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稳定
作者:林二虎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保州,一直持续不断地下了七八天的大雪终于停了,而随后便是在这季节不曾中断过的寒风开始呼啸的时候。
    在这场大雪降临之前,辽人终于从东京道以及周边各个地方集结了八万人的兵力,号称二十万,气势汹汹地压向渤海人所占领的两座城池。
    由于这次的兵力充沛,领兵前来平叛的辽将很是轻敌,直接叫嚣着“五天时间便拿下这两座城池,并带着两城的俘虏回家庆功,以过一个丰盛的新年!”
    之后他们便非常轻率地兵分两路,四万包围了穆州,四万包围了保州。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穆州与保州便就是大辽与高丽国交界的区域,由于一直与高丽国之间存在着领土方面的争议,所以这两座城池都修建得十分坚固。
    辽军一经发起进攻,立刻就发现了想要短时间攻破它的难度。
    更为要命的是,原本他们以为渤海人不过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却没有想到,在进攻开展了之后,守城的士兵无论是盔甲装备的齐全方面,还有充分准备的弩箭、滚石、檑木等防御物资,甚至在一板一眼的专业守城手法方面,俨然就像是一支极其正规的军队。
    很快,五天的时间就过去了,但辽军除了在城墙下丢下了几千具的尸体,却连一次城墙都没能攻上去。
    此时再想起合兵一处先攻一城的想法,但是,由于保州是在鸭绿江的东边,当初进攻保州的四万人马光是渡江过去就花了不少的代价。如今不论是想让围保州的兵渡回来,还是要让围穆州的兵渡过去,都需要花费极大的力气与成本,关键在于,两处分别领兵的辽将都坚持要对方过来与自己合兵,并对自己过去后能否取胜的结果一样子表示担忧。
    这样一来,辽军将领之间又产生了新的分歧,有人说保持现状再加紧进攻几天,也许就能攻破了;又有人说,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先把对方围死,让城里没有了补给就能最终取胜。因此很快就没有人再提合兵的计划了。
    结果,在陈武的策划下,先是保州的渤海守军趁着一个风高月黑的雪夜,派出精选出的两千勇士,进行了一次极为成功的夜间袭营,一举搅乱了辽军的营地。
    等到看到辽营里大乱,城中主力便倾力出击,竟然一举将这四万大军杀得溃败而逃,于是,保州之围得解。
    在破了保州之围之后,还是在陈武积极提议下,他们利用秦刚及高丽资助的几艘海船,派出了精锐援军,快速从鸭绿江入海、再沿着北岸通过大洋河北上。
    而当这支从水路而来的援军突然出现在围困穆州的辽军背后时,围困保州的辽军全线战败的消息也正好刚传到这里。
    根本没有任何准备的这支辽军,实在是无力同时应对来自心理与实际的双重打击。再加上好些天对穆州城久攻不下,士气更加低迷的辽军,不出意外地再次溃败。
    接连取得了两场大捷,而且打败的还是之前不可一世、曾有过“无敌天下”威名的辽军,渤海人的信心大涨,尤其是号称渤海国王室后人的大辛青。
    毕竟在这两场胜仗之后,周边又跑来了许多投奔之人,他们大多都是奔着他这个王室后人而来,并逐渐在他身边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于是,借由两场胜仗的余威,以大辛青为代表的这些人强烈主张趁胜主动出击,理由是:
    其一,辽人的八万大军刚被击溃,短时间很难再有足够的兵马再次集结;
    其二,这两战缴获了大量之前一直缺乏的军马,新投奔而来的渤海人足以组建出足够的骑兵,以开始更远距离的奔袭野战;
    其三,他们觉得可以向保穆二州南面的辽东地区基本已是囊中之物,而北面的曷懒甸地区正好有着鸭绿江的阻隔,辽人的统治力一直不是太强,非常适合他们现在抓住机会,将那一块地区打下来,以壮大自己的地盘。
    本来对于前两点,陈武也有类似的看法,但听到了第三点后,他却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无他,因为他牢记着秦刚对他再三提醒的事情:所有有生女真人活动的区域极其危险。所以,他的意见是,先行南下,将辽东半岛纳入自己的地盘再考虑后面的事。
    大辛青已经被刚取得的两场胜仗冲昏了头脑,又想快速提升自己的权威,于是便不断给高元伯施加压力。
    而在此之前,由于希望更快地吸收投奔者,高元伯放任了他们中的一批士人进入了决策层,而现在,这些人却与大辛青站在了一起,最终也只能被迫同意了这次“北征”!
