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亲自击杀杨干贞,郑隆亶特意穿上了爷爷留下来的战甲,就在他轰轰烈烈地出宫时,杨干贞早就得到了消息。他不慌不忙地暗中埋伏着兵马,只等郑隆亶的几十人一到,这里就成为他们的死地。郑隆亶的行动遭到了很多百姓们的围观,他们看到平时很难见到面的云南王,竟然骑着高头大马,杀气腾腾地走在城内的主干道上,不少好奇的小老百姓们在不停地猜测着,说这是哪一个倒霉鬼要遭殃了。他们紧跟其后,很快,他们就来到了郑隆亶的目的地,丞相杨府。
百姓们随即热烈的讨论起来,纷纷讨论杨干贞的善政。原来杨干贞虽然架空了云南王,可是为了争取民心,做出了不少有利于百姓们的政策,因此,杨干贞在百姓中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当百姓们知道郑隆亶是要来迫害杨干贞时,无不为杨干贞感到惋惜。而杨干贞则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亲自出门前来迎接郑隆亶的王驾。接着便是跪地行礼,一套礼节下来,无论是何人都不会认为杨干贞是会弑君的乱臣贼子。
郑隆亶一见杨干贞,怒气顿时升了起来,大声喝道:“大胆杨干贞,为何谋反?”
杨干贞听了,假装一愣,随即淡定的说道:“大王,我杨干贞为官二十余年,一向忠于王室,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王室为重,今日大王何出此言?老臣实在不明白。”说罢,杨干贞摆出一副受冤枉的模样,朝着郑隆亶行了一个拱手礼。一旁的百姓们听了,纷纷为杨干贞叫屈,像杨大人这样的好官,岂能是乱臣贼子?
郑隆亶似乎想到了杨干贞不会承认,于是命令手下将那名家奴押了上来,对那家奴说道:“来,你将你在杨府内听到的、看到的再说一遍。”
那家奴看到郑隆亶恶狠狠的样子,有些害怕,他从来没有在众人面前说过话,因此看到自己的几句话引来了这样一场大乱,吓得说不出话来。在郑隆亶的再三询问下,那家奴只好说道:“小人看到丞相大人集结兵马,无意中听到丞相与诸位亲信将军谋划,说要攻打王宫。谁知被丞相大人发现,他立马就要杀了小人泄恨,在几位将军的建议下,丞相大人为了不让事情暴露,将小人狠狠重责了一顿,并关押在柴房里,准备事情成功之后,再将小人处决。幸运的是,小人命不该绝,趁着晚上看守不严的机会,逃了出来,这才能够向大王告发丞相的谋反事迹。请大王明察。”
听完家奴的叙述,郑隆亶得意洋洋地问道:“怎么样?杨丞相,此刻你还有什么话说?”百姓们听了纷纷摇头,对家奴的话表示不信,也有少数人开始动摇起来。
杨干贞看了那家奴半日,这才看向郑隆亶说道:“老臣不知道此人是从何处来,在这里妖言惑众,离间老臣与大王的关系,老臣自从被先王赏识,一直忠心耿耿,绝对没有一丝叛逆之心,此家奴竟然敢挑拨你我君臣关系,当立即处死。”说罢,杨干贞就要拔剑杀了那家奴。
郑隆亶哪里肯让人证被杀,于是说道:“怎么?急着消灭证据?”
杨干贞急忙说道:老臣不知道这奴才是哪里来的,也不知道大王为何要认定老臣谋反。”
郑隆亶大怒道:“这家奴是你府内的,你竟敢说不认识?”
杨干贞说道:“老臣府内并无此人,大王若是不信,老臣可以让家中奴仆们出来辨认。”百姓们听了,纷纷点头,觉得唯一的办法也就只有这个了。
郑隆亶不知是计,也只好答应了。很快,杨府内的家宰、总管以及普通的奴仆、侍女都出来了,郑隆亶扫视着他们,指了指那家奴,高声问道:“此人可是你们府中的奴仆?”家宰、总管以及奴仆们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纷纷摇头道:“府内不曾有过此人。”
那家奴见家宰、总管等人假装不认识自己,于是大声说道:“白总管,是我啊,我是小顺子啊,你不认识我了?”那白总管假装抬起头来仔细看了看,随即摇头说道:“你怕是认错人了,在下姓王,不姓白。”原来,这家奴是王总管夜里买进来的,除了王总管之外,并没有见过其他奴仆,可是王总管却自称姓白,是白夷人。
王总管的直接否认,这可害惨了这个家奴,当郑隆亶问他还认识谁时,那家奴只好说道自己刚进府不过三天,只见过白总管,不曾见过他人。家奴认不清府内人员,让他的指控不攻自破。百姓们纷纷指责起来,说郑隆亶听信谗言,要杀国家忠臣。
杨干贞此时更是加了一把火,只见他说道:“大王,事实已经明了,此人不过是一个小人,想要博取富贵,口出狂言,大王若是信不过老臣,老臣宁愿放弃官职,归老田园。”说罢杨干贞颤巍巍的跪了下去。百姓们听了,开始骚动起来。
郑隆亶知道自己想要杀死杨干贞的目的无法达到了,他拔出腰间宝剑,气冲冲地将那家奴杀死,可怜那家奴做了他人的棋子还不自知。郑隆亶随即说道:“本王听信谗言,请丞相勿责。”说罢就气冲冲地回宫去了。百姓们见状,纷纷拍手叫好。
入夜,丞相府内异常紧张,只见原本应该休息的杨干贞此时已经是全副武装,杨登和几个亲信将军也是没有入睡,围着杨干贞,准备举行大事。很快,当四更的棒声传来时,躲在丞相府内的士兵们出动了,他们趁着夜色直冲王宫。王宫的侍卫们还在开门准备早朝,刚刚开门,就被有备而来的杨家军杀死,接着杨登直奔郑隆亶的寝宫,而杨干贞则直接前往王太后刘氏的寝宫,刘氏乃是汉国的增城公主。正因为有汉国做后盾,郑隆亶才敢想把杨干贞废掉。
郑隆亶还在洗漱中,杨登突然闯入,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杨干贞的士兵将刘氏惊醒,刘氏只好梳妆完毕接待了杨干贞。只听杨干贞说道:“大王无道,诬陷老臣谋反,老臣无奈,只能自保,请太后惩罚老臣。同时请太后另立新王。”
刘氏早就猜到了杨干贞的目的,只得说道:“杨丞相三朝老臣,劳苦功高,大王无道该死,请丞相接任王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