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才来投,再添一郡
作者:召耳公子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最新章节     
    韩忠占领长安后,立即魏延领一万骑兵接收长安附近各县,各县西凉军早已西撤,原朝廷守将纷纷望风而降韩忠,韩忠很快占领京兆地区。
    关中地区扶风郡被李傕、张济占领,新平郡被郭汜,樊稠所占,吕布占据了冯翊郡,几人合计共有兵马十万左右。
    在韩忠和关中地区诸侯大战时,关东地区曹操依其军师郭嘉之计,大破兖州百万黄巾,获得三十万青壮,组建青州军。并上表朝廷自领兖州牧,势力大增,其手下能人颇多,武有典韦、曹仁、夏侯渊、曹洪、于禁等人,文有郭嘉、程昱、满宠、刘晔、毛阶等人。
    袁绍则猛攻青州,占据青州一半土地,青州刺史田楷和刘备率军奋力抵抗,青州战事陷入胶着。
    袁术联合孙坚则占领了豫州南部和扬州北部部分地区,所占区域人口众多,粮食充足,势力大增。
    然袁术和孙坚矛盾越来越大,袁术气量小,害怕孙坚坐大取其而代之,便不断打压孙坚部。
    孙坚见和袁术毗邻没有发展空间,便向袁术请辞,想领兵跨过长江回老家江东发展。
    袁术见自己势大不再需要孙坚所部,便放孙坚南去。
    随着韩忠势力不断扩大不断有人才来投,“锦帆贼”甘宁见南郡太守文聘见练兵有方,率部来投,被文聘重用并推荐给韩忠。
    荆州游侠徐庶在多地历练后,看到荆州洛阳之地安定繁荣后,认定韩忠就是自己心中的明主,决定选择加入韩忠阵营,完成其拯救天下黎明百姓毕生梦想,便直接前往长安求见韩忠。
    一月后,徐庶来到了长安城,径直走到韩忠府外,敲开韩忠府门后自报家门,表示前来投靠大将军的。
    府中下人将此情况禀报给了韩忠,韩忠一听来投的是徐庶,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上,立即出门相迎。
    徐庶绝对可以算超一流谋士,火烧新野,赤壁之战看穿周瑜等人计谋都令后人钦佩,只因不愿意为曹操献计,才导致三国后期无所作为。
    如今主动来投,必有良策。
    徐庶见到韩忠赤脚相迎,倍受感动,连忙参拜道:“大将军、草民徐庶特来投靠大将军。”
    韩忠开怀大笑道:“元直来助,我心宽矣。”
    这时候的徐庶并不出名,徐庶没想到韩忠竟知道自己的字?徐庶试探性问道:“主公是否在忧虑关中之事。”
    “凡事瞒不过元直,可有何计解忧?”韩忠说道。
    徐庶思考一阵后说道:“我认为关中之事应该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西凉军历来能战,强攻恐伤亡巨大,主公可劝降。”
    韩忠追问道:“如何劝?”
    徐庶心中已有韬略,说道:“听闻主公抓获了原西凉猛将徐荣和华雄,为何不用两人一试。”
    韩忠听徐庶一点,瞬间就明白了徐庶的用意,觉得此劝降之事可行。
    韩忠徐庶两人一见如故,聊天下大事至深夜,后两人同榻而眠。
    次日,韩忠来到徐荣府上,见到了徐荣。
    两人对立而坐,韩忠率先说道:“我知道徐将乃忠义之人,向来愿意为朝廷分忧,我想请将军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徐荣不说话,韩忠又道:“将军,你我出身贫寒,见过百姓疾苦,你也不愿看到关中地区百姓生灵涂炭吧。”
    徐荣一听韩忠这话有些动容,历史上的徐荣就是死忠朝廷,不管谁是上司,只要朝廷命令都接受,所以一直被董卓排斥,如徐荣不是董卓手下最能打仗的之人,说不定早就性命不保。
    韩忠之话触及到了徐荣内心深处,徐荣出身贫寒,对穷苦百姓抱有深深同情,徐荣立即起身再参拜道:“若大将军不嫌弃,末将愿意以戴罪之身为国效力。”
    韩忠大喜,连忙将徐荣扶起。两人又继续盘坐畅聊。
    后不久徐荣被任命为威西将军,统领西凉旧部。
    徐荣出任威西将军后,以其声望很快招募旧部一万余人,并将华雄劝降成功纳入其麾下。
