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连破三国,令黄国联军士气大跌。
楚军北上黄国之时,哪怕黄国已经囤积了联军三十万,也依旧不敢与楚王之师正面抗衡。
楚兵围城之后屡次派人前来挑衅,黄国联军不敢出城决战,若是再这么拖延下去,哪怕兵力数倍于楚国,也必将不战而溃。
值此危难之际,南方诸侯纷纷将希望寄托于秦国。
于是,黄国君的求援书信被送到了秦国。
刚刚归国的秦寿看着眼前的书信,脸上露出了沉思之色。
秦国与楚国之间是盟友,与黄国之间实际上并无多少瓜葛。
虽然是楚国侵略南方诸国在先,但是,秦国也没有理由出兵楚国。
一旦秦国参与此事,虽然可以借机削弱楚国,并且捞到一个扶危济困的好名声。
但是,同样也会留下一个背信弃义的骂名。
权衡再三之后,秦王召集自己的群臣商议此事,想要再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如今的世子秦阳前前后后已经监国了六七年的时间。
可以说,在政事方面比秦寿自己还要擅长。
所以,在议事之时,世子秦阳依旧参与其中,并且,秦寿特意在自己的御座之前给他单独安排了一个位置。
这个位置略低于秦王,却又要高于群臣,可谓是诸国有史以来的世子都没有享受过的殊荣。
“楚国以诸侯无礼之名攻伐南方诸国,黄国求援于秦国,不知诸公以为孤王应该如何是好?”
眼看着群臣到齐之后,秦寿缓缓开口说出了朝议的内容。
对于这一件事情,秦国的公卿们都已经有所耳闻。
众人面面相觑之后,还是丞相姜默率先出列道:“回禀大王,诸侯虽然无礼,却不至于亡国。
楚国攻伐列国,根本目的乃是吞并土地,扩张国土。
故而以臣之见,我秦国当调停此事,使楚国罢兵。”
姜默的话音落下之后,恭恭敬敬的向着秦寿行了一礼,随即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秦寿闻言之后眼睛却是眯了起来,姜默表面上说的是调解楚国与列国之间的战争。
实际上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自己,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抑制楚国的发展。
秦楚两国接壤,秦强则楚弱,楚弱则秦强。
这是当今之大势,若是强大的秦国不抑制略逊一筹的楚国,等到其壮大之后,反过来便会抑制秦国。
一旦秦国插手此事,让楚国罢兵言和。
楚国若是答应,那么之前的努力便都将白费。
但若是楚国不答应,秦国便有了出兵楚国的借口。
如此一来,秦国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用武力干涉楚国的发展。
姜默的想法不错,这让秦寿有些心动。
但是他却并没有直接定下此事,而是再次将目光看向群臣问道:“诸卿可还有谏言?”
群臣闻言之后互相对视,姜默的谏言已经能够代表大多数秦国公卿的态度,并且是最适合秦国的策略,故而众人都没有再提出新的意见。
秦寿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一来,对于楚国扩张领土之事,秦国上下的态度倒是能够统一。
但是秦寿的心底却是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妥,故而迟迟没有定下此事。
就在这个时候,黄巨鹿突然间出列,恭恭敬敬地向着秦寿行了一礼,随即方才开口说道:“大王,微臣以为此事不妥。”
群臣将目光落到他的身上,心底都生出了些许的疑惑。
谁都知道黄巨鹿出生黄国,而秦国之前的决策,无疑是最有利于黄国的决策。
“黄卿有何谏言,尽管直言。”
秦寿微微点了点头,示意黄巨鹿开口说出自己的意见。
“秦楚乃是盟国,在秦国讨伐巴蜀两国之际,楚国出兵帮助秦国攻灭巴国。
在诸国的眼中,秦国与楚国之间的关系早已经是密不可分。
而今楚王以诸侯无礼,辱及其母的名义攻伐诸国。
虽然其本意是开疆拓土,但是,秦国却不能够干涉其中。
若是干涉,有背信弃义之名,却并没有办法得到实际上的好处。这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我秦国,不该如此。
故,以臣之见,秦,不可以干涉楚国。”
他的言语落下之时,群臣的脸上都露出了深思之色。
良久之后,秦阳却是突然间开口问道:“可是,难道我秦国便要对此事不闻不问,坐视楚国壮大吗?”
黄巨鹿闻言之后拱手一拜道:“列国诸国联军三十万,三倍于楚国。又有天险要塞,城池营垒。若是固守,楚虽数年之功不能破之。
而楚国劳师远征,耗费数年的时间吞并了南方一众小国,届时落得一个国库空虚的程度,这对我秦国来说,又有什么威胁呢?
况且,秦国不干涉楚国,不代表其它国家也不会干涉楚国!”
黄巨鹿言语到了此处,秦寿的双眸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秦国与楚国联盟,为什么要主动插手其中,给自己与楚国之间制造矛盾呢?
南方诸侯表面上还是周天子的臣子,这件事情,就应该交给周天子去苦恼嘛!
但是,话说回来,周王朝一直忧心秦国,若是忌惮秦国的存在,而不敢干涉楚国之事,反倒有些麻烦。
心念及此,秦寿心底逐渐有了定计。
而就在这个时候,白发苍苍的秦国老臣,御史大夫咸宁主动站了出来。
“启禀大王,臣有本奏。”
秦寿闻言之后一愣,这位爱卿追随他多年,但是在出了御史中丞那一档子事之后,便主动淡出了朝野,很少在朝堂之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今日,对方却是主动开口进谏,一下子就吸引了秦寿的注意力。
“哦?不知咸爱卿有何事启奏?”
“大王,三年之前,犬戎胆大妄为,竟敢刺杀大王。
只是,当时大王正在西巡,故而一直将此事搁置。
而今大王已经归来,臣斗胆,请大王兴兵讨伐犬戎,以报当年刺王杀驾之仇。”
群臣闻言之后双眸都是一亮,纷纷将目光看向咸宁。
“姜,还是老的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