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军魂不可轻辱
作者:省墨   进击的大明铁骑最新章节     
    虽然李自成才十五六岁,在这些军中宿将的目光齐齐望着他的时候,他却没有半分的胆怯,而是轻咳了一下嗓子,朗声说道:“我的意见有两个方面,我先谈第一个。”
    看到他这个条理分明的样子,杨延宜也不由得有些恍惚。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少年,与后世历史上的闯王李自成,怎么也重叠不到一块儿。
    “第一个就是,不知道各位大人,尤其是浙兵和川兵的各位大人们,你们到达开原后,有没有什么感想?”
    这番话,让戚金和秦邦凭、秦民凭他们面面相觑,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们率军到达开原后,只经过了短暂的休整就再次出兵,其实待的时间并不算久。
    但就这短短的一两天,也让这些当了一辈子军官的老油子,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打着“杨”字旗,还没接近开原的时候,在城外十里处,就遇到了前来迎接他们的百姓。
    那股子热乎劲儿,是这些来自内陆的士兵们从未遇到过的。
    坦率的讲,就算他们率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也不可能受到这样的礼遇。
    辽东的百姓因为普遍都拥有着自己的土地,加上辽东物产丰富,地广人稀,所以平均的生活质量是要高于内陆的百姓的。
    加上此刻辽东还没有开始土地兼并,加上朝廷也没有开始在这里收税,所以百姓们有了更多可支配的食物。
    这份富足也给予了辽东百姓们底气,他们何尝不知道,这种富足来自哪里?
    稳定的局势,公正严明的军队,提供了这份底气。
    所以,当那些带着温热的吃食像是雨点一般,往士兵们袭来的时候,所有士兵都为之动容。
    最早跟随杨延宜的本部八百亲兵,现在都已经开枝散叶,编入了浙兵和川兵的队伍里去,做了大小不一的头头。他们是经历过这些场面的,但其他的士兵却并没有。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最低的是物质需求,吃饱、穿暖。而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精神层面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浙兵和川兵们不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他们看到百姓们的这份热情时,有不少士兵当场就泪流满面。那种被人需要、被人理解和尊重,让他们感觉到这个兵,当的是有意义的。
    李自成短短一句话,就让在场的各位将军陷入回忆中。
    他们又何尝没有察觉到呢?
    就连浙兵和川兵,这对曾经发生过互殴事件的死对头,现在彼此之间的隔阂小了很多,再也没有刚进京时候那种剑拔弩张的疏离感了。
    看到各位将军似有所感,李自成接着说道:“大人的这支军队,当初成立的宗旨,就是让老百姓不受人欺负,而我们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各位大人都背诵过军规,当中涉及最多的是不是就都跟百姓有关?”
    杨延宜没有想到,李自成整天跟在他身边,不显山不露水的,天天给他牵牵马,竟然能将问题看得这么深刻。
    这涉及到军队的精神建设,通俗点来说,就是军魂!
    听到这里,王存孝脸上浮现起笑容来,他看那少年的目光之中,隐隐带着欣赏的意味。
    李自成看了一眼杨延宜,似乎从他微微点头的动作当中寻找到了勇气。
    他接着又说道:“各位大人尚且不知,就这一两日以来,辽南有许多百姓们都推着小车,运送着粮草,送到了镇江。镇江的守军告知他们,杨家军在义州,他们又有人继续推着小车,将粮食送到了义州。”
    镇江距离义州很近,一个是大明疆域内的城池,一个是朝鲜的城池。两城相隔不足二十里。
    杨延宜听完之后,也是一愣。他望向马炯,开口说道:“我怎么不知道这个情况,你们知道吗?”
    马炯闻言,也是摇了摇头。
    他是负责后勤补给的,当初也曾派兵前往大明境内采购粮食,这个消息或许是在那个时候泄漏出去的。
    但是,这个情况怎么没有人上报呢?
