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从军征泰初血战辽襄、思辅臣曹叡托孤洛阳
作者:昱桓公   魏卿最新章节     
    夏侯玄与曹羲虽然不愿让司马懿继续树立威信,但辽东乃是国家重地,倘若任由公孙渊割据一方,受苦的还是边境百姓,孰轻孰重,他们心中自然十分明白,因此大战之中,他们不敢不尽心竭力。

    话说众将大破燕军之后,卑衍与杨祚二将再也不敢轻出浪战,魏军一时倒也强攻不下易守难攻的辽隧城池。

    辽隧本就是一山间险要关隘,卑衍也不愧是燕军大将军,他在固守城池的同时在与山相连的城池两侧修好了围堑,只要燕军扼守住此处要塞与两侧围堑,那魏军便无路可走,倒也无法继续进逼公孙渊驻守的襄平城。

    司马懿与夏侯玄、胡遵、牛金、曹羲等将商议过后,定下了一条计策。

    司马懿先是命两个儿子率领数千兵士,轮流换班,一连三日在深夜于辽隧城外鸣锣敲鼓,佯装进攻之态,实际上却并不攻城。

    如此骚扰燕军数日之后,趁着夜色,夏侯玄、曹羲二人一同率领一万精锐精锐骑兵突然向辽隧外围的围堑,燕军一连数夜没有得到休息,此刻魏军突然来攻,守军自然慌乱无比。

    就这样,夏侯玄与曹羲率领的一万大军顺利的攻破了辽隧城南的围堑,按照先前定下的计策,夏侯玄与曹羲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率领大军朝着东北方向进发,做出了想要直趋辽东首县襄平老巢的姿态。

    卑衍明白自家大王早就抽调了襄平大军,分兵以抵抗毌丘俭、高句骊、莫护跋的三路大军去了,此刻襄平空虚,自己的辽隧南侧围堑已破,如若让夏侯玄直驱襄平,届时后果不堪设想。

    卑衍与杨祚商议之后,决定由卑衍亲自率领五千擅长野战,不善守城的精锐铁骑,连夜赶往东北方向追赶剿灭夏侯玄。

    司马懿见卑衍、杨祚果然中计,于是立即率领大军直奔辽隧城下,挖好壕沟,准备大举围城,以期一鼓作气拿下辽隧。

    但就在此时,天公不作美,好巧不巧的下起了连日大雨,大雨一起,魏军自然难以攻城。

    守城的杨祚见状大喜,他心想,只要这大雨不停,自己依靠城中的万数弓弩手与步卒,定然可守的辽隧固若金汤。届时大将军卑衍联合襄平主力剿灭了夏侯玄,再回师辽隧,司马懿父子自然难逃兵败之厄。

    就这样,这大雨一连下了三十余日,魏军主力一时无法攻城,也无法与辽东燕军决战。

    而夏侯玄、曹羲二人越过辽隧之后,自然知晓卑衍会率军前来追赶,因此他们将那一万精锐骑军屯扎在了一座有树有水的小山之上,又派遣了玄甲卫、羽林郎、武卫军分别守住了前往襄平的大小道路,以图切断卑衍军与襄平公孙渊之间的联系。

    就这样,卑衍果然畏惧夏侯玄与曹羲占据的有利地形,不敢贸然进攻,他派遣前去襄平城求援的信使也都一个个宛若泥牛入海一般,没了音讯。

    而公孙修率领的大军也暂时守住了燕辽东的各个险要关口,大雨之下,莫护跋、高位宫等人也无法成功进军。西北方向的毌丘俭,同样也难以继续进军。

    整个辽东的局势,就因为这一场大雨,暂时陷入了胶着态势。

    很快,都城方面便听到了燕军成功抵御月余的传言,洛阳城中,很快便有大臣劝皇帝曹叡说:

    “渊未可卒破,宜诏太尉还。”

    曹叡自然并没有听信这些话,他对那些没了信心的大臣们说了一句话:

    “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

    曹叡虽然不完全信任司马懿的忠诚,可是他却完全信任司马懿的能力。此番辽东之战,倘若能够彻底灭了公孙氏的割据,那自己的功绩岂非是可以超过父皇?

    一想到这里,病重之中的皇帝心中便升起了一股绵绵不绝的动力与欣喜。

    ————

    不久之后,辽东大雨终于停了下来。

    司马懿见天公开颜,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立即命胡遵、牛金、司马师、司马昭、胡奋等将率军在辽隧城周围堆起土丘,建造望楼,还准备了大量的石头以及弩弓,开始向城中投石。

    不仅如此,司马懿还亲自率领了精锐魏军开始围城,很快便将辽隧围的水泄不通。

    城中杨祚的部队终于开始慌了。

    此次守城,由于后方道路通畅,且他们认为魏军远来,补给不便,他和大将军卑衍并没有准备过多的粮草,可如今襄平通往辽隧的粮道都被夏侯玄截断了,城中很快便开始缺粮。

    夏侯玄由于占据了有利地形,攻掠了周围的小县,因此暂时不缺粮草,但燕军大将军卑衍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自己倘若回收辽隧,非但会给夏侯玄乘胜追击的机会,而且还会加剧辽隧城中的缺粮困境,因此此刻他只能死守,别无退路。

