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阁臣出缺,群臣激动
作者:娄十七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襄王朱瞻墡,宣宗同母弟也。
    昔年仁宗骤然离世,宣宗人在南京,汉王等虎视眈眈。稍有不慎,皇权就有旁落之危。关键时刻,还是襄王代为监国。等宣宗归京后还政,助力皇权平稳交接。
    后宣宗离世,正统年幼。又是他代为监国,见内有太皇太后,外有三杨等辅佐,这才放心还政,回到自家封地。
    甚至土木之变时,孙氏欲让他监国,他都敬辞,转而力荐今上。
    三让皇权,毫无贪恋。
    是有明以来,最被公认不贪恋权欲的亲王了。
    以他自比,足见朱见济诚心。
    朱祁钰惊,微低了身子与他平视。却见他眉眼之间满是真诚,不带丝毫勉强。
    所以?
    他是装出来的不贪恋权势,只是形势所迫,被赶鸭子上架。自家正好大儿却是真能看得清楚形势,认得清楚自己,也有了取舍?
    朱祁钰有些莫名,眼角余光看见二儿子已经在烦躁抓头了。
    显然,这小子也被惊得不轻。
    被问到怎么看,朱见淏也不藏着掖着:“很意外,特别意外。因为儿子遍翻史书,见多了为皇位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的。很多即便自己无心,也会为求自保,或者被母族、妻族与身边人裹挟着参与其中。”
    毕竟进一步执掌天下,退一步却只能俯首称臣。
    其中利益不但让皇子癫狂,其身后势力也很难淡定。远的不说,前两年杭妃娘娘不还多为自家儿子打算吗?
    所以……
    朱见淏拧了拧小眉头:“所以儿子很意外大哥这番坦诚,意外他这想法。但确定自己无需他相让,也不想与他同室操戈、手足相残。”
    小家伙勇敢抬头,目光中满是孺慕与敬佩:“因为儿子相信,父皇是亘古未有的明君、能君。所思所想所行,都是为了大明江山长治久安。选继承人这方面,更不会例外。”
    “如今父皇青春正好,年富力强,也无需想这些。”
    “儿子们更无需以此为念,只好生学文习武,努力提高自己。天长日久,父皇自然能优中选优,择更能贯彻您政治理念,带大明走向新巅峰的那个。”
    但凡这孩子再长个十几二十岁,朱祁钰都得说声小子圆滑。
    可孩子七周岁还没满呢!
    黑白分明的眸子里满是诚恳认真,还有对他这个父皇的信任崇拜。硬是让他生不起哪怕一丝丝的防备忌惮来,只满满的欢喜。
    忍不住弯腰把人捞起来:“好小子,倒是个有志气的!”
    “喏,起居注官笔墨片刻未停,可都如实记录了。你小子最好说得出做得到,待日后再来惊艳老子。否则的话,大明江山交给谁,也不会交给一个只会大话的。”
    朱见淏圆眼笑成月牙,一脸无所畏惧:“父皇且待,儿子再不会让您失望的。”
    说完,他还拉着长兄朱见济的手:“咱们父皇可不是历代先皇,为防下一个太宗爷而宁可真金白银把宗室们当猪养。富贵大哥固然少不了富贵,但闲王?嘿嘿,你就别想了。”
    “还是与弟弟一道好生学习,认真努力。待来日再让父皇决定,你到底适合成皇还是成王吧。”
    朱见济:……
    该说的都被你小子说了,为兄似乎只剩下点头了。
    还有,说王别说吧。
    哈哈哈哈!
    朱见淏爆笑:“父皇父皇您看大哥啊,自己想的多,还怪儿子不够文明。”
    父子三个说说笑笑,还亲亲热热地一道用了膳。
    打从养心殿回去之后,两个小家伙都更加努力刻苦了。
    至于朱祁钰最初那个提问?
    朱见济是真没有什么好建议,而朱见淏则拧了拧小眉头:“儿子没有想到,父皇竟会问儿子这等军国大事。仓促之间也没有个准备,自然也无法给父皇一个较为妥帖的意见。”
    “还请父皇允许儿子仔细思忖些日子,再答复于您。”
    认真备考的态度十足。
    让朱祁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其实随便聊聊,也没指望俩孩子有什么高屋建瓴的想法了。
    只鼓励地拍了拍他肩膀:“无妨,你能有这勤勉认真的态度就已经极好。”
    结果什么的根本不重要。
    小家伙眼睛晶亮,认认真真拱手:“父皇放心,儿必不负所望。”
    话落人走,明显是要即刻开始努力,积极到让皇长子哪怕懈怠丝毫都容易产生愧疚感。
    两个小皇子积极努力,前朝大臣们只会比他们更卷,更积极。
    无它,此时的内阁虽还没有后来凌驾六部之上的气派,但也颇具规模了好么?
    且再也不是最高只能是五品官的内阁了,大多一部尚书,最次的商辂还是太常寺卿呢!
    既能做高官,又能为皇帝出谋划策,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皇帝意志。
    那哪个文臣不想呢?
    只是以往陈循等人死死占着位置,旁人根本插不进去罢了。
    现在陈循王文两个因为插手科举公正,被皇爷令致仕。内阁出缺,户部、吏部尚书出缺。众臣可不就你方唱罢我登场,挖空心思地往里钻么?
    保奏的,毛遂自荐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大臣们做不到。
    提议的人选也五花八门。
    包括但不限于兵部尚书于谦、礼部尚书李贤,前河南四府之灾中表现突出的丘濬,甚至连刚在倭奴立功归来的杨善都在提名之列。
    把杨善本人都整懵了:“善多谢诸位同僚厚爱,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吾皇再怎么不拘一格用人才,也挡不住善乃落第秀才的事实。能有今日,已经是杨家祖坟冒青烟,再不敢奢求其他。”
    所以你们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千万别带在下!
    区区虽然爱权,但知自己几斤几两。
    至于于谦?
    以往他不但当着兵部尚书,还管着十团练。兵权与调兵权于一身本就有专权之嫌,再加上个内阁……
    嘶!
    不但满朝文武,就连皇爷都无法安寝了。
    现在他兵权不再,只是个兵部尚书兼太子太保,又有功劳苦劳,倒是没啥不可的理由了。端看他愿不愿,皇爷肯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