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新兵之策与商业之困
作者:寒梅惊雪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     
    严格意义上来说,朱允炆对于新兵训练是一窍不通的,但作为皇上,不需要精通细节,那是大臣需要做的,皇上只需要高屋建瓴,统筹大局便可以了。

    凭着后世的眼光,加上历史的底子,朱允炆草拟了一份完整的训练方案。

    方案分为五个部分:体能训练、思想建设、战阵布置、装备更新、特种兵建设。

    其中夹杂着从电视电影中学习到的特种兵训练之法,古代战场军事指挥之法,古代优秀将领训兵之法等等。

    体能方面自然不必说,在这个冷兵器为主的大明王朝,士兵个人的体能、素质与战斗力,直接关系着战场的胜负。

    强化体能训练,这是必然的。

    总不能用走三步大喘气,走十步就倒地的兵去打仗吧?

    思想建设上,朱允炆不敢提什么共产主义,想来想去,灌输马列主义最好的结果,那便是自己被打倒,还是算了。

    作为帝王,那就从帝王的角度出发,尊重客观事实,这叫唯物历史观。

    没有马列信仰,咱可以宣扬“马革裹尸”的英雄精神,宣传“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宣传“为君王分忧,以靖四海太平”的国家精神。

    辅助以晋升官职,惠及子孙的奖励,足以让士兵心甘情愿地为朝廷卖命。

    战阵布置方面,朱允炆并没有讲太多,这方面毕竟是武将专长。但在这里,朱允炆还是将“三大营”的构想提了出来,并主张演练新的战阵与战法。

    装备更新的问题,朱允炆尤为重视。

    没错,明代初期已经有枪支弹药了,但这个时候的长枪名字叫火铳,短枪叫手铳,但这玩意射程实在有限,几十米到两百米之间。

    而且打一枪之后,需要重新装填才可以发第二枪,很难形成完备的火力网。

    两百米的射程,对于快速冲击过来的骑兵而言,你还没打两枪,人家挥舞着马刀就杀过来了。

    至于火炮方面,虽然“佛郎机”现在尚未传入大明,但大明还是有一些火炮的,比如神铳车炮、大将军炮等。

    这玩意还可以,射程更远,可以达到3公里,甚至突破4公里。

    不过这玩意就是一堆铁疙瘩,动不动就是两百到四百斤,这个时候大明又没有卡车火车运输,也没有柏油路,一场雨下来,道路泥泞,谁能带得动这玩意。

    再说了,战争需要速度,快速穿插,快速机动,你带着个大炮,光等你,一天能跑几里路?

    所以说,这玩意在大明,多数用于守城,或者是包围了敌人城池之后,运过来大炮,把城门轰开。

    将其作为一类独立兵种,编配到战阵之中是不存在的。

    现在,朱允炆明确要求了,不仅要组建火铳队,还要组建大炮队,还起了个响亮的名字:

    火炮部队。

    至于特种兵方面,朱允炆的要求更严格,要求在四十万京营大军中,选拔四千精锐进行特训,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

    兵部尚书茹瑺看着这一份近万字的文书,手微微颤抖起来,抬头看着铁铉,只见铁铉脸上的震惊之色尚未消退,满眼都是钦佩与赞赏。

    “这,真的是皇上所作?”

    茹瑺不敢想象。

    当今皇上,真若有如此见地,那大明文昌武盛,将会出现!

    真正的盛世,也将来临!

    而到时候,自己的名字,必然会留在史书之上!

    铁铉逐渐恢复了镇定,重重点了点头,忍不住地赞叹道:“皇上此举,必然可行,强军之道,也必然在我等手中完成。我现在才明白,这才是皇上裁军十万的真正底气!”

    茹瑺低头看了一眼新兵之策,微微摇头,说道:“我茹瑺作兵部尚书近十年,从未听闻过如此真知灼见。如今皇上,先是推行内阁,整肃朝纲,又是推行新兵之策,锤炼新军。看来,我们这位圣上,所虑极远。”

    铁铉将文书收了起来,严肃地茹瑺,说道:“此事,还需与魏国公商议。”

    “魏国公?只有魏国公?”