    没几日,辽隧城中的粮食终于还是吃完了,由于饥饿,燕军中很快便发生了人吃人的惨状,死者不计其数。燕军终于军心涣散。

    杨祚以及麾下大小将校觉得自己大势已去,绝望之下,率部出城投降了司马懿。辽隧城池终于破了。

    夏侯玄见辽隧已下,立即便和曹羲率领一万魏军精锐铁骑果断朝着襄平城而去了。

    卑衍不敢停留,只得弃了辽隧,朝着夏侯玄进军的方向猛扑而去,企图和襄平两面夹击锁死夏侯玄和曹羲。

    此刻的他,已然顾不上身后还有司马懿的数万大军了。但司马懿却并没有忘记卑衍这个略微有些难缠的对手,他立即便命长子司马师率领了五千精锐骑军朝着襄平扑去。

    就这样,司马师与回师掉头的夏侯玄、曹羲两面夹击,彻底击溃了卑衍。而后,两军合兵一处,开始与已然大胜,且已进逼襄平城下的幽州刺史毌丘俭一同猛攻起了襄平。

    八月的一天晚上,一颗长约十丈的大流星,从首山的东北面坠入襄平城的东南面。

    辽东的军民本就人心惶惶,此刻见天有异象,举县投降的地方数不胜数,燕军终于开始崩溃了起来。

    壬午日那一天,襄平城在夏侯玄、毌丘俭、曹羲、司马师的围攻之下,崩溃了,公孙渊全军溃败,他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企图先保性命。但毌丘俭与夏侯玄的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终于还是在流星坠地的地方,杀死了公孙渊父子。

    辽隧城被攻破之后,一向不显山露水的司马懿入城后,居然开始大肆屠起了城!

    他诛杀了“燕国”公卿以下及兵民七千余人,但凡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无一幸免,不仅如此,司马懿还用辽东军民百姓的血肉,筑起了一座高大可怖的“京观”!

    所谓“京观”,便是将屠城后杀死的军民尸体堆积成一座小山,以震慑人心。另外,司马懿让那些早年迁居辽东的中原人悉数南迁,以充实中原人口。

    终于,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之地尽皆平定了下来,但原本人口富饶、算是一片乱世乐土的辽东,经司马懿屠杀迁徙之后,几乎变成了千里无人烟的白地。

    自汉时起,从公孙度到公孙渊,这三代人励精图治,一度使得辽东成为了一个汉文化精英们向往的地方,很多人躲避战乱往辽东去,包括管宁、王烈、邴原这些名士,都曾到辽东去避居,他们还曾在辽东教化地方,因此辽东之民多已与中原人饮食文化无异。

    而现在,这片曾经远离战乱的乐土,由于公孙渊的野心与司马懿的残忍而变成了无间地狱。

    自此之后,汉人对于辽东的控制权和影响力开始削弱,于是乎才有了后来鲜卑人的崛起和入主中原。

    夏侯玄与曹羲、毌丘俭在襄平城内听闻了此事之后,心中悲痛无比,夏侯玄身乘白雀,单骑入辽隧,面见了司马懿,一番争吵之后,司马懿终于露出了他的狠戾嘴脸。

    他先是将夏侯玄打了七十背花军杖,又抹去了夏侯玄此番征战的所有功劳。将军胡遵起初也想要劝谏一下司马懿,但见了夏侯玄的悲惨遭遇,想起了本朝已故名将张郃之死后,顿时在司马懿与其嫡系猛将牛金的淫威之下屈服了。

    大战,终于结束了。

    转眼间,已经到了冬天。

    辽东的天寒地冻,使得好多自帝都而来、没有御寒衣物的将士们难以忍受。

    已然因七十军杖身受重伤的夏侯玄,不忍见刚刚打完仗的将士们受苦,因此在曹羲的搀扶之下,来到了太尉司马懿的帅帐。

    夏侯玄此刻望着身穿狐皮裘,一副安然模样的司马懿,心中的恼火再一次窜了上来,但念及家中的妻儿老母,夏侯玄还是将这份怒火强忍了下来。

    “太尉,听说公孙渊的辽东府库中,藏有许多过冬的短袄,可否先行将这些短袄发放下去,好让将士们御寒?”

    司马懿手中抱着暖炉,紧了紧身上的狐皮裘,眼皮也不抬的慢悠悠的说道:“此府库中物,此刻乃是国家公物,老夫怎能擅作主张?传令三军,立刻南下,班师回朝!”

    夏侯玄闻言之后,心中悲伤不已,他明白和司马懿此刻已然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旋即他便和曹羲二人十分失望的走出了帐门。

    不少原本正要凯旋而归的将士,就这样裹着身上冰凉的甲胄,冻死在了这北方苦寒之地。

    那寒冷如刀的北风,一直在呜咽着,似是在哭诉着什么。

    ――

    转眼,已到了十二月的乙丑日。

    皇帝曹叡的病情,在听闻了司马懿擅自屠城的消息之后,在肆虐的寒风中又加重了不少。明白自己大限将至的他急忙立了郭氏郭贵嫔为皇后,命她为诸皇子之嫡母,并托付她好好照看扶养齐王曹芳和秦王曹询两个皇子。

    帝都洛阳的市井阡陌之间,依旧是那样的嘈杂、热闹、而繁华。

    二十四坊、三大闹市内外,此刻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城内,金碧辉煌的宫中,嘉福殿内,孤寂的帝王躺在病榻之上安睡。

    他苍白的脸色之中,此刻竟然透着一丝安详。

    “陛下。”侍者进殿道:“燕王殿下、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已至殿外。”

    曹叡缓慢的睁开了疲惫通红的眼睛,他此刻因气力不佳,并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侍者会意,高声喊道:“传燕王等进殿觐见!”

    “臣等叩见陛下!”燕王曹宇等五人进入嘉福殿之后,纳头倒地便跪拜了下来。

    “彭祖『燕王曹宇之字』……”曹叡见众人终于进殿,吃力的开口说道:“你们......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