    韩忠向徐荣说了关中之事之后,徐荣也赞成如能劝降李傕等人,对关中百姓最好不过,于是主动请命愿意前往李傕郭汜张济处劝降,韩忠应允。
    徐荣只带了亲卫几人来到了扶风郡,正好李傕郭汜张济等人都在,几人正合计西凉军以后该如何办,韩忠十五万大军虎视眈眈,驻扎在侧,几人睡不能眠。
    李傕见到徐荣大为惊讶:“徐兄弟,你不是被韩忠抓了吗,怎么来了我扶风郡。”
    “我来给将军及西凉军指一条明路。”徐荣大声说道。
    郭汜追问道:“此话何解。”
    徐荣质问道:“不知道诸位联合是否打得过韩忠军。”
    “徐兄弟,实不相瞒,我等不敌,然我等也想有个去处。”张济忧虑道。
    徐荣不紧不慢又道:“我现在乃威西将军,大将军说西凉军乃对付匈奴的勇士,不想内耗,便宜他族,更不想生灵涂炭,希望各位将军能弃暗投明。”
    樊稠一听徐荣之言大怒,对着徐荣大声骂道:“没想到,你竟然投降了韩忠。”
    徐荣看着众人道:“大将军拥有两州之地,拥兵数十万,迟早统一天下,我只想为朝廷、为百姓、更为西凉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我不投如何。”李傕手提刀剑问道。
    “稚然,难道你想陷西凉军为死地吗?这些儿郎都等着回家。”徐荣质问李傕道。
    张济李傕两人垂头丧气不说话,韩忠势大,自己迟早都会被吞并的,已无他去,西去马腾韩遂定不会接纳。
    李傕唉声叹气道:“容我等考虑,如我等投降韩忠如何不变卦,如何确保我几人身家性命。”
    徐荣道:“大将军向来爱惜人才,待人宽厚,我杀大将军士兵无数不也封为威西将军,诸位和大将军并无冤仇,如何能杀尔等。”
    张济等人想想也是,几人问了问谋士贾诩,贾诩道:“事到如今只有降了吧,别无他法。”
    李傕、张济听了贾诩之言,叹了口气决定向韩忠请降。
    郭汜、樊稠不以为然,对着李傕、张济二人说道:“我新平郡还有兵三万,断不可能投降,我准备回西凉东山再起。”
    郭汜、樊稠二人也不想得罪韩忠,没为难徐荣,既然各为其主,就彼此留点余地。
    二人不说话,朝李傕、张济拜了拜,便走出府去,引军回新平郡。
    郭汜、樊稠走后,李傕、张济二人向徐荣表明投降之意,徐荣听完大喜,总算不用和西凉军刀兵相向。
    李傕、张济二人为表忠心,仅率几名亲卫陪同徐荣来长安向韩忠献城并奉上兵符。
    韩忠听闻此事后甚是高兴,亲切的接见了二人,韩忠对着二人道:“诸位将军能迷途知返乃关中、西凉军之福也,诸位抗击匈奴对大汉是有大功,须继续为国效力。”
    李傕二人连忙说道:“我等惭愧。”
    韩忠将收过来的兵符又还给了李傕二人,说道:“李傕我准备上表你为扶风郡太守、张济为新平郡太守,新平郡虽为郭汜所占,但迟早我都提朝廷收回来。”
    李傕二人又感动又恐惧,感动的是没想到韩忠能如此待人,要知道兵权可是当世立世之本,恐惧的是韩忠对不服之人会果断用兵,韩忠不能轻易得罪。
    二人暗自觉得自己投降是对的,但不敢立刻接下兵符,怕韩忠起疑。
    韩忠见二人推辞,笑着说道:“二位收下吧,各位保境安民怎不需兵吗,不过得约束部下,不得做扰民之事,另因粮草不济,你二人各领兵五千可够。”
    李傕等人连忙拜谢韩忠,心悦诚服。
    韩忠又道:“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诸位可有大才推荐。”
    李傕禀报道:“大将军,我麾下有一谋士叫贾诩可供将军驱使,另我部飞熊军可供将军征战天下。”
    张济连忙推荐道:“末将侄儿张绣有北地枪王之称,可供大将军驱使。”
    韩忠一听贾诩名字心中窃喜,韩忠很快镇定下来:“多谢两位大人肯如此大度,我替朝廷谢过二位。”
    李傕二人连忙拜见道:“能为朝廷,能为大将军分忧乃我西凉人士之幸。”
    韩忠大喜,立即命人端上酒菜,连忙拉上二人喝酒庆祝,西凉之事算是解决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