    于是,渤海人信心满满地组建了两万人的北征军誓师出发。
    自然,他们毫无悬念地在曷懒甸地区遇上了那里的生女真人,更是毫无悬念地在他们的手上战败,损失掉了几乎所有新建立起来的骑兵,再次重新回缩到了原来的保穆两城。
    唯一有点稍好的结果是,那些鼓噪着北征的人在这两场败仗之中死了不少,之后又因悲观于形势而逃掉了不少,也算是元气大伤,大辛青总算是开始消停了。
    陈武也让高元伯放心,实际他们守城的实力并没有损失多少,如果还是这样的辽军再次攻来,甚至是那帮打败他们的生女真人攻过来,也不必有太大的担心。
    而且,在增援穆州城的战斗中,在沧州军事顾问团的建议下,他们利用两个州城都靠近江边的特点,尝试了战船与城墙协同作战的方法,效果十分理想。所以,眼下之大计,还是以稳定军民之心为上。
    而正在此时,秦刚所派来的特使来到了保州。
    特使姓胡,叫胡衍。
    胡衍是从京城直接去了大名府,再用李禠家的商船快速前往黄河东流的出海口,拿着秦刚给的特别手令,调了在此的流求海船送他去了保州。
    由于此行的目的地还有倭国的九州,秦刚便让胡衍此次也带去了他身边的两名倭国武士。
    胡特使带来的秦刚建议同样也是:稳定局势,全面巩固保穆二州,将其打造成渤海人接下来最稳定的根据地。
    当然,胡特使的建议并非只是空口白牙。
    秦刚在被朝廷推到了最危险的敌后进行工作,他自然不会既傻呵呵地全盘接下、还得自掏腰包的倾情投入吧?即使是对于渤海人的支持有着他自己的布局目的在内,但是总体还是为了朝廷在解决掉北患的大问题。所以为了真正能够给予渤海人实际有效的帮助,大宋朝廷,至少还是应该要拿出一些务实的经济援助的。
    甚至从朝中宰辅们的角度来看,在这种情况下,秦刚不提点要求是极不正常的,而他所提出的要求越过份,其实也就越合理。
    最终,秦刚从户部领到了五万贯的现银与后续再有五万贯的承诺付款,而后者会在一个月之内,以特别军费的的名义划拨到高阳关路安抚使司,从而作为对于应对渤海人此次危机形势的特别支援。
    于是秦刚便安排胡衍先带着第一笔五万贯的现银,专门往保州走一趟。
    果然是有钱则腰杆就硬。
    当胡衍告诉他们这次带来了五万贯的军费资助后,高元伯对于这位特使的态度则立刻有了彻底的尊重,并且还非常客气地对于这笔军费将要如何使用的问题,询问秦待制可有什么建议?
    胡衍则摇摇头道:“秦待制特别嘱咐过,他对于高首领的能力与判断十分信赖,接下来你们的总体战略与战术,仍然还是由你们自行决定,包括这次我带来的军费资助,这也是朝廷的恩典,如何使用,请高首领召集自己人商量决定了就行。秦待制也说过,之前出击的不顺利,也是难免的,它至少还是让我们真正看清了生女真人的真实战斗力。”
    高元伯则感慨地说道:“大宋天子的胸襟、还有秦待制的眼光,着实让人钦佩。前面的两场败仗,也是元伯识人不准所致,如今损失虽然不大,但士气影响甚重。不过此时有了这五万贯钱的军费,对我渤海人来说,真可谓是雪中送炭啊。”
    之前高元伯也是接受了秦刚的建议,把保穆二州当作自己长期的根据地来经营,所以在占领之后,并没有对这两地的百姓加征赋税,甚至不仅承认了百姓之前对辽国官府已缴的部分额度,还对之后的赋税又进行了大幅的减免,而这些也的确对于两城百姓的民心收拢极有帮助,也是对前两次守城战全面胜利的保证。
    而辽军在围城时,对城外的所有村庄都进行了劫掠。但渤海人要把这里当成根据地经营,就必须要对这些百姓的吃饭问题进行负责。这些,尚还可以依赖秦刚通过海运支援来的粮食。
    问题只是出在了两次错误的出击,在攻下两座州城后的宝贵库存缴获被迅速地消耗干净,关键出击彻底战败后,除了那帮盲目叫嚣出击的投机派分子死去之外,还损失了大量善于骑战的渤海人战士。
    所以,收拾这副残局的高元伯与陈武,必须要拿出一定的诚意,对于在两战牺牲了的士兵家人、以及幸存回来的立功者们给予一定的激励!