    李自成看到各位大人都是一头雾水,接着说道:“这两天是我的叔叔在值守北门,因为大人曾有严令,不得私下收取百姓的物事,所以他也没敢收。”
    杨延宜点了点头,说道:“诸位,咱们一起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等到杨延宜带领着各位将领走上北门城头时,恰好见到城外有一个黑点,在缓缓的向着这边移动着。
    城头的守军拿起千里镜望了一眼,正准备扭头去报告给把总,却不料一转身,跟杨延宜撞了个满怀。
    那士兵尴尬的回头瞅了一眼人群中的李守忠,杨延宜却不以为意的接过了他手里的千里镜。
    城外的人越来越近,不用千里镜也能瞧见轮廓了,那是一辆手推车。
    手推车上还坐着一个小娃娃,她穿着一身崭新的棉袄,坐在推车上正放声唱着儿歌。
    在身后推车的是一个中年汉子,身上穿着臃肿的皮袄子,没有戴帽子,头上的热气蒸腾着往天上飘着。
    杨延宜让士兵打开城门,带着将领们就迎了出去。
    那汉子正埋头推着马车,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地上走着,丝毫没有抬头查看。
    坐在推车上的小娃娃却看到了这群乌泱泱涌上来的大人,她有些怕生的样子,停止了歌声。
    那汉子抬头一看,也看到了杨延宜和他身后的将领们,赶紧将推车停了下来,双手在胸前的皮袄子上不住的擦拭着,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
    “老乡,您这是去哪儿啊?”杨延宜打破沉默,上前一步开口问道。
    那中年汉子更加拘谨了,他上前一步,似乎双膝就要下跪,口里喊着:“草民……参见大人。”
    杨延宜连忙上前一步将他扶住,拍了拍他肩头的浮雪,朗声说道:“切莫如此!皇上早就下过命令了,以后都不用跪了,本官也不值得你一跪!”
    那汉子依然有些局促,他看了众人一眼,问道:“不知哪位是杨将军?”
    “我就是,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杨延宜望了一眼车上堆放着的麻布袋,开口问道。
    那汉子似乎也没有想到,威震辽东的杨将军竟然如此年轻,比他都要年轻得多了。
    但是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来意,而是一指车上堆放的麻布袋和一捆一捆的白菜、萝卜啥的,开口说道:“小人是镇江堡附近的牛毛寨的,大家伙知道杨将军收复了镇江,现在又缺少粮食,所以大家伙一合计,就让小人送了这些粮食来了。”
    众人都是一愣,他们没想到这人竟然是从镇江推过来的,那至少也有几十里的路程。
    哪个小娃娃已经躲到了她爹的身后,抱着她爹的腿,怯生生的望着面前的人。
    李自成擦掉眼角的热泪,在兜里寻摸了一会儿,掏出来一个鸡蛋,塞到了那孩子的手里。
    “老乡,镇江距离这里有几十里呢!这么冷的天儿,你就这么推过来的?”王存孝问道。
    那汉子嘿嘿一笑,说道:“原本以为杨将军是在镇江呢!小人昨夜在镇江歇息了一晚,今天一早就赶路过来了。”
    杨延宜在身上摸索了片刻,却没有找到荷包,他长期都不怎么在身上装钱的。
    周围的将领会意,也都在身上摸索了起来,凑了一些银两就递了过来。
    那汉子却是连忙摆手,说道:“小人是来送粮食,不是来卖粮食的!这都是村里的一点心意。”
    杨延宜看了一眼他身上破旧的棉袄,让人跑步到仓库里取了好几件崭新的棉服。
    等到棉服取过来之后,杨延宜让士兵们将车上的食材都搬下来,又将棉服和银两放在了车上,说道:“我们军队的宗旨就是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请老乡不要让我们为难了。”
    中年汉子执拗不过他,只得收下了这些东西。
    “大人,找几个兄弟护送他们回去吧,也正好跟镇江的守军说一声,再有送食材过来的百姓,依照市场价收下便是,我们再过去取。”
    王存孝小声的对着杨延宜提点了一句。
    杨延宜点了点头,将此事吩咐下去。很快,就有几个骑士从门里奔了出来,带着杨延宜的口令,簇拥着大车离开了。
    看到他们远去的背影,李自成为他的第一个观点做出了总结。
    “各位大人,我们这些当兵的在这里干得痛快,心里头舒服,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是在帮助老百姓。试想一下,让他们再去劫掠朝鲜百姓,那这支军队就变味了,再也回不去了。”
    看到将领们各自若有所思的样子,杨延宜也拍了板,说道:“是否劫掠朝鲜百姓以补充粮草一事,以后都不必再议了!本将的话就是最终的决定。”
    说完,他赞许的拍了拍李自成的肩膀,说道:“第二个又是什么?”
    李自成整理了一下语言,开口问道:“诸位大人,如果建奴不把赵将军送过来,咱们会知道这个讯息吗?”
    听到这句话,杨延宜嘴角露出了微笑。
    他终于等到了那个人,来替他说出他想要说,却又不方便说的话。
    李自成没有去等其他人回答,而是搓了搓手,继续自问自答道:“若是建奴以赵将军的性命相要挟,要求大人退出义州,大人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