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一天,众人都是在提心吊胆的情况下过的,好消息是遇到了一个水潭。
这时候的人也没人管干净不干净了,都去水潭里,将自己的水囊灌满。
因为有了水,队伍里的紧张气氛有所缓和,但众人心里仍旧绷着一根弦。
或许是因为心里的紧张,身上的疼痛和疲惫反倒不那么明显了,大队伍前进的时候,每个人都努力的往前走,不敢掉队。
甚至都不用官差再去督促了。
就怕落单后再碰见野兽。
又提心吊胆的走了两日,才终于离开了这条山道。
虽然前面也是山,要走的路也是山路,但好歹中间有这么一段缓冲,而且就在山脚下的这段路上,终于看到了驿站。
众人紧绷的情绪,这才稍稍得到缓解,精神一放松下来,人就觉得格外疲劳。
看到前面的队伍停了,许多人都不等官差吩咐,就直接席地而坐了。
虽然站在这边,远远的就能看到前面的那座山,不过望山跑死马,据驿站的人说,哪怕站在这里可以看到那座山,但就凭流放队伍的速度,走一天也到不了。
行吧。
队伍里这么多受伤的,大家的状态又不好,再加上人又多,原本行进的速度就慢,所以人家说的也没错,恐怕一天时间还真走不到。
不过,此时虽然才中午,官差们还是决定就在此歇息。
实在是这几天心头的那根弦绷得太紧了,特别是这群囚犯紧张,这群官差更紧张,毕竟谁不惜命?
若不是吃的就是这碗饭,若不是恰好被上司派来押送这些流放人员,谁又愿意跋山涉水的跟着出来?
吃点苦受点累也就罢了,若是连性命也搭上,那可就太不值了。
毕竟京城还有父母妻儿在家里等待。
驿站里有水井,不过队伍里的人太多,所以只能排队打水,这活依旧还是家里三个男人的。
女人则负责在路边,山脚下捡柴,挖野菜,准备生火做饭……
山脚下住的村民,看到这边有大队伍经过,也纷纷挑着担子,背着竹筐,来他们这边都是从山里找到的山货。
尤其是一些晒干的蘑菇,菜干等,这些可是好东西,虽然天气炎热,但这些晒干了的东西还是可以长时间存放的。
梁家人自然没有放过机会,英娘将孩子往丈夫怀里一塞,跟着两个嫂子就去买山货去了。
或许是因为梁朝明的投喂,梁志轩小朋友显得很精神,感觉自己落入了亲爹的怀抱,朝着他咧开没牙的小嘴笑了。
梁朝明的内心深处忽然就柔软了一下。
过了许久,三个女人才抬着一个竹筐回来了,里面是满满的各种干蘑菇,干菜干,野栗子等山货。
劫后余生的人们吃着粗茶淡饭,却感觉异常安心。
等到了下一座山的山路上,虽然没有遇到野兽,感觉有好几个人被毒蛇咬伤了,还有的人被毒虫咬了,被咬过的地方肿的跟发面馒头似的,而且又痒又疼,看着就很吓人。
梁家人幸亏早有准备,睡觉的时候在四周撒上了驱虫的药粉,白日里每个人的身上也挂上了装有驱虫药的荷包。
但仍然防不住有些小虫……
流放的队伍走了三个半月,才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而队伍里的人数,差不多减少了一半……
这一路上可谓是十分艰难,先不说经常缺水缺粮,还遇到了不少野兽,造成了不少伤亡,山匪倒是没有遇到,可能一来是因为流放队伍的人数太多,二来也是犯人身上没多少油水,三来也是那些官着手里就握着明晃晃的钢刀呢。
那玩意儿穿在身上,是真的能要人命的。
而且本朝规定,凡为山匪流寇者,人人得而诛之。
也就是说,只要这些官差认定了自己这方是山匪流寇,就可以随意砍杀,甚至杀了之后都不需要报告当地官府。
能落草为寇的,大多都是活不下去的或被朝廷通缉不敢进入居住区的,谁也不愿意为了抢这样一支穷队伍,而丢失了性命。
除了这些,路上还遇到了好多场暴雨和大雨,不过众人在淋了几次之后就长了记性,基本上都准备了雨布。
而且队伍里90%以上的人都有了车,最次的也是手推车,上面装着沿途买的东西,以及口粮。
毕竟仅靠官差发的那点口粮,怎么可能吃饱肚子,吃不饱又哪里有力气赶路?
最让人难受的就是这里的各种毒虫毒蛇了,简直是防不胜防,一旦被咬了,又会又肿又痛又痒,让人恨不得拿刀生生将那块肉剜下去。
现在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众人的心情很是复杂,有终于不用赶路的放松,也有对未来满满的担忧。
岭南这边山多,而他们这群囚犯就被赶进了山里,山脚下这边有士兵把守,不允许他们离开。
至于说会不会从山的其他位置逃出去,拜托,这个地方是特意挑选的,四周悬崖峭壁居多,而且还山连着山。
好处就是这里面够大。
梁朝明一家在进了山后,也没敢往山里去,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马车进不去。
作为一个穿越老油条,这种在丛林里野外生存式的盖房子,梁朝明是很熟悉的。
安顿好了家人以后,他独自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手里就拿了两柄砍刀和一把斧子,还有用油纸包着的一大包种子。
对家里人的说词是,找守在山口的官兵花高价换的,而实际上这是他空间里的。
在梁朝明的带领下,他们挑选了一块还算平坦的地方,周围的树木都砍了,粗的用来盖房子,细的和枝叶就用来做柴火。
暂时嘛,大家伙自然是只能挤在马车里,而且还得轮流睡觉。
因为这是山里,担心有野兽。
他们的条件还算是不错的,毕竟身上还有许多驱虫粉,暂时也不用担心蛇虫鼠蚁会围拢过来。
几人以前也没有做过这种粗活,梁朝明也不好表现的很熟练,所以一家人足足用了半个多月,才盖好了第一间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