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庄园建设
作者:咖喱海鲜鸡   一个农家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不过目前的形势对崔巡按来说还算比较有利,因为在苏松地区这一亩三分地上,说话最响亮的人还是他。
    这也要归功于朝廷的权力架构设计。南直隶是中央直属地区,地方事务直接对接南京六部,头上没有一堆布政司、按察司、分守道、分巡道这些管事的婆婆。
    理论上南直隶的江南地区都归应天巡抚这个封疆大吏管辖,但巡抚对地方事务很少直接过问,此时应天巡抚还远在南京城里督粮,一时半会管不到松江府来,他崔巡按就是山中没老虎时的猴子。
    而苏松巡按本身就是御史,负有监察之责,地方出现的问题,自然还是要由他这个御史来查明原因,厘清责任。
    相对于众位官员的忐忑不安,赵鸿义的日子要轻松惬意许多。
    袭击事件过后,他便向龚教谕请了长假,理由自然是县学被毁坏,他要去别的书院读书。当然请假的潜规则也是少不了的,赵鸿义封了五钱银子给龚教谕。得了银子的龚教谕欣然同意,并提醒赵鸿义要随时注意县衙公告,不要错过了明年的科试。
    所谓科试,和岁试差不多,乃是大宗师录取童生和考核生员的年度例行考试。
    不过科试与岁试的不同之处在于,科试是在乡试年举行,所以科试还是乡试前的资格考试。只有在科试中取得一二等的生员才能有资格去应考乡试,其余生员则无法参加乡试。
    对于绝大部分有志于功名的生员来说,考上秀才只是一块敲门砖,能在乡试里中举才是人生第一目标,只有中举才能成为人上人。
    所以乡试的名额竞争也是相当的激烈,只有一小部分屡考不中,已经彻底丧失进取心的生员才会放弃参加乡试,连科试也不去参加了,比如范世纲这种老油条。
    赵鸿义今年刚考上秀才,现在还是菜鸟级别的附学生员,但是到了明年他就有资格参加科试,去博取乡试名额了,这样的机会他怎么会错过?
    请了长假以后,赵鸿义时常会去找汪立诚交流文章心得,而大部分时间都在苏府小院里度过。
    除了自学之外,苏惟钧得空了也会来找他学习数学和物理。不过赵鸿义没有来得及编写教材,只能根据自己的记忆想到什么教什么,知识点比较杂乱无章。
    不过苏惟钧绝对是个智商极高的人,很多东西都是一点就通。这两门全新的学问也带给他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受,像是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
    除此之外,赵鸿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赶稿。《仙道》第二部的稿子目前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再有一两万字就可以完本了,即将完成一件任务使得他心情很愉快。
    赵庄的庄园建设已经初见成效,由于酒坊的产能扩建任务最为紧急,所以优先安排的是酒坊的施工,此时大体已经完工,准备开始设备安装和调试了。
    河边的码头也已经建设好了,同时停泊三四条常见的小船都没有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建筑材料的运输。
    因为赵鸿义要求庄园要坚固耐用,所以大部分建筑都设计为砖砌的,而赵庄本身不产砖头,需要从外面运,所以有了码头以后,运输砖头方便了不少。
    当然还有木料也用得很多,毕竟这时候没有水泥,屋顶基本上还是木制的房梁加瓦片盖的。运木料就更离不开船只了,所以有了码头以后施工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赵鸿义还把郭铁匠的那个铁匠铺也连锅端了,一齐搬到赵庄来,以便于现场制作一些需要的铁器。
    这打破了赵庄从来没有铁匠铺的历史,许多日常要用的铁器都能在赵庄直接打造了,这下可方便了周边几个村的村民,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一致好评。
    郭铁匠现在又收了两个学徒,一个是赵庄的,名叫赵鸿发,看名字就知道是赵鸿义的族兄弟。
    这赵鸿发家里比赵鸿义家以前还穷,年纪不大干不了什么农活,也读不起书,便求赵振先老族长出面找到赵鸿义,给他安排了这么个铁匠铺学徒的职位,算是自食其力,不需要家里养活了。
    另一个学徒则是胡老二的儿子胡三壮。这胡三壮是胡老二的小儿子,原本从小便跟着胡老二在陶器作坊里干活,手艺学得倒还不错,却对这陶器作坊毫无兴趣,干得很是没劲。
    直到有一天偶然跟着胡老二来了赵庄一次,看到铁匠铺里在打铁,只看了一会便深深入了迷,死活要改行当铁匠。胡老二怎么劝都不听,被他吵得实在没办法,便只好求赵鸿义把这儿子收进铁匠铺当了学徒。
    这两人加上原来郭铁匠收的那个学徒郭孝严,就组成了铁匠铺的工人队伍,但主力还是郭铁匠,这些学徒暂时还只能打下手,做些零碎活。
    至于胡老二的陶器作坊,自从赵家作坊被烧毁以后,对瓶子的需求量大减,陶器作坊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幸好还有酒坊的酒瓶酒坛需求维持着生意,不至于太差。
    此时少了胡三壮一个劳力,倒也不会影响目前的陶器供应。再说胡老二还有胡二壮这个儿子,两个儿媳,一个女儿,一个女婿,加上他自己的老妻,劳动力完全够用了。
    由于赵庄的酒坊也即将面临投产,赵鸿义还把派到水南庄的十个赵氏族人也召回了赵庄,准备充当骨干力量,以便尽快将酒坊投入正式生产。
    另外,赵鸿义又委托老族长重新选派了十个人再到水南庄去当学徒工,这样滚动式的培训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农民变为合格的作坊生产工人。
    赵庄如火如荼的建设和作坊的投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周围几个村子的村民见到这里有工做有工钱拿,也纷纷跑到赵庄来干活打零工,一时之间赵庄竟然无比热闹,暂住人口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