    茹瑺吃了一惊。

    铁铉看着茹瑺,也陡然明白了过来。

    按理说,皇上虽然信任魏国公徐辉祖,但也不应该嫌弃曹国公李景隆才是,但皇上,竟丝毫没提起过李景隆。

    这意味着,李景隆并不得圣心。

    铁铉微皱眉头,说道:“我等遵圣上旨意便是,至于其他,那并非我兵部可以过问。”

    五军都督府的明争暗斗,还波及不到兵部。

    铁铉并不想参与其中,只想尽早细化新兵之策,训练京营大军。

    武英殿,偏殿。

    朱允炆按照记忆,将世界地图简单地绘制了一番,看着南美洲的方向,目光又转向了欧洲方向。

    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98年。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大概去世了几十年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还在继续。

    英法百年战争应该还在打吧?

    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再过几十年,大航海时代便会拉开帷幕。

    留给大明的时间,并不多了。

    朱允炆清楚,若是不重视海军,不重视航海,四百多年后,中国便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那时,外国人在中国的大地之上,烧杀抢掠,为所欲为!

    这样的历史,朱允炆不想再让它发生。

    只是,想要远航可不容易。

    一个最大的因素,便是缺钱。

    朱允炆去过内库,里面东西虽然充盈,但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

    事实上,很多人认为内库是皇帝私有财产,严格来说,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因为在朱元璋时期,老朱想着,天下都是老子的,还需要设置私房钱不成?

    画蛇添足!

    “人君以四海为家,固天下之财为天下之用,可以公私之别?太宗,宋之明君,亦复如此!”

    这是朱元璋的原话。

    对于,朱元璋认为,宋朝灭亡与皇室设置内库,将国家之财用于“私财”有关。

    所以明代初期的内库,实际上是国库。

    但朱元璋设置了内库制度,但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加上朱元璋没学习过经济学,动不动就印刷钞票,还不与黄金白银挂钩。

    到了朱允炆时期,国民经济已经有些糟糕了。

    朱元璋在后期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比如官员的俸禄上,便从禄钞与禄米,调整为了禄米一项。

    没办法,钞票不好使啊。

    加上明代征税,占据很大一部分的,都是税务税,说白了,便是纳粮。

    在朱允炆时期,中央财政有三百万两白银已经算是不错了。当然,若是将粮食这算货币的话,其收入还是有一千万多两白银。

    但这些钱粮,其中一多半都拿去养活军队了。塞王的军队,京城的军队,地方的军队,这些都要钱粮的。

    还有官员,也是要俸禄的。

    尤其是那些王爷、皇亲国戚,一个个啥本事都没有,各个都领着不少俸禄,甚至较之内阁大臣都多。

    左右支出下去,每年的国库基本上都要见底。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只要再和平发展上几年,大明的经济也是可以好转的,只不过,现在的格局,真的可以实现和平吗?

    朱棣这个强者,他会选择对抗到底,还是选择臣服?

    朱允炆拿不准。

    “工商业啊。”

    朱允炆揉了揉眉头,若是不能解封工商业,让朱允炆只靠着农民地里的产出让大明变得富庶,那几乎是天方夜谭。

    可是,大明是没有商人的。

    朱元璋痛恨商人,甚至下达过“不事生产者,皆可捕杀之”的命令,可以说在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中,商人地位最低的朝代,便是明朝!

    这可能与朱元璋出身有关,加上奸商害死过他的家人,朱元璋一直认为,商人与贪官污吏是一样可恨的,需要极力打压。

    在明初,只有军、农、匠籍,根本就不存在商籍。

    重农抑商,成为了朱元璋的一个基本国策。

    想要改变这个国策,最大的困难,不是已经躺在孝陵的朱元璋,而是儒家“重农抑商”的基本思维。

    当官的希望安稳,发展农业经济。

    商人?

    今天在京师,明天到了北直隶,后天说不定就跑到海上去了,我还管不管了?

    都给我待在土地上,拴住,才好管理不是吗?

    再说了,商人都把钱赚走了,形成了一大批富豪,那天下的钱财不就少了,老百姓还怎么活?

    这或许是那个时代官员的心声。

    可是历史证明,腐旧的制度,是约束不了经济规律这头雄狮的。

    大明商人有的是方法,比如说挂靠籍,先买一块地,说清楚,自己是农民,俺是种地的,但至于我为什么经商了,难道开辟点副业都不允许了吗?

    实在不行,勾结一些军户,挂个军籍,找个子侄代替自己从军,老子是军爷,做点买卖你管得着吗?

    这种披着一层皮的商人集体,成为了明代经济的重要推手之一。

    他们身上的枷锁,还很重,很重。

    朱允炆清楚,商人必须得到合法化,这是释放市场能量的关键。

    至于商业这头猛牛怎么走,那就需要看自己怎么牵了。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朱棣要入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