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东宫,春和宫。
太子朱高炽大腹便便,拖着臃肿的身子,正迈着小碎步,缓慢地往门口移动。
朱高炽左右两旁各有一名身材魁梧的太监,搀扶着他。
“怎么这么久,夏原吉都不见踪影?”身材肥硕的朱高炽自言自语。
“太子殿下,您还是好好歇着吧,”一旁搀扶的太监道,“要不,小的再去瞧瞧?”
望向门外,朱高炽又叹了一口气:“再等等吧。”
太子妃张氏带着10岁的朱瞻基及几名侍女,从殿门口走进来。
“殿下,您这是要去哪里?”太子妃看向朱高炽,询问道。
“我想去找夏原吉。”
“殿下怎么能去亲自找一个臣子呢?”瞅了一眼旁边的太监,太子妃建议道,“叫人将他传唤前来便是。”
朱高炽摇摇头,没有回答。
“父王,儿臣认为,您该听母后的。”
年仅10岁的朱瞻基抱拳行礼道:“夫子曰:‘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父王,不必事事躬身。”
朱高炽略微惊讶,看向他的儿子朱瞻基:“这是谁教你的?”
“禀父王,这是姚少师教的,语出自《左传?襄公九年》。”
朱瞻基嘴中的少师就是道衍和尚,俗名姚广孝。
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封道衍和尚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令道衍恢复俗家旧姓姚,赐名广孝。
为表示对道衍的敬重,朱棣并不直呼道衍的姓名,而是称呼少师。
永乐五年(1407年)四月,皇长孙朱瞻基出阁就学。朱棣命姚广孝教导皇长孙,给朱瞻基侍读说书。
朱高炽冲着儿子连连点头,十分欣慰,心中颇为感慨:
果真是名师出高徒!
道衍教出来的人果真了不得!
前有郑和、郑海,如今他的儿子也这般厉害……
若是郑海没下西洋,那就好了……
正当朱高炽想到郑海时,一旁的太监向太子妃与皇长孙解释道:“禀太子妃、小殿下,太子殿下已经吩咐人去传唤夏大人,只是夏大人至今未到……”
“原来如此。”太子妃微微点头,上前搀扶着朱高炽。
“殿下,不必着急,您先到里面坐着。夏原吉是陛下重用的臣子,想必事务繁多,未必脱得了身。”
“我知道,”朱高炽一边缓缓走向座位,一边跟太子妃解释,“可明年父皇巡幸北京,要我监国,诸多琐事,我要事先做好准备,需先找个得力的人商议一番……”
“殿下考虑周到,您先坐下。”
太子妃扶着朱高炽坐下,询问道:“不如,臣妾给您出出主意?”
“父王、母后,你们有事商议,儿臣这便退下了。”朱瞻基很有礼貌地向他父王与母后行礼。
朱高炽点点头,太子妃冲着身边的太监宫女道:“本宫要与太子议事,你们到殿外候着。”
朱瞻基与一众宫女太监慢慢退出宫殿。
走到殿外,朱瞻基低声问身旁的太监道:“你们玩促织吗?知不知道哪里有促织?”
“小的知道哪里有促织,小的带殿下去抓。”
促织就是蟋蟀,民间一般称为蛐蛐。
小朱瞻基不像他爹朱高炽那般文静,而是十分活泼好动。
除了吟诗作画,宫中没有多少好玩的活动,他喜欢和太监们一起斗蛐蛐。
太子朱高炽与太子妃并不干涉朱瞻基的小爱好。
他们的儿子聪明伶俐,又有少师姚广孝亲自教导,他们对朱瞻基很放心。
“殿下,臣妾听说,夏原吉在百姓心中颇有威望,是个难得的人才。”
听太子妃说到夏原吉,朱高炽打开了话匣子,如数家珍一般说道:“夏原吉确实是个人才,他在吏部、户部都很有威望。
“在苏浙一带,他治理水患、赈济饥荒,颇有成绩,深得民心。
“就连姚少师都在父皇面前夸赞他,若是夏原吉能协助我处理京师事务,那我就轻松多了……”
看到太子如此兴奋,太子妃也很高兴,微笑地听着朱高炽讲述对夏原吉的看法。
“臣妾听说,夏原吉与锦衣卫一起督办运往北京的木材,这件事做的很好。”
太子妃也讲述她听到的传闻:“他事先告诫运输木材的工人相关的规定,还不让锦衣卫对工人们过于苛刻,工人们都很感激他。”
“哦?爱妃,你是怎么知道的?”朱高炽有些好奇。
太子妃呵呵一笑:“殿下,你不知道?”
