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打下地盘要治理,预防官员起异心
作者:江南山水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最新章节     
    战报念完之后,杨一笑点了点头。

    他搁下手中的毛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算是忙里偷闲,稍微喘一口气。

    但他很快又拿起一份奏折,边看边分心两用的问老宋一句:“人手准备的如何了?”

    宋老生站起身,拱了拱手回答:“微臣早在三个月之前,就已暗中抽调各地官员,秘密集中在京师之内,日日演练治理草原之事,经考核,及遴选,现有五百四十一人,可随时担任后续任务。”

    杨一笑沉吟一下,目光看向刘伯瘟:“治理草原不比中原,那边地广人稀容易滋生官员的野心,所以在人员秉性方面,你要多多盯着一些。”

    刘伯瘟直接掏出一份册子,声音听起来有些阴恻恻:“所有派往草原的官员,家人都要住在京师,名义上有礼部拨款安置家宅,暗地里则有一笑卫随时掌握。”

    杨一笑皱了皱眉,语气颇为的不悦:“你这是用人质?”

    然而老刘却嘿嘿两声:“事急从权,先这么干着,陛下不是也说么,派往草原容易滋生官员野心。”

    “所以微臣掌握他们的家眷,在他们的心里拴上一根绳子,每当他们想要滋生野心时,他们先要想一想自己的家人。”

    “如此一来,微臣是为他们好啊,防患于未然,让他们不犯错,规规矩矩的在那边当官,建功立业让家人享福嘛……”

    “如果这样还不能让他们收心,非要上赶着往死路上去走,那么微臣也只能说一声抱歉,立马把他们全家送去整整齐齐!”

    不愧是毒士!

    一句全家整整齐齐说的云淡风轻。

    然而如果细想这句话的内容,恐怕至少得是十几条血淋淋的人命。

    杨一笑明显有些迟疑,半晌才提出不同意见:“自古以来,疑人不用,虽然朕也担心他们去了那边会犯错,但朕认为还不至于使用家眷作为要挟。一旦这事被官员们知道,他们的心里必然会抵触,到时候,反而于事不美。”

    哪知老刘佯装没听到,打个哈哈就准备糊弄,甚至就连老宋等人,竟然也表现出不赞成杨一笑意见的态度。

    最终杨一笑开口,说了个折中方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此事由于特例,派往的官员要治理刚打下的地盘,平心而论,开局肯定艰难,所以如果用家眷做威胁,朕认为会伤了他们的心。”

    “只不过,此事又不能不做预防。”

    “毕竟那边乃是草原,地广人稀容易滋生野心,一旦官员的脑子犯糊涂,幻想着做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土皇帝,那么,确实对我大唐的中枢执掌权威有害。”

    “因此朕思来想去之后,认为可以用两个办法解决……”

    “其一,互调!每隔一段时间,把草原那边的官员和大唐进行相互调动,比如成绩上佳者,我们大张旗鼓的进行赏赐,不但把他调回朝廷升迁,而且树立典范让百官敬佩。如此一来,先从道德层面做出了正面的鼓舞。”

    “朕始终认为,枭雄之辈终究是少数,绝大部分官员,想的都是名垂青史。既然如此,朕特意让他们看到名垂青史的希望。”

    “其二,考核!朕认为可以由门下省牵头,吏部和礼部各自制定考核章程,吏部主要考核那边官员的功绩,礼部则是从道德层面考核……”

    “比如吏部考核他们的政绩好不好,礼部暗查他们有没有欺占草原赤贫女性!”

    “那边的风俗和中原不一样,赤贫牧羊女为了一块肉干就会在草地上躺下来,而如果有官员诱惑赤贫女,朕认为应该算作恶意欺占。”

    “至于朕这么认定的原因,跟你们稍微一说就明白!这些官员之所以被派去那边,主要任务就是要发展民生带领富裕,如果他们治下出现赤贫人,本身就是政绩太差的表现,办政不用心,反而借机玩弄赤贫女,其行可诛,其心可诛。”

    杨一笑说到这里,微微沉吟一下:“朕暂时只想到以上两点,你们四人可有需要补充么?”

    宋老生也沉吟一下,随即语带钦佩开口:“陛下这两点已然足够,乃是中枢统治地方的上策,只不过微臣想补充一点,官员互调的时间不能太频繁,至少要干满一年,才能进入调动序列。”

    老宋说着一停,紧跟着再次补充:“这么做的原因,是时间相隔太短容易导致政令的朝令夕改,每一个官员都有自己的治理风格,如果时间太短必然无法让其在一地做出成绩,刚刚才起步,就被调离了,这样不好,不适合基层施政。”

    杨一笑点点头表示允可:“宋宰相心思缜密,这一点确实要注意。”

    旁边唐青云笑呵呵的开口:“虽说如此,但是时间也不能间隔太长,否则一地为官太久,官员会经营出盘根错节的关系,同样于施政不利,甚至会滋生出我们最担心的野心。”

    杨一笑再次点点头,沉吟片刻之后做出定论:“那就以两年为期限,满两年者必须进行互调。以前云朝的地方官员是三到五年一动,咱们大唐本土则是严格三年一动,但草原情况特殊,所以两年就进行调动。”

    老宋等人一齐拱手:“谨遵陛下旨意,吾等回去就制定相应的政令。”

    杨一笑想了一想,再次开口又道:“虽然草原那边才刚刚动手,但是大计一旦推行就会越来越快,虽然现在只占了第一个二十里草场,但是很快就会占据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朵颜部作为草原大部,拥有方圆五百余里的领土,这几乎和我们大唐本土相当,因此你们准备的官员数量远远不够。”

    “方才宋宰相说,通过遴选和考核的总共只有五百四十一人,这不行,太少了!”

