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大蒜种子能出什么问题
作者:花玉石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最新章节     
    年前腊月,京都王自强答应给秦总调运五十万斤大蒜种子,腊月天冷,不方便运过来,王总说在他的仓库安好保存。
    过了正月十五,天气暖和一些,再拉过来不迟。
    王自强让景宁秦总先把货款打过去,五十万斤三十万元。
    张春有些不放心,拦了一把,说万一钱打过去货出问题呢,大蒜那玩意儿很容易出问题,栽地里长蒜苗不长蒜的情况多了去。
    秦川觉得春叔说的有道理,万一长出来的都是蒜苗,那就把人害惨了。
    有收成了再付钱?
    王总百分百保证,只要土质好光照好雨水好,他拉过来的蒜种能长拳头大的蒜骨朵。
    这让秦川很好奇,拳头大的蒜骨朵还真没见过,要长不出来这么大,到时候退一赔三。
    王总赶紧说好话,秦总瞧你说的,拳头大的蒜骨朵你怎么当真了,能种出最好棉花的土地肯定能种出来最好的蒜骨朵。
    一斤七毛钱,五十万斤蒜种,三十五万元一分不少拨给了王总。
    农历二月栽蒜,五月就有一茬蒜薹,一万亩土地上的蒜薹,卖了钱不止赚三十五万元。
    高崖塬上隔几里地连着的五个村子,六百多户人,平均下来一家有二十几亩沙地。
    整整齐齐铺过去一万两千多亩沙田,在秦总眼里就是一万亩赚钱产业基地,这三年过来,这些家户人一心一意跟秦总走特色产业路子。
    这种情况让秦建文感动不已。
    “川子,我说今年咱种大蒜,是你的建议,没有一家有质疑,他们说只要你秦老板休耕不种,他们就不种,我们土高乡的农户太朴实了,咋都这么听话呢。”
    秦川瞥秦书记一眼,是他们听话吗?
    三年时间,在这片土地上投资三十万搞水利建设,保证庄稼旱涝保收,三年时间种棉花,最少的一家有八亩,也有三千元收入,最多的一家有四十亩,有两万元收入。
    他们能不对秦家叔侄俩言听计从?
    关键一点,这边收棉花过了秤,那边就能大把领现钱。
    秦老板带领大家种棉花之前,粮站收粮,瓜籽站收瓜籽,棉站交棉,哪一年不是打一张白条,大家眼巴巴等到第二年才拿到一些钱。
    这两年,种棉农户不担心种了棉花没有口粮,秦老板手里有两百万斤粮,一家拉两千斤三千斤,才算的五百块钱。
    今年这片土地,秦总说咱们种一茬大蒜,别说比种棉花收入好,就是没有收入,大家也毫不犹豫跟着种。
    “三叔,蒜种过几天就拉过来了,集散地腾出地方,有五十万斤,各村各家领蒜种,保证一亩地种五十斤,一乍长栽一个,栽之前先种一把鸡粪。”
    秦建文有个疑惑:“给他们蒜种不收钱吗,一斤六毛钱呢,本儿要收回来吧?”
    秦川摆摆手:“蒜种的本钱肯定要收回来,但不是现在收,一亩地三十块钱蒜种,每家都有十几亩二十亩,你现在就跟每家收大几百,你想挨骂呀。”
    秦建文嘴上乐呵:“我听出来了,你的意思这茬大蒜肯定能挣钱嘛!”
    “马马虎虎,赔钱估计不会赔。”
    秦建文转身去安排,这个工作让他很兴奋,蒜种不要钱,地膜不要钱,八月新蒜挖出来,再给大家算账。
    一亩地有八九百一千元收入,折掉五十块蒜种钱地膜钱,他们也不会计较什么。
    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大坪村耍了三天社会,各家各户都要接狮子接旱船。
    正月十五一过,天气暖和,厚棉衣脱掉,水浇地里一层薄冰也要消融的时候,二十节车厢拉着五十万斤蒜种到了土高乡火车货运站。
    秦家叔侄俩亲自接货,一袋子一袋子蒜种从车皮里扛出来,装上三轮车厢,在地磅秤上过重量,拉回集散地棚架底下,从早忙到晚。
    差了十万五百零五百斤。
    秦川给京都王总报账:“怎么回事啊王总,你说的五十万斤数量呢?”