    胡衍带来的五万贯军费便在这时发挥了最重要的稳定人心作用。
    陈武在高邮北窑庄野码头保护秦刚的那次,胡衍也是亲历者。他在出发前已经得到了秦刚的嘱咐,明白了陈武在渤海人里的重要作用,所以并没有在公开场合表现出什么特别的热情。直到高元伯特意交待让陈武陪着胡特使到保州内四处转转后,两人才有了单独相处的机会。
    “武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呐!”毕竟共历过生死,在没人的时候,胡衍对陈武还是相当热情的。
    “胡掌柜说笑了,也是秦先生给的机会,陈武不敢不用心。”陈武还是一如既往地稳重,不过他看向胡衍的眼光,也是多了几分对于旧识的信赖与温情。
    “大哥分析过,辽国目前国内各地动荡,实力大减。只要渤海人做到九个字,还是有可能在辽东地区形成事实割据,赢得一定的发展时机!”
    “哦,秦先生交待的是哪九个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陈武这段时间对于自身处境以及与辽人几度交锋后的局势也十分明了,在听了这九个字后,稍稍一品,便立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即抱拳道:“陈武受教,自当尽力执行!”
    “大哥还特意交待过,关于高筑墙一事,需要用到的民力甚多。而正好现在为了收聚民心在给百姓发粮,这两件事便可以相结合而行。领粮者,必须要承担一定的加固城墙的工作,努力参加筑城的民众就可领到更多的粮,这个规矩一定要从现在立起来。”
    陈武闻之更觉有理。
    “广积粮一事,自然目前只能靠我们的支援。后续的粮食会从海上陆续运来,只是仓储、保管、复查等地必须要指派得力人员负责,并且要接受军事顾问团的随时复查。必然不能在这个地方出现贪腐。”胡衍说的这个,倒并非是秦刚的关照,而是他自己对此的领悟与判断。
    “秦先生与胡掌柜的考虑甚是详细,这听着是九个字,做起来却是这些一个都不能马虎。”陈武越听越是认真,“而关于缓称王这点,还请放心,陈武与高首领先前就对此有过共识,之前只是大辛青有了私心。不过,经过前面的败仗,他所倚仗的那批人都没了,而现在的人中,因死伤了至亲骨肉而对其恨之入骨的人大有人在,他的安全,还要靠我们的保证。所以,自然会让他安份一点。”
    “那就好!”胡衍点点头,“接下来,不知武哥对于之后有什么打算?”
    “总体策略,自然还是坚持执行秦先生提的‘持久战’策略,先花点时间巩固好目前的地盘。北面的生女真人,虽然凶猛,但我也观察过,只要我们保证不北上惹动,他们也不太会南下进攻我们,还是两不相干为好。”
    “大哥的看法也是如此。而且,生女真人也会有些商贸的需求。所以我也会想办法找些机会,通过商路与他们沟通沟通,甚至可以送送礼,缓和一下关系,先把北面安顿下来。”胡衍将秦刚对此的考虑告诉陈武,“你们扩张地盘的方向,应该是沿着向南的海岸线,对那边的州城进行逐步地蚕食。”
    “那东面的辽阳府不可以打吗?高首领有意明年开春后试一试!”陈武问道。
    “不可!辽阳府目前的实力虽然比较虚弱,但是它毕竟是辽人的东京,其城坚难攻,你们未必就能一下子啃得下来,攻下来也要大伤元气。而且你再想想,如果辽人的东京失陷,其朝廷岂会善罢甘休?再有别的重要事情也会暂时放下,转头调集重兵反攻,到那个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那秦先生的意思是不能进攻辽阳府了?”
    “也不是完全不进攻。可以摆出进攻的架势给他们一些压力。大哥是建议你们,可以虚张声势,时不时地作出一些攻打的样子,但决不要真的去打。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再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
    陈武虽然一时还没法想明白,通过佯攻辽阳能够找到什么机会,但却的确听懂了若是强攻辽阳有可能带来的恶果,于是承诺会把此点要与高首领好好地沟通清楚,以放弃之前不切实际的打算。
    之后,胡衍四下里转了转,也仔细地了解并评估了这里的商业环境。
    渤海人控制的这两州,民生与商贸还未恢复,眼下基本还是依赖于大宋的物资援助。这里的商贸收益,至少需要等到外部的军事威胁基本解除后才会产生。
    当然,如果能够与北面的生女真人消除敌对关系,做一些与他们的转贸交易,保州还是很有地理优势的。
    三四日后,胡衍带着人离开了保州,继续前往高丽的开京。而他刚上岸,在码头附近流求商人专设的联络点却得到了一个令其十分惊喜的好消息:倭国九州岛的银矿已经被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