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潮州募兵
作者:苍莽山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     
    南宋祥兴元年5月底,
    潮州城。
    文天祥募兵的告示已经张贴出去。
    文天祥手下将领并不多,吴希奭、杜浒和陈吊眼正带领数万军民撤往潮州的路上。
    张唐、熊桂二将正率人前去接应。
    兵部侍郎邹沨也已经返回海丰县城。
    如今潮州城只剩下文天祥、陈子全、刘子俊、赵孟溁等人。
    募兵的事情肯定不能让文天祥出面,能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
    自宋蒙战争以来至南宋末年,无数的百姓早已恨死鞑子了。
    大宋募兵旗帜一竖,偌大的招兵场,立刻就围满了人。
    里三层外三层,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
    “什么,这么高的饷银?”
    (宋朝精锐一米八以上的一个月1000文,个子低的月俸递减。)
    “战兵每月一贯半,辅兵每月一贯。”
    “只招战兵2000,辅兵1000人?”
    “怎么招这么少?”
    “也不知道我能不能被招上?”
    “就你这低矮挫的,凑什么热闹?”
    “滚,你才低矮挫呢,你全家都低矮挫!”
    “别挤,挤个锤子啊。握草,你特娘的踩到我了。”
    人头攒动,吵吵个不停。
    “都特娘的排好队,一个一个的来,不要吵,不要挤!谁特娘的再不去排队取消资格!”刘子俊站在桌子上大声地吼着。
    特娘的,这么多人都围的一圈又一圈的,哪像个招兵的样子。刘子俊暗骂道。
    一边是刘子俊大声地吼着,一边潮州士卒衙役们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努力维持着秩序。
    另一张桌子旁,参议赵孟溁正端坐在椅子上,笔墨纸砚早已准备妥当。
    在刘子俊的吼叫声中和士卒衙役的维持下,聚在一起的民众,终于排成了队伍。虽然仍然歪歪扭扭的,但至少不再是围在一堆了。
    “姓名?籍贯?年龄?身高?”赵孟溁问着。
    据《宋史·兵志》载,宋朝当时的招兵标准就是身高,甚至粮饷的标准也是按照身高计算。个子高的拿钱多,个子低的拿钱少。
    太祖初年,禁军中的铁骑马军和龙捷马军身高都达到了一米八多的高个子。
    可不是小日子那一群骑着狗狗打群架的猴子。
    (小日子所谓的那些名将的身高,前面已有论述,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全文搜索小日子。)
    宋朝从赵匡胤开始,就给全国各地发放刻有尺度的木头棍子,符合标准的就被送到京城当禁卫军。
    这也是赵大避免武将造反的一种策略。
    静塞铁骑,那可是威名赫赫的存在。
    只可惜被赵二那个“高粱河车神”给败光了。
    “车神”这个称号实至名归,当时的赵二在大腿受伤的情况下,凭借一台驴车竟然跑出了法拉利的效果,硬生生的把契丹骑兵远远地抛在后面。
    一脚下去,契丹骑兵已经看不到“车神”的尾灯……
    赵孟溁端坐在椅子上,奋笔疾书。
    虽然赵孟溁武艺不太出众,但是人家笔杆子厉害啊。
    “俺叫赵大石,城南赵家庄人,俺今年20了,俺也不知道俺有多高。”一个衣衫褴褛,穿的破破烂烂的年轻人不好意思地说道。
    “去站那边量量身高。”赵孟溁指着一根竖起的木棍说道。
    年轻人在旁边的士卒协助下测完身高。
    “五尺七寸。”士卒向赵孟溁报告说道。
    宋朝一尺相当于31厘米,五尺七寸差不多相当于一米七七,快一米八了,就算搁在后世也算是高个子了。
    (这里说的是普通人,运动员不计算,非要抬杠我也没办法哦。)
    “去校场吧,那边自然有人招呼你。”赵孟溁对着小青年说道。
    “是,小的多谢将军。”
    “下一个。”赵孟溁喝口茶水说道。
    ……
    就在赵孟溁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头,身穿一身宽博的衣衫,头上戴着高而方正的巾帽,一看就是秀才打扮,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老头在人群之中看了很久,看到赵孟溁忙的满头大汗,便试探着走了出来。
    “干什么?干什么的?人家将军是招兵的,你一个老夫子凑什么热闹,赶紧回家去吧。”
    “钱老夫子,你这样的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手无缚鸡之力,你咋也来凑热闹啊?”有认识这位老夫子的人笑着说道。
    正在排队的人群,看到老夫子越过他们走到前面,顿时一个个怒目相向,发出一阵阵不满之声。
    钱老夫子,本名钱贵己,三十多岁才考上秀才,至于举人也不知道考了多少次,反正每次都是榜上无名。平日里在街头书书写写的赚几个铜板为生。
    饥一顿饱一顿的,三十岁的人看上去略显苍老。
    前几日呢钱老夫子走了狗屎运,接了个“大活”,赚了些许铜钱。正所谓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手里有钱,万事不愁。
    这位老秀才也开始膨胀了,开始飘了。
    “你们懂个屁!”对于众人的说辞,钱老夫子当场怼了回去。
    钱老夫子甩开众人阻挡的手臂,瞪了一眼众人,骂骂咧咧的来到赵孟溁跟前。
    “赵将军,学生有礼了。”
    赵孟溁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位看上去都有“四五十岁”的书生,眉头一皱,说道:“你认得我?”
    “将军威名,学生当然了解。”钱老夫子连忙回应着。
    “哈哈,哪有什么威名。这是在招兵,你一个书生不去读书来这里干什么?而且你这年龄也超标了,军中不收四十岁以上的。我这边还忙着呢,你赶紧回去吧。”赵孟溁略显不耐烦的说道。
    “啊,将军,不不!学生才刚过三十岁呢。”
    “你这满脸皱纹,像个三十岁的人么?还有你怎么这么多事?这是招兵,你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过来能干什么?”赵孟溁已经准备发飙了。
    “哈哈,哈哈哈!”人群之中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笑个屁啊!”钱老夫子顿时不愿意,对着人群骂了过去。
    骂归骂,钱老夫子也没忘记了正事,眼看着赵孟溁越来越不耐烦,赶紧又行了礼说明来意。
    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那也得是文官,一个落魄秀才遇见武将也是不敢太过造次的。何况是到了这战乱不断的南宋末年。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好叫赵将军知晓,学生看将军忙不过来着实有些辛苦,学生不才也略同文墨,想替将军分担一些。”
    “赵将军只需要给学生些许铜板就行。”钱贵己笑呵呵地说道。
    这句话才是重点,不能白干。
    “哦,你过来,照着这个格式书写,你先写着我来看看再说。”赵孟溁活动活动有些发酸的手腕对着钱贵己说道。
    钱贵己走到桌前,坐了下来,现学现卖对着前面的一名年轻汉子说道:“姓名?籍贯?年龄?身高?”
    “嘿,好你个老夫子,咱们两家可是住一条街的,你还不知道俺叫什么名字么?”年轻汉子不满的说道。
    “哼,军中无父子,何况是邻居。今日就叫尔等知道,军中只有军法!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尔等若再敢多言,军棍伺候!”站在一旁的赵孟溁看着前面的年轻校尉眉头一皱,帮钱贵己竖威道。
    青年人赶忙低头,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俺叫杨大力,潮州城东杨家村人,今年18岁,身高五尺八寸。”
    再落魄的书生,平日里也是靠写写画画为生的,书写个信息之类的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很快便把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学着赵孟溁的样子,让杨大力去校场等候。
    宋朝的五尺八寸,相当于后世的一米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