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泉州之战(十三)
作者:苍莽山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     
    赵大石和几名宋军游过去抓住蒲师文,将其按在水里。
    此时的蒲师文真切感受到什么叫无限接近死亡的状态。
    脑袋浸在水中,想要不停地摇晃着,却又无能为力。
    其内心充满了恐惧,终于,一贯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的蒲师文崩溃了。
    趁着脑袋短暂地露出水面,一边拼命的咳嗽着,一边哭泣着求饶。
    “怂包,老子以为你是条硬汉呢。真特么的晦气!”赵大石骂完之后再次把蒲师文按在水中,久久没有松开。
    “咕咚,咕咚。”
    打了这么久,蒲师文也口渴得难受,顾不上海水的苦涩,开始喝水了。
    这个时间对于蒲师文是多么的漫长,双腿在海水里不停的挣扎着。脑海中似乎看到了自己一生,就如同过电影一般。
    良久,赵大石抓住蒲师文的长发,将其提了起来,一股股海水从嘴里吐了出来。
    整个人如同死尸一般,看起来毫无生机。
    驾驶着战船开过来的杨大力瞥了一眼赵大石,笑道:“恭喜赵团长捉到了一条大鱼。”
    “儿郎们,我们走,砸船厂去,这次可不能让这狗日的抢了先。”杨大力挥挥手指挥着手下从旁边驶过。
    “哈哈,好说好说。回去之后,请弟兄们好好喝上一杯。”对于杨大力的笑骂,赵大石毫不在意。
    “把这狗贼给我押起来!”
    众人七手八脚拖死狗一般把蒲师文提到船上,然后捆成粽子一般绑在桅杆上面。
    一名宋军士兵走过来,一拳重重地打在小肚子上,蒲师文吃不了痛,惨叫一声,再一次把肚子里的海水吐了出来。
    这条重要的一条大鱼可不能死了,更不能跑了。
    “命令各船救助伤员!统计伤亡人数!”文天祥等人再次下令道。
    其实也不用下令,每条船上随军的大夫和学徒们从出现伤亡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忙碌着抢救伤员。
    这些随军的军医,都是从海口各地高薪招募而来的,从一开始赵昺就做足了万全的准备。
    消毒、包扎、止血、喂药,医护兵们带着手套,拿出珍贵的高度白酒,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忙得不可开交。
    用低度酒经过数次蒸馏出来的高度白酒,还是比较珍贵的。
    但同时用这玩意儿处理伤口是真疼!
    伤兵们嘴里塞上一块棉布,白酒倒在伤口上,极度的疼痛感瞬间直冲大脑,死死咬住棉布,青筋暴起!
    甚至让几名兄弟都快按不住了。
    “儿郎们,走,随本团长冲上去,鸡犬不留!”
    “万胜,万胜!”
    除了少部分留下收押俘虏、收拢缴获物资之外,其他的大宋海军官兵,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如海浪一般向岸边进发。
    “快,快撤退!”泉州码头,李恒顾不得昏迷不醒的蒲寿庚,带领着一批已经上岸的元军仓皇而逃。
    至于说蒲寿庚,死道友不死贫道,李恒才不会管他死活呢。
    “快跑啊!宋军来了!”一群喽啰们,丢掉手中的武器,脱掉身上的衣甲,只恨自己爹妈没给多生出来两条腿。
    历史上前后夹击灭亡大宋的李恒,此时也好不到哪去。
    头盔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了,骑着马,在亲兵的护卫下快速逃窜。
    至于说后面跟着的那些两条腿的,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
    小兵们被俘虏了还有可能活命,自己要是被活捉,那可就死翘翘了。
    就算投降宋朝,现在也不是时候啊,现在压根就不叫投降,这叫被俘。
    就算投降那也要有投降的本钱。
    人家吕文焕投降的时候手里至少还有一座襄阳城。自己现在啥也没有,投降是不行的,一定要逃出去!
