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不听好人言
作者:一语不语   大明第一贡生最新章节     
    七月二十一中午之后,京师各处的纷乱仍旧没平息。
    朱佑樘还在焦躁等候孩子的降生,为了避免有危险,特地是给他找了个相对空旷的地方坐着,周围的护卫也都如临大敌。
    萧敬出去了一会,回来道:“陛下,因为提前预示地动之灾,京师百姓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就一天,一天都等不了吗?”朱佑樘面色很是不悦。
    什么谣言四起,也别跟朕提什么妖言惑众,你们要攻击秉宽,还是等明日再说。
    而且谁说朕就一定强求今天必须有地动的?
    提前练习一下防灾不挺好吗?
    萧敬道:“今日已有御史言官,上奏行参劾之事。”
    朱佑樘拂袖道:“今天朕不想再听到类似的话,里面到底是何情况?”
    萧敬回头看了看,登时感觉到皇帝的心思全在这个即将诞下的孩子身上了,皇子或公主的区别太大,且还涉及到难产……皇帝如此焦躁之下,怎还会有心听那些攻击张周的话?
    ……
    ……
    终于,在未时初。
    那场千呼万唤的地动,终于来了。
    “怎么回事?”
    朱佑樘本还坐在那,但感觉到坐不住,帐篷内随即有稳婆跑出来道:“地裂啦。”
    “回去!”
    锦衣卫挡着不让人出来。
    朱佑樘当局者迷,随即才想到,这他娘是自己期待的另外一件事,也就是地震的到来。
    “陛下……”
    萧敬颤颤巍巍中走过来,“您请移步,到外面避避。”
    “不用。”朱佑樘感觉还挺好,至少站在那,大地晃动还不至于站不稳。
    “咔嚓。”
    旁边有木质门框断裂的声音。
    有侍卫要过去相扶,朱佑樘一脸镇定道:“不必来扶。”
    不过是眨眼的工夫,外面就听到有人在高声喊:“地动啦!天灾啦!”
    “何人在喧哗?”朱佑樘问道。
    萧敬道:“都是一些无知的市井小民。”
    朱佑樘扶住椅子站定,再看那帐篷,仍旧没倒下。
    过了片刻之后,大地恢复了平静。
    院子里所有人都带着些许的惊魂未定,但在皇帝面前始终还是要强撑。
    等大地归于平静之后,萧敬又道:“陛下,地动多会连续而来,或有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可能,陛下您龙体为重啊。”
    “这里很好。”朱佑樘并不打算离开院子。
    他觉得院子地方也挺宽敞的,就算是屋舍倒塌,也不至于砸到自己身上,反而是街路上乱糟糟的,不适合他去避嫌。
    “朕要亲自进去看看。”朱佑樘要亲自进产房。
    “陛下,不可!”
    萧敬赶紧阻拦。
    朱佑樘也知道规矩是如此,心下懊恼之际,坐下来正要缓和一下情绪,这次连屁股都没坐热,就听到里面传来“哇”的哭声。
    “生了!”
    当听到婴儿啼哭那一刻,好像萧敬比朱佑樘都激动。
    朱佑樘这次是彻底坐不住了,摸奖摸了半天多时间,奖券终于出来了,也到了最激动人心揭盲的时刻。
    他赶紧走过去。
    但见里面有稳婆走出来,高声喊道:“生了,生了!”
    外面的人都在想,还用你说,谁不知道生了?
    “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当听到“母子”这字眼时,朱佑樘一个激动,差点背过气去,这次萧敬等人赶紧去相扶。
    “是……是儿子吗?”朱佑樘问道。
    萧敬道:“是啊陛下,是皇子。”
    “是……是的……秉宽……”
    朱佑樘激动之下,都快语无伦次了。
    萧敬心中暗暗皱眉,皇帝都生儿子了,还关张秉宽什么事?皇帝这会不是应该先想江山社稷?想张秉宽干嘛?
