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0章 意义非凡的胜仗(中)
作者:柯久   大明日不落最新章节     
    紫禁城。
    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纵使晌午刚过,但京城的温度也不闷热,反倒是十分透亮。
    此时乾清宫的窗柩半开,微风徐徐,身着绯袍的司礼监秉笔王安笑容可掬的指挥着身后随侍宦官,为殿中的衮衮诸公们添上一杯热茶,气氛很是愉悦。
    而众臣所讨论的内容,毫无疑问也是今日清晨才刚刚进京的西南捷报。
    事关大明万千百姓的生计,纵使平日里最为严肃苛刻的次辅刘鸿训此时也是喜笑颜开,拉着礼部尚书徐光启的手,一板正经的估算安南粟米的产量,听得不少大臣都是心惊肉跳,呼吸急促。
    有如此令人垂涎的战果在,原本还在努力维持镇定的户部尚书毕自严都是忍不住加入讨论,十分严肃的与兵部尚书王在晋及东阁大学士孙承宗讨论起继续\"远征\"的可能性。
    诸如,是否应该劝谏天子,即刻率兵强渡左江,将偏居南方的\"阮氏政权\"覆灭,从而扩大\"交趾布政司\"的疆域。
    相较于永乐年间,经过近两百年的扩张,安南国的真实疆域其实扩大了不少,例如本与安南接壤的\"占城国\"便被\"阮氏政权\"所吞并。
    \"陛下到!\"
    正当乾清宫暖阁群臣讨论的热火朝天,甚至面红耳赤的时候,一道有些尖锐的呼喝声于暖阁外响起。
    闻声,众臣先是一愣,随即便是不约而同的起身整理起身上凌乱的官袍,一脸殷切的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不多时的功夫,随着一阵清脆的脚步声,嘴角噙着淡笑的大明天子朱由校大步迈入乾清宫暖阁。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
    在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带领下,整齐划一的山呼声自暖阁内响起。
    \"众爱卿免礼平身。\"已是坐于上首的朱由校轻轻摆手,轻松的语气难掩其眉眼中的兴奋。
    随着前方将士的捷报传来,其悬在心头多时的巨石终是落地。
    \"众位卿家,料想也知晓朕的用意了...\"待到众臣缓缓落座,上首的朱由校便是轻咳一声,率先打开了话题。
    镇南将军鲁钦及靖南侯祖大寿同时递了折子回京,声称大军已是拿下安南国都升龙府,并全面掌控后黎朝的疆域。
    与此同时,近些年一直待在高平府苟延残喘的莫朝君主莫敬宽及在安南人尽皆知的傀儡皇帝黎维祺也在官兵的押送下,启程进京请罪。
    至于末代\"郑主\"则是在朝廷大军全面攻克升龙府的时候,自城头一跃而下,当场横死,其麾下臣属大多跪地请降。
    时至如今,大半个安南国的疆域已是尽皆落入朝廷之手,仅剩下偏居南方,靠着左江这道天险而拥兵自重的\"阮氏政权\"。
    而当听闻升龙府沦陷之后,阮氏之主也第一时间派遣使臣过江,向靖南侯祖大寿献上降表和地图,表示臣服,愿向大明俯首称臣,并年年进贡。
    \"启禀陛下,\"未等朱由校将话说完,户部尚书毕自严便是骤然起身,在周遭朝臣有些惊愕的眼神中,抢先一步说道:\"安南国自古以来便是我中华版图,区区阮氏政权不值一提,我大明应即刻集中精锐,一蹴而就,彻底拿下安南国全境。\"
    此话一出,在场的朝臣们均是挺直腰背,微微颔首,脸上便是赞同之色,倒是案牍后的大明天子怔怔的盯着自己的心腹之臣。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户部尚书吗?!
    往常的时候,但凡提及用兵,掌管大明钱财的毕自严是百般不愿,怎地今日转了性子?其他的朝臣为何也是一个态度?
    次辅呢?次辅刘鸿训为人最为刻板,曾经在礼部任职三十余年,凡事最讲究\"规矩\"。
    眼下阮氏政权已在第一时间向朝廷称臣纳贡,次辅应当会说两句\"公道话\"吧?
    想到这里,朱由校便是下意识的扭头寻找次辅刘鸿训的身影。
    \"陛下,臣有话说。\"就像是猜到朱由校心中所想一般,一道略显沙哑的声音在暖阁内缓缓响起,说话之人正是次辅刘鸿训。
    见状,朱由校心中大喜,赶忙点头示意:\"阁老请..\"
    \"陛下,太宗皇帝感念云南土司势力错综复杂,遂于永乐四年初设三处宣慰司,并于正统年间定为三宣六慰,皆为我大明故土。\"
    \"但近些年缅甸东吁王朝野心勃勃,屡次犯我大明边陲,蚕食我大明疆域,令我大明子民流离失所,百姓民不聊生。\"
    \"微臣斗胆,请陛下调兵遣将,远征缅甸!\"
    哗!
    如此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语作罢,偌大的乾清宫暖阁一片哗然,除却身着绯袍的司礼监秉笔和朱由校一般瞠目结舌,余下的朝臣要么若有若思,要么点头称是。
    咕噜。
    吞咽口水的声音响起,大明天子朱由校错愕少许之后方才反应了过来,满脸不可置信的盯着眼前踌躇满志的内阁次辅。
    他听到了什么?一向循规蹈矩的内阁次辅刘鸿训竟是化身最为激进的主战派,直接跳过了重兵云集的安南战场,开始剑指缅甸了?
    再瞧其余朝臣的反应,大多也是心神向往,呼吸急促,尤其是曾经督战辽东的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更是紧握双拳,胸口不断起伏着,一瞧便是被戳中了心事。
    余下瞧上去相对保守些的朝臣,诸如工部尚书毕懋康,礼部尚书徐光启等人也仅仅是若有所思,不像旁人那般激动。
    坏了,我成保守派了?
    没来由的,朱由校脑海中便是泛起了如此念头,清瘦的面容上也是泛起了一抹苦笑。
    虽然此前心中隐隐有些直觉,估摸着安南战场的战果应当足以令生性\"谨慎\"的朝臣们为之觉醒,但朱由校也没有料到,身前的朝臣们反应竟会如此剧烈。
    他原本还琢磨着,如若朝中群臣反对,他就默许\"阮氏政权\"继续苟延残喘几年,大明也好趁机休养生息。
    但依着眼下的形势来看,倘若他下令大军班师回朝,只怕眼前的朝臣们都不会答应呐。
    看来他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对于\"粮食\"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