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变了味的调兵
作者:一语不语   大明第一贡生最新章节     
    蔡国公府。
    院子里在忙碌,而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则被允许坐在一张凳子上,看着忙碌的人,人还有些迷惑。
    府上的人对这个身着道袍的小道姑也很感兴趣,但因为不知底细,也没人敢上去打招呼。
    随后女孩站起身来,用自己不大的步子,去丈量院子的宽度,等走了一趟后还试着去记录,只是在扒拉着手指头看样子也不怎么聪明,一时间还有些失神。
    当张周出现在她身后时,她都没察觉,等她侧目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立在面前,吓了一跳,当发现是张周时,又赶紧行礼道:“见过师傅。”
    张周摸了摸下巴。
    自己也没有山羊胡,总感觉跟一个道士的外观差了不少,当听到女孩称呼自己为师傅,总觉得自己应该马上出去给她驾上马车,把她送去该送的地方。
    “在量院子的宽窄?”张周问道。
    “是。”女孩点头,似乎以她之前所受到的教育,并不能在长辈面前撒谎。
    “有结果了吗?”张周再问。
    女孩摇摇头道:“不太确信,就觉得,好像这里的构造,跟先前所住的院子,有所不同。似乎又深谙一些道理,还请师傅指点。”
    张周道:“你看这院子,可是一位道家名士修建的,他在修筑时完全按照周易的法门来修,以他的造诣,怎么说也应该跟你父亲旗鼓相当。”
    “是……师傅吗?”女孩听得云里雾里。
    又什么道家名士,又什么跟父亲旗鼓相当的,当今这世上,能跟龙虎山天师齐名的道士,除了张周还有谁?
    张周笑了笑道:“这个人叫李广,是他死之后,我才接手这院子的,如果你想好好研究这院子的布局,我可以把院子的图纸给你,你拿出去认真研究一番。”
    女孩似乎并不懂什么叫人情世故,再或者也不知道张周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
    她犹豫了一下,随后点头道:“多谢师傅提点,那徒儿回去之后一定好好研究。”
    “嗯。”
    张周步行往月门那边去,边走还边点点头。
    心里却在想,以后家里要多个学霸不成?还是个女学霸?
    学习态度值得嘉奖,人也聪慧,但就好像……没学到正途上去,一个女孩子去学道法,还想在这其中有什么建树,那不跟天方夜谭一般?
    “中午要出发离开京师,没见你带包袱来,要么回去取,要么给你准备一份。”张周道。
    “徒儿以后就在师傅这里了。”女孩道。
    张周道:“我不是你师长,你也只是临时到我身边帮忙打杂的,搞清楚关系。不过既然你给我做事,那我就当是雇佣你,每月二两银子的俸禄,管吃管住,等我从永平府回来之后,你的去留自便。”
    女孩又听得很迷糊。
    显然从来也没人这么跟她说话,她似乎一时也适应不了张周的说话方式和处事逻辑。
    ……
    ……
    朝鲜,汉阳城。
    这天唐寅和徐经终于收到从大明京师的来信,这让徐经很是激动,连夜将信送到唐寅手上,因为他没权力打开,他也希望这封信是准许他们回大明的。
    “这个冬天……真是难熬。”徐经道,“不过回去就好了,往南走走,就不会这么冷。我朝境内,也没有这么冷清,这地方……太萧索了。”
    弘治时期的汉阳城,无论再繁华,跟大明的主要城池还是有差距的。
    再加上这里商业体系落后,多数时候都是以物换物,使得徐经在过了最初新鲜劲之后,就感觉到无比的无聊。
    他到底是豪门大户出身,自幼又在江淮那种富庶之地成长,自然也无法适应异国他乡这种寒冬萧索的生活模式。
    唐寅一边打开信件,一边问道:“是因为最近朝鲜人怠慢了我们,你就这么迫切要回去?”