    “如果把这点人手放到那么多的土地上,那么就如同小石子在大海中打水漂,看似能打出水花,其实那点水花毫无意义。”

    “因此朕认为,官员数量至少要增加到一千人,其实哪怕一千人也捉襟见肘,毕竟朵颜部的地盘太大了。”

    宋老生连忙起身,躬声求问道:“陛下提出此议,不知可有相应人手,微臣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再从地方上抽调官员,您知道的,咱们大唐现在最急缺的就是官员。”

    杨一笑沉默下来,明显心中思考。

    足足半晌之后,方才沉吟出声:“朕最早起家之时,泾县有六家大户附从,虽然他们最开始的时候乃是迫于无奈,但他们追随六年时间已然归心,因此朕认为,可以试着给他们六家一个上进的阶梯。”

    “此事,交由唐宰相去办,毕竟当初便能震慑泾县,在那六家的心中威望极高,所以现在依旧由唐宰相负责,应当能让那六家规规矩矩。”

    唐青云站起来,神情毫无为难之色,笑着道:“陛下此议,深谋远虑,一是那六家的底蕴不足,当初仅仅是县域级别的大户,哪怕家中有着几十个读书人,但却不至于行程很强大的团体。二是拔擢他们家族之后,短时间的忠心必然压制贪念。而我们眼前急需要的,恰恰是弥补官员的短时间不足。”

    “等到两三年之后,恩科和科举选出大量人才,到时候充盈官员队伍,不再缺乏调往草原之人,那时候即便这六家官员因为做官太久而滋生贪心,但咱们已经有足够的官员对他们进行替换……”

    “因此,一举多得也。”

    “况且微臣相信,那六家不是傻子!”

    “他们也算是有着从龙之功,几乎不可能为了小小利益而目光短浅。只要陛下时时表露一点拔擢他们的态度,让他们不断看到家族向上今生的美好未来,那么,他们自家的族长就是严厉盯防族人,一旦哪个族人犯错,恐怕不用国法就先惩罚个半死。”

    不愧是唐青云,老谋深算面面俱到,这一番论述下来,堪称是滴水不漏。

    杨一笑点点头,笑着道:“既然如此,便定下来,请岳父操劳一些,去那六家选出五百个读书人吧。刚开始的时候不要予以一地主官之位,尽量让他们做个副手三手甚至办事小吏,循序渐进,才是用人之道。”

    唐青云拱手接下口谕,郑重表态道:“陛下放心,微臣必然把好关口。”

    随即又补充一句,语气更加的郑重:“此处乃是御书房,陛下不可使用私人称呼,刚才喊微臣那一句岳父,以后切记不要再喊了。”

    杨一笑肃然点头,态度十分认为:“有劳唐宰相提醒,朕以后会多加注意。”

    ……

    君臣之间商量完事情,杨一笑再次拿起奏折批阅,但是老宋等人并未告退,反而各自拿过一摞奏折进行帮忙。

    虽然朱批还是由杨一笑负责,但是阅读奏折的繁重任务却被分担,这四人都是大才之辈,能把每一项政务想的面面俱到,每当杨一笑问起一份奏折内容,他们便会先简述一下然后给出建议,于是杨一笑大为轻松,只需要动用朱批就行。

    大唐这一点做的很好,皇帝不至于像其他朝代那么累。

    只不过由于奏疏乃是帝王必须执掌的大事,所以哪怕老宋等人有能力处置但也不敢私下处置,唯有四个人齐聚御书房之时,才会共同帮助杨一笑批阅。

    这既是为了防止出现大权独揽的权臣,同时也能体现出开国君臣之间的信任,默契十足,效率极高。

    可惜哪怕效率再高,君臣五人仍旧忙的焦头烂额,直到日落西山之时,终于算是处理完毕。

    开国立业,基业草创。

    越是开局之时,事务越是繁多。

    杨一笑固然累的喘不开气,老宋等人同样满脸的疲乏,等到一大摞奏折结束,君臣五人忍不住畅怀大笑。

    此时天色已暗,有小太监过来询问要不要用饭,杨一笑看了看天色,对老宋等人发出邀请,笑着道:“走,喝一杯去,人家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咱们只能偷个半夜的闲,朕不留你们太久,前半夜在我这里用饭吧……”

    爽朗的笑声中,君臣五人走出御书房。

    夜幕宛如轻纱一般,景色迷离而又幽静,天上一轮明月,洒下皎洁光辉,既像是涂抹在君臣五人身上的银甲,又像是在为他们照亮未来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