    “快把秉宽给朕的册子拿过来。”
    随即有小太监递过来一个木匣。
    朱佑樘对萧敬指了指道:“打开,里面有关于新生儿护理的,有很多疾病如何防治,里面说得很清楚。”
    “……”
    萧敬一边在无语,一边把册子打开。
    却见里面密密麻麻写得都是如何周全护理一个新生儿。
    “奶娘,奶娘呢?”稳婆还在喊着。
    然后四个刚生育完孩子的妇人,就被叫了过来。
    稳婆也算是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非一般人家”。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明有龙嗣诞生,天降祥瑞于大明。”太医院院使袁汾出来给朱佑樘道贺。
    “好,好。”朱佑樘乐呵呵的,都不知该说什么,“孩子……朕的孩子呢?”
    袁汾道:“皇子刚诞生,尚不能见风,还请陛下移步。”
    “不用,朕在外面等着就好,等护理好了,就抱到宫里去,太皇太后、太后还有皇后……呃……朕等着他。”
    朱佑樘说话之间,眼角还夹着泪。
    显然这几年,为了再填个皇子的事,让他也背负了很多压力,这一刻也终于得到释放了。
    “陛下,安边侯在外求见。”有侍卫进来通禀。
    “知节吗?让他进来……对了,今天在场所有人,都给赏赐,厚赏。”
    朱佑樘突然想起来,今天生孩子的事情是在宫外进行的,在场这么多人一起见证,所谓见者有份,当皇帝的也不能显得太抠门。
    ……
    ……
    朱佑樘本还想回宫等。
    但他心中实在放心不下,还是到了帐篷之前,亲眼见了一下那个刚出生被裹得很严实的婴孩。
    旁边萧敬还在翻着张周的册子,做一些注释:“新生儿诞于七月,天气并不冷,无须厚裹,无须刻意避风,但不可受凉。可以温水清洗血水。”
    “好……真像朕,哈哈哈……”
    朱佑樘如一个慈父般。
    此时他还不忘生孩子的“爱妃”,只是往里面瞅一眼,小莲经历过难产,正在里面躺在那显得精疲力竭,也好像是解脱了一般。
    “册为贤妃,明日纳入宫。”朱佑樘道。
    袁汾提醒道:“陛下,刚生产完的妃嫔,应当就地养身子,月余之后方可移宫。”
    “哦,也是。”朱佑樘道,“事急从权吧,明日找銮驾过来,把人抬进宫里去,朕要把孩子留在宫里,岂能让母子分离?对了,把秉宽给拟定的名字拿过来。”
    之前朱佑樘给张周的儿子起名,现在朱佑樘自己多了个儿子,按照他的想法,由张周为新皇子起名。
    萧敬一看这架势,急忙道:“陛下,是否应当算过天时和八字之后,才好起名?”
    朱佑樘道:“这世上还有比秉宽更会算的?”
    萧敬一时语塞。
    皇帝找张周起名,那是有讲究的,大概只有张周这样的“牛逼人物”,才有资格给新皇子起名字。
    随即由小太监把一方木匣送过来,打开锁从里面取出一张纸,赫然是一个“煊”字。
    朱厚煊。
    “好,好,果然秉宽早就选好了,他知道是个儿子的。”朱佑樘这次直接用手去抹眼泪。
    萧敬心说,之前张周可不是这么说的,他说这个儿子是在命数之外的,男女都不好断定,这就能直接起个“煊”字当名字?
    “朱厚煊,这就是皇子的名字了,皇三子。”朱佑樘道。
    萧敬道:“恭喜陛下。”
    “好,好。”
    这边朱佑樘一回头,就见朱凤和宁彤这对冤家从外面进来,二人也是听说皇帝生儿子,赶紧来瞅瞅情况的。
    宁彤是本来就住在这,避无可避,而朱凤则是被家里老太太和老父亲勒令到周围等着,就等传出生皇子的消息之后,进来凑个脸熟。
    “知节,过来!”
