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这么说,那就按照当年的审判执行吧。”
此言一出,下面的侯家父子都是面色一变,侯小龙更是满脸苍白,都维持不住跪地的动作,整个人软了下去。
“陛下...”
“怎么?刚才不是你说的全凭朕做主吗?”
昭武帝的声音陡然一冷,龙威弥漫,侯梵浑身的汗毛乍起,就连呼吸都停顿了一瞬间。
当年,西城灭门案的事,就是侯小龙做的。
一家二十三口无一幸免,都被残忍杀害。
其原因,不过是因为侯小龙看上了那家的姑娘,但是那家人也算是书香门第,虽然没有什么爵位,但是也是几代都读书。
也算是家风清正的正经人家。
侯小龙是什么名声,京城谁人不知道?人家自然不同意。
更何况这侯小龙还说要纳人家做妾,如此正经的人家,如何会让自家嫡女去给这样的人做妾?
简直就是侮辱人。
所以这家人就没有答应,更是把侯小龙安排过去抬人的轿子给砸了。
这下,侯小龙不乐意了,当天晚上就带人打入了人家里,当着全家老小的面侮辱了那个姑娘,更是让手底下的人挨个来。
活活的把人姑娘折腾死了,随后更是将那一家老小屠杀了个干净。
上至七旬老人,下至才满月的婴孩都没有放过,手段残忍,简直穷凶恶极。
最后事发,京兆尹十分重视,当即就上报了。
昭武帝震怒不已,天子脚下居然出了这样恶性的事件,当即就下令严查。
其实这玩意压根也用不着严查,这侯小龙十分的嚣张跋扈,打上门去也没被人,目击者有很多。
很快这事就被京兆尹上报了,昭武帝一听,居然还有这样的混账,震怒之下,直接下令,要京兆尹依法行事。
这不,最后京兆尹直接给叛了个斩立决。
得到消息的吴国公急急忙忙的进宫求情,跪了一整天,更是保证以后一定会好好教育孩子,希望皇上能看着他过往那些功劳上,饶过他唯一的儿子。
昭武帝终究还是仁慈了,或许也是念着吴国公当年的救命之恩,这才法外开恩将这件事压了下去。
不过也给吴国公说清楚了,从那之后让侯小龙离开京城,什么时候改正好了再回来。
这次太子大婚,吴国公也接到了召回的命令,不过他没有急着行动,而是先上书表示自己儿子已经改正了,希望皇上能恩准他也跟着回京。
昭武帝当时也没多想,觉得既然已经改好了,加上这一年多吴国公在边境坐镇,也是保证了边境的安稳,也算是一份苦劳。
当下也就答应了,今日清晨,散朝之后,昭武帝还特意召见了吴国公,询问侯小龙的一些改变。
想想当时吴国公说得多好听啊?
可结果呢?
这个已经被说改好的人,却大摇大摆的在京城城门处公然强抢女子,甚至还抢到了昭德郡主头上。
态度之嚣张,丝毫没把人放在眼里。
区区一个世子,面对他亲自册封的郡主,还是以为有史以来第一位拥有位同亲王特殊待遇的镇国郡主,还口出狂言。
甚至还将当初太子拒婚的事,翻出来说。
若是前者只是打他这个皇帝的脸,那么后者就是将他这个皇帝以及整个皇家的脸面都丢在地上践踏。
可想而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是何等的震怒?
后来侯家父子来了,他就一直晾着,直到刚才吴国公开口,昭武帝这才跟着开口。
“皇上,臣就这么一个儿子,实在是...”
“又是这套说辞?”
“行,既然你这么说了,朕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那就给你一个选择,你自己选。”
闻言,吴国公连忙抬头期望的看向昭武帝。
“两条路,第一,夺爵罢官,从今以后你们一家离开京城,相信以你们以往累积的财富,一辈子富贵应该绰绰有余。”
“第二,按照当年京兆府宣判的结果执行。”
话音落下,吴国公愣住了,原本燃起来的希望瞬间被掐灭了。
夺爵罢官,虽然不没收财富,还能让他们安稳的离开京城,但是他当初拼死拼活的南征北战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现在的地位吗?
他可不光是要自己荣华富贵,还要自己的后代也都荣华富贵。
可现在虽然还有财富,但是没有背景空有财富,这就是别人的鱼肉。
想他过去那些年,可是没少暗地里吞吃别人的财富,他可不想自己有一天成为被别人吞吃的对象。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如果没有了爵位,过去他交恶的那些仇人,还不得给他一家都生撕了啊?
所以在听到这个选择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是否定,地位绝对不能舍弃,永远都不能,即便是死,他也要这辈子享受够在死。
不过当第二个选择出来的时候,他沉默了。
地位他不想放弃,儿子他也不想,毕竟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这么些年来,小妾纳了不少,他自己个的身体也很强壮。
可不知道什么原因,死活就是没有第二个孩子出生。
所以他就只能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侯小龙身上。
这可关系着自己的香火,这要是舍弃了,那自己岂不是就断子绝孙了?
他也不想其他人那样,背后还有一个家族什么的,他就是孤家寡人一个,要不然当年也不会为了一口吃的,到处偷鸡摸狗。
后来长大了一点,就开始靠着心黑手很收拢了几个手下,开始欺男霸女的讨生活。
一方面是地位,一方面是香火,这让他怎么选啊?
“爹,我不想死,求求你救救儿子啊。”
边上的侯小龙此时也慌了。
不慌不行啊,他最是了解自己老爹对现如今这个地位的看重。
也无数次说过,什么都可以丢,这爵位绝对不能丢,这可是关系到他们侯家往后富贵荣华的大事。
此时,听到皇上给的选择,在见到老爹的迟疑,他如何不知道现在的老爹已经开始权衡得失了。
作为性格德行相同的父子俩,他很清楚如果是自己面临这样的情况,应该会选择后者。
毕竟儿子没了还可以再生,尽管这些年都没有动静,但是谁能保证以后也没有动静啊?
二十个不够,那就四十个,六十个,反正他是国公,有地位在,没人愿意那就花钱买,总能再生出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