    王总这时候才说他遇到的麻烦。
    “秦总,腊月里没有拉够五十万斤,我想着这两天给你调货,可整个东山省市场都收不上大蒜种子了,我总不能收一般吃的蒜当蒜种吧,这事儿咱不能干,你说对不对?”
    秦川很不高兴:“王总,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早说只有四十万斤,我早点准备,在我们陇省还能收来这一部分,现在着手,我到哪儿收蒜种去,这可不是开玩笑。”
    王总默了五秒:“秦总,我要一万斤西瓜籽,给你最好价,怎么样?”
    “最好价是啥价?”
    “你搞的那个包装袋,一袋十块钱。”
    有些情况,秦总给他解释清楚。
    “我们陇省今年大面积种西瓜,北疆也大面积种西瓜,从我这儿拿西瓜籽也是一袋十块钱,你拿西瓜籽,你把这十万斤蒜种的钱要补在里面。”
    王总要一万斤西瓜种籽,算下来要三十万元,蒜种差价补上,付过来三十六万元。
    北疆和西京客商要西瓜种子,说到一万斤三十六万元,他们讲价讲到三十三万三十二万。
    要没有王自强这一折子,西瓜籽卖不上这个价。
    那些动一下嘴皮子要一万斤种子的客商消息灵通的很,京都王总要瓜籽种子付了多少钱,他们一清二楚。
    兰城、西京、北疆,京都,四个地方要四万斤瓜籽种子,一斤分三袋,一袋十块钱。
    二月出去三月初,大坪村五百亩土地上的西瓜收入才收回来。
    三十几万本钱抛过,九十万收入。
    这笔收入不到半天传进新安县农牧局领导耳朵里。
    何局咬牙切齿痛恨,种瓜农户一斤西瓜上拿一毛钱,一亩地让他们挣五百块,可他在一亩地上挣一千六百块,错的天上地下。
    可大坪人对他感恩戴德,这样下去,资本主义当权很危险。
    何局准备了十万斤蒜种不想给秦总了。
    听到秦总手里缺十万斤蒜种,何远民脑子一转,在他们县收上来十万斤蒜当种子。
    本来想卖给大坪秦总,听到他卖瓜籽收回来一百二十万,再想去年香山的西瓜卖的比较吃力,他就一肚子火。
    两个副局长和三个科室主任劝何局,不要计较这事儿了,还是把这十万斤蒜种拉给他吧,咱的目的还不是稳稳当当种棉花。
    何局搞来这十万斤蒜种,并不是想从秦总手里赚一笔,而是帮秦总一把,让大坪领头人铁了心意识到新安县种棉花,就是给景宁棉纺厂和兰城美芳纺纱厂种的。
    高崖塬上那三千亩地种不了大蒜,要么种西瓜要么种棉花,种西瓜也就算了,要是种棉花,何远民觉得自己手里就少一笔收入。
    忍住对景宁秦总的厌烦,这十万斤蒜种给他们拉过去。
    秦建文匆匆到小川侄儿跟前。
    “川子,十万斤蒜种有着落了,不用跑外面,新安县就有,是何局给你调运过来的。”
    秦川脸上难以置信:“何局要坑我,他们的蒜种我可不敢用。”
    秦建文啧啧:“川子,人家要钱的,一斤八毛,我觉得问题不大。”
    “八毛?他们几毛钱收的?”
    “五毛钱收的,赚了三毛钱差价。”
    秦川嘴里故意嘀咕:“三万块被何局赚走了,王总给我的才六毛钱,没办法,收下吧,三千亩土地不能种别的东西。”
    新安县拉过来的三车大蒜种卸在了土高乡货运集散地。
    秦建文拉来一袋子给秦川看。
    “川子你看看有问题没,跟王总拉来的不一样。”
    秦川捏一骨朵在手心里搓蒜皮,手感不饱满,差一些感觉。
    两千亩种这十万斤,万一有问题就是麻烦。
    “三叔,这十万斤蒜种安排在一个村种,万一出问题我好方便收尾。”
    “听你的川子,我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