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连陛下的孩子都被派出来了!
作者:江南山水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最新章节     
    赵小巧继续模仿杨一笑的声音,语气之中既透着和蔼又含着严肃。

    不愧是亲传的弟子,模仿真是惟妙惟肖。

    只听这丫头转述道:“本帅不用猜也能知道,你们几个恐怕跪下了,甚至还能猜到,个个都在嚎啕,他娘的,都给本帅站起来!”

    “把哭的力气憋住,留着去建设乡镇!”

    “去带领百姓过好日子,去庇护家乡父老的平安!”

    “如果你们把这个事情做好,才配得上跟随过朕的老卒,听清楚没有,朕换了称呼,朕不只是你们的大帅,朕还是咱们大唐的帝王,朕希望,你们能让朕的颜面有光!”

    “以后跟刘伯瘟喝酒吹牛的时候,朕会狠狠的对他嘲笑一番,那家伙总是说你们不成器,朕一定要用你们的成绩打他脸。”

    嗷嗷嗷嗷!

    九个老卒全都嚎啕,个个哭的眼泪磅礴。

    “陛下放心,大帅放心,我们一定建好镇镇子,我们一定不会给您丢人!”

    他们曾经只是一群流民,在快要饿死的时候被招抚,他们永远忘不了,陛下当年递给他们的第一个饼子。

    他们也永远忘不了,陛下当年说出的那句话……

    “吃吧,不够还有!”

    仅仅六个字,却是活命恩。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六七年,然而那一日的陛下仿佛就在眼前。

    那时,陛下还是个略显清稚的青年,穿着一身粗布短衫,和皇后娘娘抬着一筐饼子,看见他们饿倒在杨家村的路边,陛下和娘娘的脸上全都潸然泪下。

    于是,一大筐饼子被陛下一个一个拿出来,挨个递给他们,挨个进行鼓励。

    “吃吧,不够还有!”

    “既然活着到了我这,以后就不会再挨饿!”

    “相信我,一定的,你们可以记住我的名字,这是我杨一笑对你们的承诺,到了我这,不再挨饿。”

    时光如流水,转眼六七年。

    此后的岁月里,果然不再挨饿,他们先是跟着陛下挖河泥,然后又被招抚进入了陷阵营,发放战马,学习操练,每天都有肉食,那时候陛下自己却舍不得吃肉。

    再后来,南征北战!

    去密州偷偷贩卖私盐,去边境狙击狼族军队,国战之中,抗击金国,打一场,赢一场,陛下的身份越来越高,陛下的地盘越来越大,然而自始至终,陛下对他们一如既往的和蔼。

    即便他们现在伤了残了成了废人,但是陛下没有像别的君主那样冷漠,不但给他们封赐官位,而且把国策大计交给他们,甚至,还派了最重视的弟子前来相助。

    “陛下啊!”

    “呜呜呜呜!”

    “我们,我们一辈子还不清您的恩情!”

    老卒们全都嚎啕大哭,引得周围百姓频频看来。

    ……

    赵小巧默默等候,直到老卒们宣泄情绪结束。

    然后她才再次开口,继续模仿杨一笑的语气,但却不知因为何故,这丫头的脸蛋突然红了一红。

    只听她声音略显羞赧,好半会儿才开始转述:“还有一事,你们几个听好了,赵小巧的幼年很凄惨,逃荒路上曾经受过惊吓,你们这群糙汉子要护着点,就像护卫自己的亲闺女一般,懂了没?”

    “另外,朕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本来皇后是不准朕泄密的,但是朕偷偷的提前的先跟你们说一声,免得你们不当回事,得罪了皇后还不自知。”

    “听好了,赵小巧是杨氏的媳妇,杨七郎你们知道吧,年龄跟赵小巧差不多大,这臭小子去年做了混账事,竟然偷偷去小京书院勾搭女孩,由于朕一时没有留神,竟然被他把小巧给…给……”

    “咳咳,总之你们明白就好,小巧现在是朕的晚辈侄媳妇,等到她年满十六岁之后,朕就让杨七郎那个混账迎亲。”

    “行了,朕就说这么多吧!”

    “之所以提前告诉尔等,是担心你们招惹了皇后!”

    “毕竟你们都知道,皇后疼孩子的时候不讲理,一旦你们不小心把赵小巧惹哭,朕估计皇后会亲自杀过去揍人。”

    “哈哈哈哈,你们总教头的武艺如何,朕就算不说,你们应该熟悉,对不对?”

    杨一笑这番话被赵小巧转述出来之后,九个老卒瞬间全都变的目瞪口呆。

    只不过这几个家伙仅仅目瞪口呆片刻,转瞬之间就开始变的脸色如土,其中一个老卒明显在打抖嗦,战战兢兢的开口道:“杨…杨将军的媳妇?”

    老天爷啊,那个杀神!

    整个大唐军中,谁人不知杨七郎?

    除了陛下的义子赵云能够一战,当初第一批老卒基本都被杨七郎揍过。

    老天爷啊,原来这个赵小巧不但是陛下的弟子,而且还是那个杀神的未来媳妇……

    咦,不对,恐怕不只是未来媳妇……

    听陛下的意思,似乎事情已经做了,杨七郎的性子浮躁,确实敢干这种事,胆大包天,啥都敢干。

    田老三愣神半天,感觉额头冒汗,他现在可不敢再称呼侄女,而是换成了小心翼翼的语气:“小巧先生原来是皇族侄媳啊,并且将来要嫁的是杨将军,这可了不得,杨将军乃是陛下亲侄子……”

    “小巧先生,像您这样的身份为何还要出来呢?”

