规则破灭,他这一击地动天摇,破坏了那处节点,终南洞天承受不住,直接让他落入了太虚缝隙之中,掉回了人间。</p>
只是吴求道此时手中来不及反应,还是继续往下斩去,硬生生将人间长安城的明德门城楼也一齐砍碎,城墙都为之塌陷。</p>
“轰隆隆”的冲击波扩散出去,惊动了整个长安。</p>
深夜里,无数人从睡梦中惊醒。</p>
寿王李杰从床榻上坐了起来,轻声唤道:“王公公!”</p>
黑暗中有人回答:“七郎!我在!”</p>
“啪”的一声,有人打起火石,点亮了油灯。</p>
李杰总算看到了房间里的近宦,他犹豫了一下:“王公公,可是地龙翻身了?”</p>
王公公和颜悦色地回答道:“大王,奴婢也不知道,刚让小的们去前院问情况了。”</p>
李杰皱了皱眉:“白长史他们此时应该也已经醒来了,快传他们过来,京畿重地,突发异响,绝非小事!”</p>
王公公的脸色也严肃了起来,他连忙回答:“奴婢这就去找他们。”</p>
这王公公显然对这种事情没什么经验,闹出一阵骚乱以后,婢女伺候寿王李杰穿上了衣服,坐在与卧室隔了一层屏风的外间里等人过来。</p>
过了一会儿,王公公带着一行人匆匆赶来。</p>
“臣等拜见大王。”为首的白长史带着几个步履匆匆的官员向李杰行礼。</p>
“卿等免礼。”李杰勉强笑了一下,然后急切问道,“诸位可知刚才的异响是何原因?可是发生了地龙翻身?”</p>
白长史与其他几人对视了一眼,然后率先回答道:“刚才臣在挑灯夜读书,臣敢肯定,绝非地龙翻身!而且街上有许多禁军在匆匆往南赶去,我看长乐坊和兴宁坊暂且还算平静,该是南边出了事情。”</p>
李杰点点头,思考了一下,然后问另一人:“丁参军怎么看?”</p>
唐制,皇子封亲王后开府可置幕僚,虽然寿王李杰还没开府,但他毕竟是当朝天子的亲弟弟,已经从皇宫里出来,住在十六王宅。</p>
所以宗正寺还是给他配了长史、司马、参军、掾、属、主簿各一人。</p>
丁参军叹了口气:“方才我与熟识的禁军士卒打听了两句,似乎是有贼人攻破了城门。”</p>
白长史惊讶了:“天子脚下,上都之地,怎么会有贼人能攻破城门?这得有多少人啊?”</p>
丁参军摇摇头:“不一定,如果有人里应外合,拿下了城门并不算难事。我只是奇怪,为何要打南边的明德门?按理都是去打玄武门才对。”</p>
寿王李杰好奇:“这是为何?”</p>
白长史深深看了一眼丁参军:“参军慎言!”</p>
丁参军却不理会白长史的话,自顾自解释起来:“从南边明德门进攻,一路下来要依次攻破京城门、皇城门、宫城门,宫城门还分为宫门、殿门、上合门、通内门,关卡众多,迁延一久,便会陷入南衙十二卫的重重包围之中,则事必败!”</p>
李杰问:“不错,若是从北往南打,那么拿下玄武门,就可直逼太极宫,皇城在握。不过太宗之时,便建立了北衙禁军,为的就是防止此事。”</p>
丁参军嗤笑一声:“然而既然太宗先做了,那么后人自然有样学样,玄武门之变后,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之变、马嵬驿兵变均有北衙禁军的大功劳。”</p>
李杰嘴角略微抽搐了一下,这丁参军的话颇为不客气,隐隐有指责太宗之意,但毕竟是武夫嘛,他就忍了,想起什么便问道:“既然如此,贼军会不会是声东击西?明面上攻击明德门,实则想要拿下玄武门?”</p>
“确有可能。”丁参军有些讶异地看了一眼李杰,他虽然知道寿王素来有早慧之名,但却并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他还有这样的政治敏感性。</p>
李杰原地踱了两步,猛一抬头问道:“如果贼人拿下北衙禁军,今晚危矣!我们是否要找支禁军护卫十六王宅,必要之时,还可接应宫内。”</p>
“不可!”白长史连忙出声阻止。</p>
丁参军想了一会,也说:“不行,这样做太危险了!”</p>
李杰不解:“为何?”</p>
丁参军解释道:“北衙不是一个整体,乃有左右羽林卫、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威军,总有十军。北衙十军之中,又以神策军为最强!”</p>
“代宗时,大太监鱼朝恩知神策军兵马使,神策军军权落入宦官手中;德宗时,又分神策军为左、右两军,命宦官窦文场、霍仙鸣为左、右神策护军中尉,从此开创了宦官统领神策军的固定制度。”</p>
“但即使贵如枢密使田令孜,兼任了神策军中尉之职,却仍需讨好左军中尉刘行深、右军中尉韩文约,封他们为国公,居中执政。原因就在于北衙南衙都是一样,京师禁军结构复杂,互不统属,相对独立,彼此牵制,是所谓兵不识将,将不专兵!”</p>
“之所以这样设置,就是为了避免禁军产生自主意识,一但发生政变,禁军的第一要则就是不可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