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献策
作者:笙歌独欢   官居一品最新章节     
    苏惟生并不知道原以为会拖很久的审讯这么快就有了突破口,他忙着修史,还要抽空思考皇帝给他出的考题。
    过了两三天他终于有了计量,下值后买上几样点心去了宁府。
    岳西池一家离开之后,宁老太爷就被宁恪死缠烂打地接回了家,说二弟好端端当着官儿都能出事,他自己虽然一把年纪,却也需要亲爹盯着着,省得万一不慎遭人算计利用啥的。
    宁氏跟岳西池这一走不知要多久,自然不可能像从前那样三天两头往别院跑,如何能放心宁老太爷住在外头?
    又见宁恪自宁慎被下狱之后收敛了许多,不敢再四处钻营,便劝了宁老太爷许久,最终老爷子还是回了宁家。
    这会儿宁恪还没回来,他老人家正在湖心小亭钓鱼呢。
    苏惟生笑嘻嘻地凑过去小声道,“宁爷爷,您这鱼线下头有鱼钩吗?”
    宁老太爷笑眯眯地道,“没有,不过老夫钓鱼的手段高超,你瞧瞧,不过这么一会儿,就钓到了一条苏鱼。”
    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宁老太爷屏退下人,拆开苏惟生带来的点心放了一块进嘴里,“你今日来可是有事?”
    苏惟生没否认,“前几天皇上叫我去谈了土地兼并的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宁老太爷笑道,“你小子满肚子的花花肠子!就不怕老夫当面一套,背面一套?”
    苏惟生嘿嘿一笑,“宁爷爷您什么大风大浪没经过,自然知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既如此,你还问什么?”宁老太爷摸了把胡子,“难不成是不信任老夫?”
    “不敢不敢,”苏惟生像模像样地拱了拱手,“要是不相信,晚辈就直接去找皇上了,何必再来问您?想必您也知道,皇上已恩准了我随时进宫禀报。”
    宁老太爷嗤之以鼻,“得了吧,小狐狸。你这哪里是信任老夫,分明是不想冒险!”
    苏惟生半点不脸红,“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晚辈也是无奈而为之嘛!”
    宁老太爷用手指遥遥点了点他,咽下点心端起茶喝了一口,才缓缓道,
    “其实先帝在位的时候,大臣们就没少讨论这个问题,只是那会儿形势并不严峻,这才暂时搁置了。今上登基之初,我们也商议过,毕竟大魏存在的时间越长,土地兼并的问题就越明显,到如今,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只因触及到世家利益,唐首辅与林阁老等人联手抵制,才没干成。老夫致仕以后,皇上被几位阁老压制日久,也渐渐死了心,只想安生过日子,不想引起朝中动荡,这才耽搁到了今天。”
    苏惟生皱起眉头,“世家就不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吗?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明白啊!谁能不明白?可利益所趋,又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宁老太爷长叹一声,“世家枝繁叶茂,所以收益虽多,开支也不小。收入一旦减少,有些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那,皇上跟几位大人以前就没想过办法吗?”
    宁老太爷也不隐瞒,“原本想的是从税收入手。”
    果然不出他所料,苏惟生轻轻点头。
    宁老太爷见他没接话,不由道,“你自来鬼主意多,可是想到什么法子了?”
    他紧紧盯着苏惟生,“也是从税收入手么?”
    “税收改制的确有必要,”苏惟生道,“不过若是阻力太大,另辟蹊径也不是不可以。”
    他活了这么多年,最擅长的并不是直接与仇人针锋相对,而是从旁人不曾留意的方面入手,借力打力。
    宁老太爷忙问,“如何另辟蹊径?”
    苏惟生微微一笑,“如今朝野上下的眼睛都盯着田地,想办法把他们的目光挪开不就成了吗?”
    “如果利益比不上田地,他们凭什么把目光挪开?”宁老太爷灵光一闪,“你是在打行商的主意!”
    要说利润最多,哪行哪业能比得上行商?
    “正是,”苏惟生压低嗓子道,“我一直不明白,明明太祖自己就是商贾出身,为何大魏还要如此抑制商户?”
    本朝商家地位虽然比前朝高,商人子弟也可参加科举,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从商者低贱。
    何轩要不是有个杜夫子这个老师,进京后又有杜陵书这个大师兄,在庶吉士馆的处境绝不会比王栋好到哪儿去。
    宁老太爷道,“重农抑商,把人口束缚在固有的土地上,可使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兴旺,如此才能让国家粮仓丰盈,对内无粮荒、动乱之虞,对外无侵扰之虑。”
    “那眼下的西北之患又如何解释?”苏惟生不以为然,
    “若是田地大部分在朝廷或者百姓手里,您说的确实没问题。可现在呢?土地兼并太严重,田地大都握在世家和地主手里,世庶之间矛盾越来越大,改变国策已经是大势所趋。”
    宁老太爷想跟苏惟生争辩,但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从反驳。
    苏惟生接着道,“放开路引,让平民也能带着货物流通;同时想法子加工各地土产,让土产发挥更大的价值。家父这些年一直在钻研,其实《齐民要术》上就收录了许多酿造、烹饪、储备和治荒的办法,只是几百年来从未有人坚持尝试而已。”
    “这样一来,朝廷的税收就不必再死盯着田地的出产,大头完全可以从商业上获取。百姓从商获取的收益大了,世家捂在手里的田地原有的价值就会大大减少。届时再改革税制,还会有那么大的阻力吗?如此,也不会再引起朝廷动荡。”
    这还是苏正德给他的启发。
    最初开办蜜饯作坊时,苏正德就感叹过,“一样是种地,一样是做农人,可这果子挣的银钱可比粮食多得多!即便算上赋税,收益也远远大于务农。怪不得自古以来最有钱的都是商户呢!”
    种果树为何能比粮食挣得多?因为多了好几道工序弄出了有用的东西啊!同理,若处置得当,别的土产经过加工之后也能挣银子!
    宁老太爷腾地一下起身,一个不留神就撞到面前的案几上,险些把案几给撞倒。
    可他恍若未觉,两眼放光地盯着苏惟生,“加工土产让其发挥更大的价值是什么意思?老夫没太听懂,你具体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