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发现新BUG
作者:过关斩将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最新章节     
    校外大排档。

    “老板,先来二十串羊肉,二十串腰子,再来拿半打啤酒,要百威经典纯生!”张伟吆喝的。

    “喝百威经典?大客户啊!”老板立刻笑嘻嘻的迎了上来,同时开口的问:“吃不吃辣?腰子要嫩一点还是老一点?”

    “能吃辣,腰子嫩一点!”张伟开口道。

    “好嘞,您先随便坐!马上给你烤!”

    片刻后,啤酒先被送过来,自闭人顿时眼冒精光。

    “等什么呢,喝吧!”张伟笑着说道。

    自闭人毫不犹豫拿起一罐啤酒,拉开拉环,先舔了舔冒出来的啤酒花,然后又喝了一大口,露出了满足的表情。

    “腰子来咯!”老板吆喝着,将烤腰子拿了过来。

    张伟拿起一串烤腰子,外皮略焦,用手轻轻一抖,窜上的腰子经如同豆腐一样,略微哟有些抖动,这说明肉质还是很嫩的。

    “腰子烤的外焦里嫩可不容易,老板有水平!”张伟一口咬了下去。

    紧接着,张伟“哇”的一声,直接将嘴里面的烤腰子吐了出来。

    “怎么比大便还臭!”

    “你吃过大便?”自闭人面无表情的问道。

    “我怎么可能吃过那东西!”

    “那你怎么知道,比大便还臭?”

    逻辑完美,张伟竟无言以对!

    自闭人则拿起另一串烤腰子,先是闻了闻,然后小心翼翼的尝了一口。

    “没问题啊!老板处理的很干净,连腥味都没有。”自闭人开口道。

    张伟瞬间意识到,自己把三天不能吃肉这茬儿给忘了!

    “没事,是我早晨忘了刷牙!”张伟说着用啤酒漱了漱口。

    “怪不得魔鬼说可以试试,还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这味道太特妈的酸爽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张伟又拿起那根烤腰子,放在鼻子边闻了闻,问道很正常,他又试着用舌尖轻轻的舔了舔。

    呕……差点吐出来!

    “看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能吃肉,而是肉类制品到了嘴巴里,味道会变的难以下咽!”

    这一刻,张伟脑中灵光一闪。

    “按照这个理论,如果付出的代价是多少天不能吃东西,或者多少天不能喝水,那么食物和水到了嘴巴里面,也会变成令人无法下咽的味道。

    也就是说,这种代价只是屏蔽了嘴巴的摄入,只要绕过嘴巴,用其他方式摄入,就不会受到影响。

    比如我虽然不能用嘴巴喝水,但我可以用注射的方式,向体内补水,这样身体也不会因为脱水而产生影响!”

    这个想法从张伟的脑海中一闪而过:“我好像又卡到新bug了!”

    ……

    有了实验数据,张伟终于可以发论文了。

    张伟的首个目标,依旧是美国的《科学》杂志。毕竟原版的《原子级薄碳膜的电场效应》,就是发在科学杂志上。如今张伟发同样的一篇论文,对方应该识货。

    《科学》其实是世界三大顶级期刊中发行量最大的,除了主刊之外,《科学》还有好几本子刊,不同子刊关注的研究领域不同,投稿者也会根据这一点选择不同的刊物进行投稿。

    不过张伟并不打算给子刊投稿,石墨烯可是必得诺奖的科研成果,不发在主刊上,岂不是太没有牌面了。

    《科学》上的文章,字数其实并不多,像是一些研究评述,都是1000单词以内,介绍新实验技术的技术特写,也都是在2000单词以内。

    论文一般在4000个单词左右,这比大学本科的毕业论文都要少的多。

    你花的大几万字写的毕业论文,可能会被你的研究生师兄喷的一无是处。

    可人家用区区4000个单词写出来的论文,就能拿诺奖!

    要不说人家是世界顶尖期刊呢。

    往期刊投论文的时候,都要附上一个投稿信,上面要简述稿件的核心内容、主要发现和意义,如果对期刊处理稿件有特殊要求的话,也可以附上。

    向那些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投稿,往往还需要附上推荐人名单,也就是要告诉人家,曾经有哪位牛人看过你的论文,觉得写的还不错,愿意推荐一下。

    当然这位牛人自然是学术地位越高越好,若是诺奖级学者推荐你的论文,那过稿概率几乎是十拿九稳。

    如果你自己本身就是学术界的知名人士,自然也就不需要推荐人了,甚至那些顶级审稿人,会拿着你的论文,写一篇研究评述,吹一吹你的研究成果有多牛!

    科学界也是一个江湖,全靠同行衬托这句话,同样适用。

    张伟显然是找不到任何一位大牛帮自己背书的,他只能“裸投”!

    第一次向《科学》投稿的菜鸟,之前没有发表过任何论文,更没有任何学者背书,这看起来像是来捣乱的!

    但张伟还是决定赌一把,就赌石墨烯的价值!

    当然张伟也还有后手,如果《科学》不通过的话,他就去投普通一些的期刊,石墨烯的价值,总会有期刊识货。

    实在没办法,就在国内的期刊上发表,虽然逼格拉跨了一些,但至少能把科研成果发表出去,大不了就是晚几年拿诺奖罢了。

    屠呦呦女士当年关于青蒿素的研究成果,也是发表在中国的《科学通报》上,最终人家也能拿到诺奖。

    张伟将投稿信、个人资料、联系方式、论文、石墨烯的照片,以及一些必要的实验数据全都放进了一个牛皮纸袋里,来到邮政,然后亲眼看着邮政的大姐盖上了邮戳,这才放下心来。

    邮戳是法院愿意采纳的一种证据。

    这个邮戳能够证明,张伟向《科学》杂志寄论文的时间,作为国际信件,邮寄过程中肯定还会盖上国际通用的组合戳,这些都可以作为合法的证据来使用。

    一个科研项目,不可能只有一位科学家在研究,特别是某些热门项目,全世界不知有多少项目组扎根其中。

    所以必然会出现,多家科研机构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取得成果的情况,也会出现多家科研机构同时投论文的情况。

    而这时候如何认定,这个科研成果该归谁呢?答案很简单,看邮戳!

    就比如两个人都制成了石墨烯,你是一月份给《科学》寄去的论文,我是二月份给《科学》寄去的论文,即便《科学》最后刊登的是我的论文,但只要你的邮戳比我早,那石墨烯的这个成果,也是你的。

    寄给不同的杂志也是一样,比如某一期的《自然》和《科学》发表了同样的研究成果,这时候拿出寄信的邮戳比较一下时间,谁的时间靠前,那这个成果就是谁的。

    即便你拿出一堆十几年前的手稿说,这东西我十几年前就搞出来了。但不好意思,你发表的晚,科研成果就是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