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我什么都知道了
作者:省墨   进击的大明铁骑最新章节     
    第二天,杨延宜召开了军事会议,讨论接下来杨家军的行动目标。
    戚金和秦邦凭,还有马炯他们的想法依然是一致的,那就是水军的建设并非不重要,而是现在既然没有船只,你纵然是有了兵员,也是无济于事。
    无论是皇太极或是倭寇进攻大明,他们此刻都只能干瞪眼,无法帮到什么忙。
    袁可立已经在造船了,可这船只都要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才能造好。
    真等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倭寇侵略大明,也有当地的驻军负责抵抗。就算驻军不敌,倭寇造成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他们意图在于劫掠,而不是占领。
    但建奴不一样,皇太极攻占朝鲜,摆明了就是要以水军进攻大明腹地,这是所有人都能想通的事情。
    一个是手足之癣、另一个则是心腹之患,孰轻孰重,不言可知。
    所以,他们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尽快恢复对建奴的攻击事态,而让皇太极不敢分兵攻略大明。
    他们这么算,怎么看都是对的。
    但有一点,此时倭寇入侵大明,不是倭寇的本意,而是受到了康尔顿的撺掇。
    据可靠消息,康尔顿至少有一支舰队,跟随在倭寇的身后,伺机而动。
    而他们的目标,就是信王殿下。
    这是杨延宜无论如何都不能赌的,无论是信王作为他的监军,还是他本身的皇族身份,都让这件事变得不容有失。
    杨延宜将这个消息也告知了众位将领,可他们都陷入了沉默中。
    信王殿下的安危固然重要,但此刻保卫他的乃是袁可立,而不是杨家军。
    再者说,就算杨延宜想率军返回登莱,他也没有船只。
    杨延宜无奈,望向王存孝,没有任何的表情和动作,只希望这位军师能够揣摩到他的心意。
    王存孝捋了捋胡子,突然开口问道:“将士们是否已经习得水性了?”
    海边的室内游泳馆也才建好,在屋外有一个石头砌成的水池,将海水引入后,在其下放置柴火昼夜不息的加热。
    屋外的水池与屋内相连接,所以屋内的水温是比海水原本的温度高了许多的。
    士兵们也分为几个班次,昼夜不停的练习着水性。
    徐进带来的那艘五桅帆船,也给了士兵们实际操练的机会。
    可毕竟时日太短,水军建立还没有几天,士兵们连旗语都还没有学会呢。
    徐进摇了摇头,将目前的情况说了出来。
    那看来,回援登州也没有机会了,船只先不提,船员都没有准备好。
    就算一时不会水性也无所谓,但你至少要懂得旗语吧?要知道怎么将船开动吧?
    可王存孝接下来的话,却让众人都吃了一惊。
    “某以为,应该与建奴谈判,我们让出义州、甚至让出朝鲜,而建奴则提供船只给我们。”
    众位将领听完后,瞬间就炸了锅。
    建奴正准备侵犯大明,他们会提供船只给明军,方便明军回去救援?想什么呢?还没有睡醒吧?
    而戚金和秦邦凭,这些年纪大一些的将领,立刻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跟建奴谈判,他杨延宜有这个资格吗?
    既有、也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是因为朝廷明文将辽东军事都交给了杨延宜,由他一人一言可决断。
    所以,他理论上是有这个权利的,代表大明跟后金谈判停火。
    但那只是理论上有。
    为什么说没有呢?
    原因也很简单,当初瓦剌抓了明英宗,想要谈判以获得一些经济上的补助。
    大明朝廷愣是另立了一位皇帝,也不愿意跟瓦剌谈判。
    莫说现在是信王有难了,就算是朱由校本人在这里,也没有哪个官员敢于站出来说,为了朱由校的安危,要跟建奴和谈。
    更别提现在杨家军是有监军在的,信王会同意停火的谈判吗?信王能做得了这个主吗?
    再有一点,皇太极为什么要同意和谈?
    就因为你承诺放弃义州并不再攻击定州吗?
    还有一点,那就是所有武将都清醒认识到的事情。
    大明沿海承平已久,倭寇此刻一旦入侵,势必会对大明造成伤害,而皇太极没有理由放弃这个好机会。
    杨延宜自己知道,周明瑞(皇太极)跟他一样,绝对不可能坐视倭寇荼毒大明,这仇恨是刻在所有华夏儿女血脉里的。
    但他没有办法跟其他人明说。
    王存孝却是查到了一些端倪,他发现皇太极跟杨延宜两人身上,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
    这么说可能有一些大逆不道,将大明的杨督师与奴酋相提并论。
    但他越是琢磨,越能察觉到那股子相同之处。
    远的不说,就拿当日李自成的分析,皇太极如果想要入侵大明,他没有理由将赵龙送回来。
    因为此刻杨家军根本没人知道倭寇将要入侵大明,他又何必提醒大明呢?
    就拿前两天的事情来说,皇太极跟杨督师相似之处又多了一个证据。
    马汉并未向皇太极要求提供大蒜和烈酒,而皇太极又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可能是杨延宜所需要的呢?
    现在两军正在对峙之中,马汉身为杨延宜麾下的大将,就这么送上门来请求给予东西。
    而皇太极竟然真的就答应了。
    之后,王存孝做了很多调查工作,但最后让他将所有事情串联起来的,是一段看似毫不起眼的问话。
    当初杨延宜在义州城外,之所以答应与皇太极见面,是因为皇太极送来了一封书信。
    书信上的内容,杨延宜也并没有隐瞒众位将领,而是大大方方展示给他们看了。
    信上只有一句话。
    “我知道你来自哪里,因为我也是,我们谈谈吧。”
    而杨大人与皇太极会面时,皇太极的第一句话就是。
    “宫廷御液酒。”
    这句话犹如安静的雨夜里骤然响起的一声惊雷,让王存孝将所有的事情都串联了起来。
    因为,杨延宜也曾问过他这句话,但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而皇太极他知道,并且他跟杨延宜一起,都是来自一个地方的。
    这太荒唐了!
    皇太极是建州女真的首领,而杨延宜出身在京城,乃是官宦之后,两人来自同一个地方?
    穷举法,这是王存孝最后想到的办法。
    将一切不合理之处都推翻后,那剩下来的那个答案,再怎么荒谬,也是唯一的正确答案。
    见到杨延宜还没有表态,王存孝低下头去,说道:”大人,属下有一言,想要与大人私下相谈,还请大人移步。“
    说完,王存孝低着头,迈步就走进了后帐之内。
    杨延宜不知道他这位军师在搞什么鬼,但王存孝一直以来的表现都是让杨延宜所信服的。
    刚才他也有意站在自己这边,并且还提出了和谈这个看法,这是杨延宜所没办法提出来的。
    等到他也迈步进入后帐后,王存孝依旧只是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轻飘飘的问出了一句话。
    泰山崩于面前而色不改,为将之道也。
    杨延宜虽然年轻,但他毕竟是三朝元老,也曾在乾清宫侃侃而谈的人,这份养气功夫他还是有的。
    但这句话,却让老神在在的杨延宜彻底破防。
    “未来,究竟是怎么样子的?倭寇在未来狠狠的伤害过咱们,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