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重诲从襄阳出发,率领八万唐军来到荆门城下,这里是荆州的最后一道防线,荆门一失,荆州基本无险可守。可是,国小力弱的南平,只能派出两万人马来守卫荆门。荆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小山丘陵,南面则是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而荆门则是江汉平原北部的屏障。望着荆门的小山和高耸的城门,虽然比不上汉中的鬼斧神工,但也算的上是易守难攻。安重诲犯了难,他原本的计划是趁着南平军不备,奇袭直奔荆州城下,却不曾想南平军在此设防,这让他如何不意外?不过,经过仔细观察,安重诲发现,荆门的守军不多,这让他松了一口气,地势虽险,可是人不行,在险要的地势也是白搭。
南平深知荆门的重要性,因此,驻守荆门的卫队由高从诲亲自率领。他率领两万王府卫队,来到荆门。南平久不经历战争,因此,对于荆门的重要性也就不太重视,就连城墙上的防守巨弩都没有及时的保养更新,当高从诲来到城墙检查城防时,巨弩大部分都已经生锈腐朽,根本不能使用。而城墙也因为年久失修,早就开始坍塌。这倒不是高季兴不愿意维修,而是南平地狭人穷,百姓们连吃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那么多钱粮来维修荆门?高从诲看到这些场景,很是无奈,他只好令手下的将士们砍伐树木,制作简易的栅栏门,挡在坍塌的城墙处,至于无法使用的巨弩,高从诲也没有办法,只得利用手中现有的弓箭作为抵御唐军的武器。同时,他又开始加强卫队的训练,告诉他们战斗的技巧。两万士兵们也意识到真正的战争要来了。所以他们也很认真的听着,训练着。
可是,再厉害的理论练习,永远也比不过实战。唐军此来本来就是为了攻克荆州的,所以他们携带了大量的攻城弩,这些弩箭粗大,射程远,杀伤力强,而且唐军实战经验丰富。安重诲仔细观察之后,找到了突破荆门的方法。很快,唐军刚到城下不久,就发起了对城池的猛烈攻击。南平军也不意外,在他们看来,战争迟早爆发。城墙上的警报铃一敲响,南平军们立刻登上了城墙。高从诲登上城楼一看,唐军人数众多,密密麻麻,排着整齐的方阵朝城池杀来。高从诲立即命令士兵准备迎敌,弓箭手们已经做好了射击准备,只等高从诲一声令下,他们就将手中的箭支射向城下的唐军。
还没有到弓箭的射程范围,唐军们就停了下来,高从诲明白,安重诲这是要做战前的进攻计划,可是等了半个时辰,唐军也没有发动进攻,南平军的将士们有些一头雾水,刚刚还紧绷的心开始放松下来,开始你看我、我看你,一脸疑惑的表情,似乎想要征询身旁同袍的意见。可是,安重诲没有让他们疑惑太久,很快,跟在队伍后面的攻城弩被推了上来,稳稳地固定在唐军的前面一排,高从诲看到这个场景,想了一会,终于想明白了,唐军这是要发射弩箭,正当他喊道所有人躲避的时候,唐军的攻城弩已经装填完毕,开始发射。
南平军将士们还在嘻嘻哈哈,在他们看来,唐军未免自不量力,哪有能射这么远的弩?此时唐军距离城墙足足有五百步,就算是守城弩的射程也只有四百五十步,许多年轻人不信邪,就站在垛口那里,他们要看看唐军是怎样射中他们的。高从诲知道攻城弩的厉害,大声厮喊着让将士们躲避。刚一发喊,巨大如同手臂粗细的弩箭就射来了。刚刚还站在城墙垛口处的年轻士兵被射穿,巨大的惯性将他推出很远,钉在身后的了望塔的墙上。
见到攻城弩的巨大威力,南平军瞬间被吓破了胆,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他们,此时经历了真正的战争,立马吓得东躲西藏,恨不得长双翅膀,飞离这个死亡之地。高从诲见状,只好一再下令禁止跑散,全军躲避,这才避免了军心涣散。唐军的弩箭继续发射着,时不时有倒霉的南平军被射穿。唐军的步兵在箭雨的掩护下,也开始发动进攻。他们抬着攻城梯,快速地朝着城墙前进。
高从诲躲在暗处,细细的观察着唐军的进攻路线,虽然唐军步兵进入了射程范围,可是巨大的弩箭,让他们不敢抬头射击。可是,再不放箭,只怕唐军就要登上城墙了。于是,高从诲不顾箭雨,命令弓箭手做好射击准备。弓箭手们刚一露头,就被弩箭射死了不少,可是在南平军的射击之下,唐军步兵也损失不少。而唐军弓箭手们也开始对着城墙上射箭,在远程弩箭和弓箭的两路进攻之下,南平军的弓箭手就显得有些寒酸了。城防弩已经腐朽不能再用,这让原本不强的南平军雪上加霜。
很快,唐军士兵们开始攀爬城墙,南平军步兵手持盾牌,来到城墙垛口处,如临大敌一般。很快,唐军攻城弩停止了射击,唐军步兵开始登上城楼,南平军与唐军厮杀在了一起。虽然高从诲很是奋勇,杀敌也多,可是在强大的唐军面前,南平军很快就露出了破绽,登上城墙的唐军越来越多,杀都杀不完。而城门则在攻城塔的进攻之下,摇摇欲坠,唐军将士们的呐喊声响彻城内外。南平军听了,顿时魂飞胆散。
高从诲虽然拼命组织士兵们杀敌,可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唐军,他终于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不少南平军的将士们开始后撤,唯独高从诲还在死命杀敌,不肯后撤,将士们不忍心看到世子牺牲在这里,强行拉着高从诲撤退。安重诲见已经夺下了城墙,知道荆门必破无疑,他也不急着派人追击高从诲,在他看来,荆门一失,就算荆州是铜墙铁壁,也挡不住自己的进攻,让高从诲逃走,只不过让他多苟延残喘几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