    自从唐寅给朝鲜国主施压,让朝鲜提供大批的军队和粮草,朝鲜君臣就开始哭穷,再加上唐寅和徐经这一住就是半年,他们也不太能接受这两个蛀虫,从最初的锦衣玉食供应,到逐渐降低标准……虽然对他们的待遇仍旧不差,却是让徐经一直在抱怨。
    不怕你们条件差,就愁你们这种反复无常,要是从开始就给我们这待遇,我们也不能说什么。
    享受过好的,现在用点差的,就想把我们给打发?
    徐经道:“好不好就那样,过够了,回去才是正经。”
    唐寅已经大致扫完书信的前半部份内容,道:“没那么容易,就算我们回去,也要带着朝鲜的军队,到时候要杀去辽东。”
    “打仗吗?”徐经有些担心。
    唐寅道:“应该是。这不也说,我们可能要常驻在辽东,至于你我的差事……回去之后都有变化。”
    “什么差事?”徐经急忙问道。
    唐寅将信交给徐经,徐经赶紧在信上找有关自己新官职的事情,可看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唐寅所说的内容。
    徐经抬头望着唐寅,问道:“伯虎,你这是蔡国公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知道的?”
    唐寅道:“早前我就得过消息,说可能要把我调去蓟州,据说是要增加蓟辽总制,至于是让我回去当蓟州巡抚,还是做蓟辽总制,我不清楚。但前提估计是我必须要把朝鲜的将士带过去,有自己能调度的人马。”
    徐经苦笑道:“带着朝鲜的兵,去守我们的土?这怕是不妥吧?要是这群人闹哗变该当如何?”
    唐寅似乎对此也没有什么更多的看法,摇头道:“兵马带回去,哪怕是去屯田也行,就好似对女真人那样,总归是要分化瓦解的,非我族类,的确是不可信。但相比于女真人,朝鲜人对我们似乎更加尊重。”
    “有区别吗?”徐经对此不以为然。
    无论是朝鲜人,还是女真人,对大明都是名义上的效忠而已,实际上都是各怀鬼胎。
    都有自己的一套行政体系。
    ……
    ……
    翌日。
    唐寅和徐经便入景福宫去找李怿,要把大明朝廷的意思传达过去。
    却才刚进宫门,他二人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随后一个身影出现在他们面前,正是他们已经多日不曾见过的朴元宗。
    “唐先生,您怎么大驾光临了?您是来通知打仗的吧?我们的君上已经等候你们半天了。”
    朴元宗非常客气。
    唐寅道:“什么事?”
    事出反常必有妖,唐寅察觉到朴元宗当天情绪不太对劲。
    朴元宗先是笑了笑,随后往身后不远处一些扈从那边看过去,大概的意思是想提醒唐寅,有些话在这里说不方便,毕竟这里是朝鲜的王宫,有很多双眼睛盯着。
    随后唐寅示意由徐经去把后面朝鲜的人给挡住,而他自己则跟朴元宗走在前面。
    朴元宗少了人盯着,这才低声道:“听说是大明在西北又打了一场大胜仗,加上之前在蓟州北边的那场,两场了……消息也是今日一早传过来的,令我君臣震动,都说我们错过机会了。”
    唐寅道:“错过什么机会?让你们出兵,就算你们听了,西北的战事会跟你们有瓜葛?”
    朴元宗无奈道:“话不是这么说,以在下想来,哪怕是在旁边摇旗呐喊,那也彰显出我们的态度。可现在……”
    朴元宗的眼神,明显是有事相求。
    唐寅这会已经无须给朴元宗任何面子,冷冷道:“你想让我替你们说话?甚至表明你们已经体现出兵了?”
    “这……并无此意,此乃是欺君罔上,我主也不能这么做。”朴元宗道,“但就是眼下的局势很复杂,不好说。”
    唐寅拿出足够的气势道:“正要通知你们,我们的蔡国公,马上要带兵到辽东来。”
    “啊?”
    朴元宗吓了一跳,急忙问道,“是为我朝鲜的事而来?”
    唐寅道:“大明修造了几百条海船,以后朝廷跟辽东之间的货物运送,多数都要从海路,从此之后要形成定制。以我想来,蔡国公若真要到辽东,或也是针对于女真人,你们朝鲜的大患,不也是女真人吗?”
