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与子同袍
作者:苍莽山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     
    “少年兴则国兴。”苏刘义在心里面默默地念叨着这句话。
    联想到自己的长子苏景瞻被陛下调往临高委以重任。
    今日陛下又以学生之礼对待自己。
    官家对苏氏一门,不可谓不厚啊。
    想到这里,苏刘义已经老泪纵横,参拜道:“陛下放心,臣明白了。这琼州的事情,臣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完成陛下的托付。”
    大宋学堂、大宋皇家学堂,即将在不久的将来撑起大宋科技的进步。
    “我华夏从石器时代到陶器时代再到青铜时代,又从青铜走向铁制。这些何尝不是科技的进步?”
    赵昺似乎对着苏刘义在说,又好似自言自语地说道。
    就让这些从未上过学堂的孩童们从认字开始吧。
    文字,是一切文明的基础。
    没有文字,哪有什么文明?
    用绳结记事?大事打一个大结,小事打一个小结?
    自己都搞糊涂了。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拉丁语属于表音文字,掌握基本规则便可拼读单词。
    汉字也是世界上唯一由本民族自己创造出来的,并且也是唯一幸存下来的表意文字。
    汉字,只需要简单的组合,就可以把事情表达清楚。
    西方为什么用表音文字,因为他们文盲太多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是文盲。
    直到十六世纪,西方会写字的人几乎没有。
    欧洲在十六、十七世纪,才刚刚编纂字典呢。
    还在那忙着给26个字母排顺序,尚不足3000个单词。
    要是对骂,能骂到他们怀疑人生。
    区区几千个文字的地区,突然科技就开始大爆发了?
    难道说科技在前面跑,文字在后面追?
    ……
    赵昺等人刚步入学堂大门,就听到一群七八岁的孩童唱着歌。
    童声清澈,歌声嘹亮。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风·无衣)周幽王十一年,即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
    秦国靠近王畿,故遂奋起反抗。
    秦人尚武好勇,这首诗歌便在此背景下产生。
    这是一首反映秦国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协作并行、准备抵御外敌的一首战歌。
    而赵昺决定以此歌作为大宋军歌,推广起来。
    凡是大宋学堂内,音乐课上必须学会的一首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赵昺跟着节奏一起唱了起来。
    眼前仿佛看到了那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一幕。
    无数的宋军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向着蒙元大军发起最后的冲锋……
    按照赵昺的要求,大宋学堂的教育,首先必须要进行爱国教育。
    凡大宋学堂,不管哪个年级,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每周都要进行爱国教育。
    自华夏有文字记录以来,每一个英雄故事,都将是一个范例。这些英雄的事迹由学堂里的教书先生编写出来,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述华夏的荣耀。
    身体好才能学习好,体育课上,充斥着孩子们嘻嘻哈哈地笑声,天真烂漫。
    (年轻真好,祝老铁们归来仍是少年。)
    几个班级的孩子们正在土操场上练习着跳绳,第一次接触跳绳的孩童们甚至连一次都跳不过去。
    尘土飞扬,一张张充满笑容的小脸蛋上显得脏兮兮的。
    满头大汗的孩子们却乐在其中。
    终于起步了,看到眼前这一切的赵昺倍感欣慰。
    学堂里,每日有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科学等课程。
    语文以那些《三字经》、《笠翁对韵》等启蒙读物,识字写字为主。
    数学作为科学之母,则从一到十的分成开始讲起,什么2可以分成1和1;3能分成1和2;3可以分成2和1……
    孩子们伸出小手跟着先生一起学习着。
    对于学不会的,先生拿起戒尺直接打手,
    “啪!”
    戒尺落下,打在一名小孩的手心上,瞬间红肿起来。
    被打的孩子泪水在眼珠子里打转,却咬紧牙关,硬是没吭一声。
    这一幕让站在门口的赵昺吓了一跳,真狠啊,这特酿的是真打,着实了打。
    赵昺不经意看看自己的小手,嘴巴一咧,真疼。
    孩子们免费上学,中午管饭,长大了还有可能当个官儿。
    赵昺办学堂这件事情让无数的大人们感恩戴德。
    生是赵官家的人,死是赵官家的鬼。
    这句话不知什么时候就从百姓、兵士们的口中传了出来,越传越远。
    以至于那些有钱的人们想方设法想把自家孩子送进学堂。有钱的人家更是托关系,走门路,想尽办法去争取一个名额。
    然而,这些有钱的主儿突然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收他们的“土特产”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地主老财们纷纷猜测着。
    在海口行朝旁边一处繁华地段,开绸缎店的钱掌柜,听说赵官家办起了学堂这件事情之后,也不知道从哪托了关系找到了一名锦衣卫小旗,想把自家孩子也送进学堂。
    趁着小旗不在,往其家里送上了不菲的钱财。
    小旗了解情况之后,把自家婆娘一顿臭骂。
    拿起婆娘收下的钱财摔门而出。
    锦衣卫小旗把财物甩在绸缎店里,掐住钱掌柜的脖子一顿胖揍。
    咱吃官家的、喝官家的,负伤了有人治,便是战死了妻儿老小陛下也给养着。
    咱一条贱命干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即便是家里的婆娘,每日给陛下做点工,那也是能贴补家用。
    给陛下当差,那是多么荣耀的事情。谁敢收受贿赂,真不怕脑壳挂在城墙上?
    呸,你这狗贼想害某不成,看老子今天不打死你个行贿的。
    锦衣卫小旗一边打,一边骂。
    “啥,锦衣卫怎么打人了?”一名路人探着脑袋说道。
    “你懂个球啊,眼神不好,耳朵也听不见么?”
    路人的话音刚落便被围观的群众骂了回去。
    咱就一条命,卖给陛下了。
    咱今日要拿了你的银子,咱这张行头都要给扒下来,甚至这吃饭的家伙都要被砍了。
    咱那闺女、儿子可是要被学堂开除的。
    “来人,把这厮给老子抓到诏狱去。”气头上的小旗怒吼着。
    手下几名锦衣卫眼瞅着钱老板已经鼻青脸肿,赶紧把小旗拉到一边,附耳解释着。
    赵昺在知道这件事以后,会心一笑。
    然后派李恩过去严厉斥责这名小旗一顿,责令小旗给人家钱掌柜赔礼道歉,并赔偿了医药费,此事便既往不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