    “应该呆在京师,好生享受清福。”

    田老三一边说着,一边恭恭敬敬行礼。

    然而赵小巧却闪身躲开,脸蛋严肃道:“田镇令,请你忽视我的身份,无论是陛下的弟子身份,又或者那个…那个身份……”

    “我现在的身份只有一个,是你田镇令麾下的镇级官员,至于其它,不需要论。”

    ““还有,我先前已经说过,虽然小京书院的学子已经毕业,但我们自己认为没有学以致用之前不算毕业,因此,建镇之时就是我的毕业考核。”

    “田镇令,你不希望我一辈子当个学子吧?倘若你一直用这种礼仪对待我,以后咱们同僚之间哪还能配合?因此,身份问题别再提了。”

    这丫头说着看了一眼田老三,忽然笑着又道:“田镇令还是称呼我侄女吧,小巧先生这个称呼我可担不起,或许等我做出一番成绩,那时候可以当得起一句小先生。”

    哪知道田老三的脑袋猛摇,连连道:“这哪行,这哪行,您是杨将军的内眷,身份注定是大唐皇族,我们这些老卒哪怕再不开眼,但也不能称呼你做侄女。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您的身份高贵,我们不能乱攀。”

    “我这算什么高贵……”

    赵小巧一捋额前秀发,笑着道:“此次五千子弟奔赴各地,身份高贵的可不轮上我,我只是个流民的孤儿,上苍开眼让我摆在院长门下而已,除了院长弟子这个身份,我再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

    “但你们可能不知道,我的同窗之中真有一些贵人……”

    “比如咱们大唐开国武国公,兵部尚书顾老大家的长女,顾嫣然,那才是贵人。顾师妹今年才八岁,还不是照样被派出了山!”

    田老三等人目瞪口呆,满脸不可思议道:“顾帅的闺女我们知道,胖嘟嘟的特别喜欢捉弄人,可是,可是,小家伙才八岁啊,被派出了能干什么?”

    赵小巧笑了笑,解释道:“身边有年纪稍大一些的师姐跟着,乃是院长当初收的第一批弟子。所以,顾师妹被派出来主要是亲身经历建镇的过程。据说这是武国公的决断,武国公认为这也算一种学以致用,他想让顾师妹吃苦,将来不至于变成……”

    赵小巧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改口道:“即使院长和娘娘去阻拦,然而武国公的态度很坚决,最终只能按他的意思办,陛下和娘娘无功而返。”

    田老三等人纷纷咋舌:“老天爷,让八岁的亲闺女去吃苦,不愧是顾大帅,心真够狠啊。”

    赵小巧看了几个老卒一眼,叹了口气继续又道:“其实,不止武国公家的孩子……

    “比如济王府的几个嫡孙,身份在云朝之时就属于皇亲国戚,加入大唐之后,依旧有着勋爵。然而这次也都被派出来参与建镇,其中有一个小师弟今年才五岁!”

    “还有,中书省宰相宋先生的孙子,尚书省宰相唐大人收的义子之子,另外军中几位姓顾的开国国侯,你们应该知道那几人都是谁,他们家里只有要子嗣在小京书院读书,这一次也都跟随五千弟子一起出山了。”

    “还有,各部尚书,家中嫡子嫡女又或者孙子孙女,只要年龄超过五岁,那么就需要参与此次国策。”

    “门阀李氏号称千年世家,这一次也派出了族中子弟,全是那种十岁左右的小孩子,全都要千里迢迢的独自奔赴任务之地。”

    赵小巧说到这里,再次看了几个老卒一眼,笑着问道:“这些人的出身和家世之高,哪一个不比我这个流民孤儿高贵?甚至他们年龄比我还小,依旧要被派出来接受锻炼。”

    田老三等人面面相觑,足足良久才感慨出声:“这些小公子小贵女,从小没受过什么苦,这一次,这一次,嘿……”

    话没敢说的太明白,但是表达的意思已经到位了。

    赵小巧也叹了一声,道:“不吃苦中苦,难成人上人,这是小京书院的校训,无论出身高低贵贱都得遵从。况且,在咱们大唐还有比皇子身份更高贵的么?”

    田老三等人顿时惊呆,下意识脱口而出道:“陛下不会把皇子也派出来了吧?”

    赵小巧点了点头,脸蛋全是严肃之色:“比如咱们大唐第一正妃唐绣娘的孩子,杨天赐,还有第二正妃赵明月的女儿,杨婵娟,嫔妃王幼娘的儿子,杨乘风……”

    “甚至远在草原雅雅部的两位皇子,也被那位雅雅皇妃派人送回了京师之中,这一次,那两位小皇子也要参与大唐的国策。”

    “唯一一个不参与的孩子,乃是陛下的嫡长子杨辰一!”

    “原因是小虎头师弟不但早早任职民政院,而且现在还兼任大唐燕京的京兆尹,并且,在六部之中随时都可以参与政务。因此满朝文武都认为,小师弟即使不亲赴地方也能参与建镇,不但能参与,而且是统筹,院长也有意锻炼小师弟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师弟算是唯一一个不需要出来的。”

    田老三听的双眼发直,几个老卒更是满脸不可思议。

    陛下的几位小皇子才多大啊,这一次竟然也都要奔赴各地任职,难道几位皇妃舍得吗?恐怕全都要哭哭啼啼的吵闹吧!

    赵小巧却似乎不愿意再继续这个话题。

    只见这丫头忽然眼珠子咕噜噜一转,轻声问道:“田镇令,我初来之时见到你蹲在地上,各位同僚也长吁短叹,莫非你们遇到了困难不成?”

    这是要把话题往镇子建设的问题上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