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逃避
作者:鹿台歌   穿成炮灰对照组,女穿男养崽种田最新章节     
    “瑶瑶,你怎么了?”
    赵臻自然地揽住顾瑶的肩头,面露担忧。
    其实他心知肚明。
    方才一进门,他娘杨氏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给说了,说顾瑶今日在家里不刷碗,还把碗摔了不少,两个孩子饿得嗷嗷哭,她也不怎么管。
    唠叨一百次的后悔当初让赵臻娶顾瑶,听的他两只耳朵都起茧子了,要不是家宅不宁,他怎么也不会急着去老师那里避难,就是不想在家里待罢了。
    杨氏是他亲娘,她有意见,赵臻只能忍着,顾瑶又是他媳妇,是他孩子的娘,他能怎么办呢?
    只能哄完那边哄这边。
    顾瑶哭哭啼啼地讲着今日发生的事情,到她嘴里,故事又是另外一个版本。
    她说着,边伸出纤细的十指,凑到赵臻面前让他看:“你看,手都划破了,我身子还没好,她们就欺负我!”
    赵臻心疼地握住她的手,刚想说话,床上俩睡熟的孩子突然又哭了起来。
    “孩子醒了……”赵臻看向床上,这一哭又不知要哭多久,他顿时感觉头大如斗,平生最喜宁静的他,哪里想到婚后会是这般折磨人的模样。
    “你先看着孩子,我突然想到爷爷找我有点事。”
    赵臻随便找个理由把烂摊子丢给顾瑶,慌忙离开房间,直奔前院而去。
    “相公!相公!赵臻!”顾瑶气的在后面直跺脚,声音里也带着哭意。
    怎么一切都不一样了呢?
    从前还没生孩子的时候,赵臻什么都顺着她,可如今呢,有了这两个小兔崽子,赵臻再也没与她同房过,每天回来就是待一会,然后跑去书房休息。
    顾瑶想尽办法留住赵臻,可还是不如她意。
    看赵臻远去的背影,顾瑶心里涌起说不清楚的悲凉。
    身后床上无止境的婴儿哭声,像是蔓延的泥沼一样拖住她的身子,绑住她的手脚,让她不得脱困。
    “你是不是个当娘的,孩子哭成那样还不赶紧哄哄?大半夜的吵死人了!”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顾瑶就像是没听见一样,苦笑一声。
    杨氏房中,她翻身用被子遮住耳朵,赵老四鼾声四起,孩子的哭声一直没停,听的人揪心不已。
    杨氏翻来覆去,她男人终于受不了,“你赶紧去看看怎么回事。”
    “这该死的贱蹄子,连哄孩子都不会哄,当初就不应该同意臻儿娶她!”杨氏咬牙切齿地穿衣服,一边恨顾瑶不用她话,一边烦这样自己还要帮着她照顾孩子。
    逃离后院,赵臻猛地停住脚步,四周虫鸣声清脆悦耳,是夏夜的宁静。
    这一刻,他才像是找回自己,站了许久,这才敲响爷爷的房门。
    赵铁根还没睡觉,让他进门来说话。
    赵臻打过招呼,赵铁根盘腿坐在床上,问起他的学业来。
    赵臻道自己虽然不是案首,但因为今年府试状况频出,两位师兄多次参加考试却一无所获,只有他考上秀才,因此老师对他还非常满意。
    “那就好,可有提起你接下来的安排?”
    说到此事,赵臻便有些犹豫。考上秀才只是个开始,接下来他还要去灵宝镇找一家书院读书,当初宴会上,灵宝书院的山长曾说他们这批考中的学子如果进入灵宝书院读书,可以减免一定的束修。
    这也是官府给学子们提供的帮助。
    可这些资助对于要读书的学子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会给你想办法的,你都读了那么多年,总不能叫你半途而废。”赵铁根如此说着,只是脸上的褶皱似乎又深了一些。
    赵家现在事多的很,一个事没解决,另一件事又冒出来。
    如今赵臻考上秀才减免服役的两个名额,赵铁根还没想好怎么分配。究竟是给哪个儿子呢?
    为了这事,大房从县里跑回来一趟,话里话外就是这些年没少给家里钱,也是时候见点回报了。
    二房三房也都盯着这名额,老四更不用说了,他是赵臻的爹,难道儿子赚的好处不该给老子吗?
    饶是赵铁根活了这么些年,也十分头疼这些琐事,一旦处理不好,只怕家就要散了。
    赵臻见爷爷头疼不已,心中也知晓最近家中的情况,他欲言又止,想问,可又忍住了。
    只道:“爷爷,等到了灵宝镇,孙儿可以给人抄书,也能赚些润笔费,到时候家里就能轻松些了。”
    “我让你读书,不是为了让你被这些蝇头小利迷惑,忘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银子的事你不用担心,爷爷只是老了,还没死呢!”
    赵铁根掷地有声。
    赵臻脸上愧色更甚,心中却想,等去灵宝镇,还是要想法子赚钱贴补家用。
    赵铁根又跟他讲起今日赵光明找上门,请他拟订书契的事,赵臻应下,“正好明日无事,我就去看看吧。”
    “明日我跟你一起起,若是徐家的稻子真像村里说的那样,咱们也买些种子回来种,家里有这些牛,再多收些粮食,你读书的事就不用操心了。”
    “你需记得,你的任务就是读书,考功名,做咱们赵家第一个读书人,家里其他什么事都不用你管,只要爷爷不死,就不会让你操心家里这些事!”
    赵铁根的话和过去十几年没什么不同,当初送赵臻去拜师时,他就曾说过这些,一遍一遍地教导,一次又一次的倾心付出。
    生活在农家,赵臻却从未做过一日正经农活。
    他知道自己这样不好,可他又不想改变现状,只能把心思用在读书上,只有读书才能真正改变他的命运。
    从爷爷房中离开,后院依旧嘈杂,他娘杨氏尖利的嗓音,搅得两个婴孩更加吵闹,顾瑶也在哭。
    赵臻原想回书房,叹口气,最终选择转身出门,还是出去走走,等家里安静了再回来吧。
    “大丫性子温和,不喜与人争论,可不是不会说话,要我说,娘就是操心太过了。”
    “是王婶子来家里串门时说谁家的孩子说话早,娘也是担心孩子,你别总是说她不对。”
    温和的男女声从路的拐角一边传来,赵臻驻足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