    “是,是。”朴元宗差点要去擦汗。
    虽然他名义上,很听唐寅的话,但他到底也是朝鲜之臣,且是朝鲜王朝的二把手。
    这会让他直接把朝鲜卖了,完全投身到唐寅门下,似乎也不太现实。
    听说张周不是针对朝鲜,他多少也是能松口气的。
    唐寅道:“两万兵马不够了,现在需要三万兵马。粮草也必须要配备好,不管你们是砸锅卖铁,又或者是倾家荡产,这都不在我考量范围之内,我现在就是要你们出兵,像之前那样糊弄是不行的。”
    “这个……可能还要跟我主商议。”朴元宗道。
    唐寅怒气冲冲道:“你到底是站在哪边的?先前你们在观望,我还能理解,现在都已经把刀架在你们脖子上,居然还这么淡定?商议什么?”
    “可……可这种事……让我怎么做主啊?”
    朴元宗也很委屈。
    虽然他是朝鲜最有权势的人,但名义上还是二把手,他要听国主的,毕竟他还是名义上的臣子。
    唐寅道:“那赶紧带我去见你们能做主的,如果他再不听,你好好劝劝,这件事不能再拖延了。”
    朴元宗回头看了看那些已经追上来的扈从。
    那眼神分明在说,你们也看到了,我可不是在跟大明的使节密谋什么,他分明是在给我出难题,我也是在据理力争的。
    ……
    ……
    景福宫内。
    朝鲜的臣子都被放到外面等候,只有唐寅、徐经、朴元宗和柳子光四人被允许留在里面,同时还有朝鲜的国主李怿。
    “唐先生,您的话,我已经听明白了。”李怿低头,做出认错的态度道,“三万兵马,我们这就调度,不过从王城能调出去的,可能连一万都不到,只有七八千兵马,其余各路人马,都要从各道调拨,至于粮草,也只能靠他们自带。因为从去年开始,我们的旱灾仍旧没有消除,我们也很缺粮。”
    唐寅道:“这次确定,能在十日之内,把兵马都调到辽东是吧?”
    李怿道:“十天有些难,十五天……最多十五天,毕竟不是所有的兵马都从北边各道调,还要从南边调,消息传过去,他们再调动兵马,要迟个几日。”
    徐经笑道:“再怎么迟,十天也该够了,你们的领地也没那么大,为什么要拖延呢?”
    李怿望着徐经,又可怜巴巴道:“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马匹,要运送粮食等物,需要牲口,他们都走不快。如果只是人走的话,最多只能带一些干粮,对于出兵辽东之事,帮助不会很大,相信当今陛下所希望的,也是我们能提供更多的帮助。”
    “那就十五天。”唐寅道,“年底之前,兵马必须要到辽东。我会亲自统兵的。”
    柳子光急忙提醒道:“唐大人,我们的兵马,多都只懂得我们自己的语言,听不懂您的调遣,除非是有人协助您。要不您看……多调一些懂得中原语言的人协助您?”
    并不说不接受唐寅为主帅,只说要多派人手去帮唐寅。
    其实也是告诉唐寅,你就是个挂名的主帅而已,行军等事是由我们做主的,如果你想把我们的军队给拆散,甚至是给卖了,我们的将领是不会让你得逞的,你趁早别做这打算。
    唐寅道:“在你们这里这么久,别的没学会,一些你们的话,还是学了的。只需要给我配个能说两家话的人,中间给转述一下就行。”
    “这……这恐怕不行……”柳子光急忙道。
    朴元宗则急忙拉柳子光一把。
    他好像是在提醒柳子光,你不要命了?找不找人,那些将士也是我们的国人,主帅也一样是这个唐寅,你较这个真做什么?
    李怿道:“唐先生,要不这样,让朴先生也跟您一起去,由他来协助您,您看如何?”
    “嗯?”
    此话一出,连朴元宗都不由回头打量着李怿。
    这算什么意思?
    打算把协助你登上王位的功臣都给“发配”出去?名义上带兵三万,看起来是个很重的差事,但只要你朴元宗人不在汉阳城,那你就没法对国主和朝鲜国政指手画脚,就等于是失去了话语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