    朱佑樘笑着朝朱凤招呼。
    朱凤走过来道:“陛下……”
    说着还往乳娘抱着的孩子身上望过去,宁彤在背后扯了他的衣服一把。
    朱凤这才回过神道:“恭贺陛下。”
    朱佑樘笑道:“你可真是个福将,你一来,朕就添丁了,跟秉宽一样。难免秉宽到哪都喜欢带着你。”
    朱凤此时就有些郁闷了。
    这次张周去南京,可没带上他,本来说好了一起回京城,结果张周刚回京城就跑回南京了,而他朱凤则做梦都想回南京当纨绔大少。
    连宁彤也对朱佑樘行个万福礼。
    “好,你们都居功了。”朱佑樘道,“宁氏你照顾朕的爱妃有功,朕会再赏给你一所宅院,另外会有财帛等相赠。知节,朕最近打算派你去南京,配合秉宽做事。”
    朱凤道:“陛下,臣真的可以回南京吗?”
    宁彤急忙道:“陛下,民女也想回南京。”
    朱佑樘这会正在兴头上,也没太多心里理会那么多破事,他道:“一介民女去哪里,随你自己。知节,朕最近还会调你父亲回南京去当守备,而你则去辅佐于秉宽……地动发生了,朕会擢秉宽为南京兵部尚书……之前的南京兵部尚书倪岳,则调回京师为吏部尚书。”
    萧敬在旁边听了,突然那觉得很不对劲。
    这都不在朝堂上,皇帝就当着朱凤的面,把这么大的人事安排给决定了?
    “照准去办。”朱佑樘对萧敬吩咐道。
    萧敬面色尴尬回道:“奴婢领旨。”
    “明日早朝,知节你也去,朕要宣布皇子诞生的消息……朕这几年的苦心没有白费啊。”朱佑樘仍在激动之中,说话总是会跳跃。
    但对于朱凤这样本身就神经大条的人来说,想到自己要回南京,还能跟张周去做事,突然心情就好了很多。
    等我回了南京……那是我的地盘……以前玩过好玩的地方,吃过好吃的东西……我一概不会错过……以后我就在南京城里长居了……
    ……
    ……
    京师的地动山摇结束之后,京师各处的人都惊魂未定。
    尤其是京城六部衙门的人,有很多本还不怕死的,在房间里办公,口中说不相信张周的谶言。
    可当地动发生之后,每个人脚底抹油却又很顺溜。
    当大地归于平静之后。
    连之前对张周攻讦最深的屠滽,也立在吏部衙门口,抬头看着吏部因为地震而稍微偏斜的匾额,怅然若失。
    “屠部堂,还是来了呀。”吏部右侍郎韩文走到屠滽身后,提醒了一句。
    屠滽回过头来,一脸苦恼道:“难道说,张秉宽真的有通天的能耐,我们真就没法跟他抗衡?”
    韩文道:“也不能这么说,自古以来谶言有地动者比比皆是,也有准确预言的,单以这么一件事,就说他能耐通天……再通天,他还不是个方士?”
    韩文这么说,纯粹就是在安慰屠滽了。
    屠滽好像是受到启发一般,握紧拳头道:“对!地动被他算到又如何?方士治国,总是乱国之始……咳咳……”
    韩文心中也在想。
    说人家是方士,理据是很充分,可那又能怎样?
    游戏规则,陛下都定好了,只要张秉宽离开京城,京师还是发生灾异,那以后言官就不得再把灾异的屎盆子往张周身上扣。
    结果现在京城一场地动,这总不能赖在人在外地的张周身上了吧?
    那皇帝到底是信任可以张口就能推算出地动,让百姓免于天灾的张周,还是相信这些只顾着眼前利益而不顾大局的文臣呢?
    这是个大问题。
    “派人,去跟各衙门的人交通一番,把我的意思……告诉他们……”
    屠滽有点要交代后事的意思了。
    韩文道:“明日早朝之前,下官认为……还是不要走动为好。”
    这时候,谁都知道你屠滽是众矢之的,如果文臣之间还频密走动,不等于是告诉皇帝,大臣还在谋划如何去针对张周?
    这局输了那就是输了,咱不能不认输。
    “屠部堂,倒是阁部那边,可以打个招呼,若是您要跟顺天府打个招呼,问询一下赈灾之事,也不是不可。”韩文提醒。
    屠滽问道:“赈灾?这点地动,会有大的灾情?”