    想到这些,李恒又急忙狠狠地抽打了几下胯下战马。
    战马吃痛,哀鸣一声,跑得似乎更快了一些。
    码头就在眼前,宋朝战船开始慢慢靠岸。
    远处泉州城的轮廓依稀可见。
    宋代诗人李邴曾写到:“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商贾云集、帆樯如林。
    伴随着潮起潮落,各国商贸在此来往络绎不绝。这便是泉州商贸繁华最好的描述。
    泉州,依山面海,风光如画,被古人盛赞为“山川之美为东南之最”。
    泉州,又称为“刺桐城”,这是一座因“刺桐”而崛起的城市。
    刺桐,不仅是泉州的市花,也是泉州的古称。
    “刺桐”,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移植到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一带。
    唐、五代时,泉州已遍植刺桐。故称为“刺桐城”
    刺桐生长得花繁叶茂、花红似火,红花绿叶,美不胜收,成为泉州城一大特征,泉州也因此而名闻海内外。
    “刺桐港”这座东方第一大港,这座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部泉州史,有点夸张的说法,“半部”华夏史。
    泉州的崛起和华夏历史上着名的三次“衣冠南渡”是分不开的。
    泉州自秦汉时期,生产力低下,经济文化落后。
    这也和福建的地势有关,“兵家不争之地”,“八山一水一分田”,就是极为形象的比喻。
    “兵家不争之地”意思是,福建多山,纵横交错,易守难攻,同时又种不出来多少粮食。
    古代以粮食生产为主,费尽千辛万苦打下来也是“赔本”的买卖。
    换成大平原,鱼米之乡你试试,绝对的兵家必争之地。
    有粮食才能有兵马,谁也不傻。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意思也差不多,福建山地和丘陵占了八成,水系占了一成,农田一成。
    境内河谷和盆地穿插其间,周边大山耸峙,丘陵连绵。
    只有东部沿海地带少量的平原适合耕种。
    同时泉州也是幸运的。
    西晋“八王之乱”开始到“永嘉之乱”这一段时间里,北方战乱不断。
    北方汉人纷纷逃亡南方,泉州就成为当时中原汉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北方汉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泉州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发展,粮食产量逐渐提高。
    泉州自然而然的繁荣起来。
    到了唐代,天朝盛世,海纳百川,凭借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加之造船业的逐渐发达,泉州大兴海外贸易。
    至宋朝时期开始走向世界,一举成为全世界最着名的海港城市。
    “打旗语告诉丞相,儿郎们已经活捉元军水师统帅蒲师文!”赵大石喜笑颜开地说道。
    不管是邀功也好,振奋人心也罢,是时候让全军知道蒲师文已经被活捉的消息了。
    “报!丞相,赵大石活捉元军水师统帅蒲师文!”观察手看到旗语之后,马上向文天祥会报道。
    “好,好啊!等回去之后本相亲自给这小子邀功请赏去!”文天祥激动地说道。
    “恭喜丞相,贺喜丞相。”众将领道。
    “哈哈,痛快,痛快啊!”此时的文天祥满脸欢喜,溢于言表,多年来积压的抑郁心情一吐为快。
    “胜了,大宋胜了!”
    “胜了,我们胜了!”收拾残局的宋军高呼着。
    “快,儿郎们,随我上岸,建立防线!”一马当先率先抵达码头的赵大石跳入浅滩,蹚着海水朝着岸边快速走去,当仁不让扮演了先锋官的角色。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坚持,有所不坚持;有所让,亦有所不让。
    火枪兵,弓弩手,大盾兵,刀盾兵,排列整齐,严阵以待,为后续登陆的宋军提供保障。
    事实上,这是多余的,“刺桐港”这座泉州最大的港口,码头上早已经连个鬼影都看不到了。
    宋军太踏马的吓人了,跑得慢的那就真变成刀下鬼了,哪个不开眼的元军还敢留下来看风景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