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科举招婿
作者:福泽天下   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最新章节     
    此刻的大夏书店之前,已经是人满为患,数不清多少人聚集在这里。
    他们皆是前来购买最新的大夏报,接着在密密麻麻的人名中,寻找自己的名字。
    有人失落,有人欣喜。
    这件事情注定不可能皆大欢喜,有人成功就会有人失败,这是常理。
    只见在路口。
    一名书生把大夏报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他知道自己多半是没有考中。
    想到这里,脸上不由得浮现一抹失落之色,但是事已至此,又能怪得了谁呢?
    此番朝廷是以分数进行排名,他们不在名单之上,就足以说明,他们的成绩并不好,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
    这只能说明他们实力不济。
    若是他们能力足够出众,才学足够高,那就不至于落得这般境地。
    至于现在,失败者就是失败者,他们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他们总不可能去府衙闹腾,这是自讨苦吃,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这名书生长叹一口气,看着左右众人,有些无奈的说道:
    “看来在下终究是技不如人,原以为能够趁此机会考中科举,榜上有名,回去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但天下英才不计其数,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
    有同行之人,看出他的失落,心中也有几分感慨。
    只不过,他同行者却是榜上有名的,此刻沉默了一下,开口说道:
    ”刘兄,这科举又不止一次,日后肯定会新开科举。这段时间你可以回去好好准备,到时候卷土重来,也尚未可知。
    相信以刘兄的才华,下次一定能够成功,金榜题名不在话下。”
    在旁边,又有几人开口附和,这个时候,他们总不能再打击人了。
    被称作刘兄的书生,听了同伴的鼓舞,总算恢复了些状态。
    他抬起头,郑重其事的说道:
    “诸位所言有理,只不过失败了一次而已。我岂能轻言放弃?
    几位皆是榜上有名,接下来就能参加正式科举了。在这里刘某便祝各位能够考中科举,入仕为官,实现自己心中志向。”
    众人又是一番唏嘘。
    而在另一边,也有一群人聚在这里。
    他们正是杜如晦等人,每人手中拿着一份大夏报。而这大夏报上,名字最突出的,就是杜如晦了。
    虽然上面并没有写明具体的分数,但毫无疑问,在此番参加初选的学子中,杜如晦名列榜首,毋庸置疑。
    这可是经过大王认定,谁能否认?
    众人看着这份名单,忍不住发出惊叹:
    “如晦兄,你这也太厉害了吧,前来参加科举的,足有上万人之多,你却能独占鳌头,当真令人佩服。
    看来日后,我们都要以你为目标,砥砺前行了。”
    马上就有人附和道:
    “没错。许兄说的对,如晦兄此番考得如此之好,接下来的正式科举,想必也不在话下,到时候就是朝廷中人了。
    日后还要多多仰仗。”
    面对众人的客套,杜如晦倒是镇定自若。
    其实他心中也有几分诧异,虽然他对自己的实力很自信,但他并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够考到第一名。
    这还真是个意外之喜。
    但是这次考得好,并不代表杜如晦就能小觑天下英雄,毕竟这只是初选而已,接下来才是正式科举。
    想要真正金榜题名,必须在正式科举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否则此番考试成绩再好,也无济于事。
    就这样,杜如晦向着众人客气道:
    “诸位兄台过誉了,大家都是人中翘楚。这只是初选而已,算不得什么。接下来正式科举,大家一同努力,携手向前。”
    众人纷纷表明态度,他们这一行人,大多数都在名单之上。
    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跟着杜如晦,自身的能力肯定是不差的。甚至偶尔有什么问题,他们也会向杜如晦请教。
    在大街小巷上,满是这样的议论。
    虽然还不是正式科举,但一次初选就筛掉了绝大部分人,如今留下来的两千多人,可以说都是精英了。
    他们的能力绝对毋庸置疑。
    至于那些被淘汰的读书人,也没有急着离开,他们好不容易才来大兴城一趟,要是现在走了,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他们也想看看,接下来的正式科举,谁能够考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留下。
    其实两千多人也不算少了,如果将这些人,全部留下成为大夏的官员,那就有些人满为患了。
    所以,他们选择留在大兴城看热闹。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参与者,而是旁观者,心中好奇不已。
    不管剩下的考生是何等身份,只要他们能够考中,成为大夏的官员,那他们的地位,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包括普通百姓,也是议论纷纷。
    科举在大兴城举行,让他们有着极大的参与感。
    他们目送这些读书人前去考试,也希望自己的后人,有朝一日能够登上那个考场,展现自己的才华,真是令人期待啊!
    以后的事情,无人能够预料,但这是大夏一统北方以来的第一次正式科举,重要性毋庸置疑。
    可以说,此番能够考中,能够留下来的人,一定会被委以重任,他们的命运,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那些被淘汰的,自然很可惜,但是他们实力不如人,也怪不了谁。
    如果他们想要证明自己,想要重整旗鼓,那就只能等到下次科举,通过自己的实力,证明给所有人看。
    他们绝对不逊色于任何一个读书人。
    甚至有些达官贵人,富豪商贾,在其中察觉到了机会。
    虽然说,此刻大夏报公布出来的两千多人,并不一定就能考中,能够成为大夏官员。
    但是,他们能够通过初选,已经证明他们的能力不容小觑。放在天下读书人中,那都是佼佼者。
    这样的人才,若是错过了,岂不是太过可惜。
    于是,就有人想着,在科举之前,进行招婿。
    若是投资成功,这些人成功考上,日后连带着他们的家族,也能青云直上,岂不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