    韩文心说,你现在又嫌弃地动轻了?那就是说……张周危言耸听了?那地动到底来没来吧?
    韩文道:“六部公廨修得自然是坚固,但城中一些泥砖的屋舍,怕就撑不住,还有城外到处有泥土的民舍。也不知回头是否还有余震发生。”
    “唉!”
    屠滽一脸恼火,心中有气,却也不知往哪撒。
    此时刑部尚书白昂已经派人过来跟屠滽商议事情,韩文道:“下官先去接待!”
    “嗯。”屠滽点头,人都已经有些晃神了。
    ……
    ……
    京城地震。
    人在内阁值房的三位阁老,却是在地动之前,就已在屋外办公,也是因为皇宫内布置周到,还专门给搭建了帐篷。
    刘健三人倒也挺开明的。
    用谢迁近乎调笑的话说,出来办公是为了给张周安一个“折腾臣僚”的罪名,如果地动不来,那就是妖言惑众,还把臣僚给这折腾不轻,那黑锅扣起来更方便。
    这就很合理解释了内阁三人也是怕死的。
    “还真地动了……”
    在地震发生之后,内阁三人站在帐篷之前,看着周围的景观。
    几个中书舍人在不远处感慨。
    谢迁苦笑着望向两边的两位,大有用眼神请示之意。
    好似在说,你们俩给分析分析,明天朝堂上怎么说?
    李东阳道:“京师这场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张秉宽给酿成的。”
    谢迁笑道:“说得好像他是神仙降临一般。他也不过是有一些术术傍身,能推算出他人所推算不到的事情罢了。”
    刘健面色漆黑。
    显然以刘健的格局,很清楚意识到,这次跟张周的斗争,文臣已经彻底失败了。
    谢迁道:“这场地动,分明也是灾异,岂能说就跟他张秉宽无关呢?”
    李东阳道:“于乔,你到现在还没明白?是否有关,本身就无法界定,全看陛下和百姓是否相信。光是朝中同僚对此笃信,是毫无意义的。”
    “哈哈,有道理,有道理。”谢迁笑着道。
    刘健瞅了谢迁一眼道:“你倒很轻松?”
    谢迁笑道:“我本就不支持以灾异之事攻讦于朝中大臣,无论张秉宽做事对错,或是与我等有何宿怨,都该用朝廷的方式去解决,这种无端的指责进行下去,朝野上下只会陷入到猜忌和纷乱。”
    李东阳没好气道:“怎到这会,却要彰显你自己看得透彻?”
    “明日一早,上奏请辞。”刘健道,“请辞的奏疏,自己掂量词句,便不用我提醒你们了吧?”
    谢迁和李东阳闻言也不由心生感慨。
    无论这场灾异是否是上天的京师,但作为大臣,尤其是顶级大臣的,可不能不识相,以灾异来行请辞之事,还是要做的。
    别是张秉宽没被这场灾异反噬,反而是他们一个个要被张周给排挤下去了。
    ……
    ……
    京城地震。
    影响范围很窄,震级也不高,城中没有屋舍坍塌,城外倒是有民舍倒塌,却也没发生人命损伤之事。
    如之前的雹灾一样……
    都是灾情一般,但因为提前被预警,那这就有说法了。
    到底是本身灾情不严重而导致没人命损伤?还是说因为提前预警之后,人有了防备,才没有损伤?
    跟张周作对的人,自然笃定是前者。
    而那些对张周能力推崇的人,则更倾向于后者了。
    连冰雹和地震都能推算出来,让我们防备,那灾后没有大损失,这功劳难道不应该往张周身上归吗?
    人在运河上的朱厚照,却是在第二天一早起床准备上船时,从北边来的人口中得知了京城地震的消息。
    “公子,真发生地动了,听说整个京城的人都有所防备,没出事。”刘瑾凑过去道。
    “正常。”朱厚照道,“都知道有地动了,不防备,那就是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继续上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