朱高炽憨笑道:“本太子竟不如爱妃消息灵通,还请爱妃指教。不知爱妃,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殿下,这是臣妾的秘密。”
太子妃张氏故意卖关子,见朱高炽好奇,她解释道:“臣妾,上次去寺庙烧香,偶遇一位故人,这才得知了这个事情。”
“故人?爱妃,这位故人是谁?”
还没等太子妃回答,一名太监走了进来:“殿下,夏原吉夏大人有急事,不能入宫了。”
朱高炽与太子妃一同看向太监,他们都有些好奇。
“到底出了什么事?夏原吉为何不能入宫?”朱高炽问。
太监回复道:“殿下,来访的浡泥国国王病薨了,夏大人正与礼部商议葬礼之事,无暇抽身……”
永乐六年八月,浡泥国国王麻那惹加那抵达南京,这才两个月,竟病逝了。
太子朱高炽与太子妃商议前往吊唁。
太子妃命人准备了轿撵,太子朱高炽坐着轿撵前往武英殿。
武英殿中,听到浡泥国王病逝的消息,朱棣很惊讶,也很悲伤。
礼部尚书向朱棣禀明,浡泥国王临终前的遗愿是“体魄托葬中华”。
意思就是直接埋葬在大明得了。
朱棣点点头,对礼部尚书道:“浡泥国王骤然病薨,传朕旨意,辍朝三日以示吊唁。由你们礼部主持丧葬,礼仪等同王侯。”
“臣领旨,”礼部尚书抱拳,又问,“请问陛下,以王侯之礼为浡泥国王举办丧葬,那是否按我大明礼法赐予谥(shi )号?”
“嗯,那便按我大明礼法,赐予谥号。”
“陛下,臣等已草拟了几个谥号,请陛下定夺。”礼部尚书将写有草拟谥号的折子递给太监。
从太监手中拿过折子,朱棣打开看一眼,便道:“就选这个‘恭顺’吧。”
谥号是后人对死者的评价。
据说,谥号制度从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
尊贤贵义、敬事供上曰“恭”;
慈和遍服、慈仁和民曰“顺”。
恭与顺都是褒义,以“恭顺”来评价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这是朱棣对他的认可与赞许。
大明以王侯的礼制为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修建陵墓,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浡泥国王的陵墓位于南京石子冈,立有墓碑,建有陵园与祠堂。
朱棣还下令选派守陵人为浡泥国王世代守灵,一年春秋两季进行祭祀。
太子朱高炽与在京师的亲王都参加了浡泥国王的葬礼。
除此之外,朱棣还封麻那惹加那国王四岁的儿子为新国王。
朱棣还答应浡泥国的请求,免除浡泥国每年向爪哇的朝贡,改为向大明朝贡,改为三年一贡。
此外,朱棣还派人护送年幼的浡泥国王回国,并遣使者在浡泥国镇守一年。
朱棣对浡泥国的恩赐是空前的。
就在大明同意免除浡泥国对爪哇的朝贡时,郑和与狄云在爪哇国宣布了朱棣的旨意,免除了爪哇西王赎罪的5万两黄金。
从爪哇国回到旧港,狄云直奔施进卿家。
“嫂子,我回来了!”
“小云,爪哇好玩吗?”
狄云一脸苦瓜状:“动不动就要拔刀决斗,一点都不好玩,而且,连茶都没有!”
“可那里有许多水果啊,你没好好尝一尝吗?”施若绮笑着道。
“咦!嫂子,你的皮肤怎么变得这么水嫩?”狄云睁大了眼睛,盯着施若绮,“嫂子,你吃了什么好东西?”
“是吗?我的皮肤变水嫩?真的吗?”
“嫂子,你是不是吃了榴莲才这样?哪里有榴莲?”
【注】
百科:浡泥国王墓于1958年在南京安德门外向花村乌龟山发现 ,2001年,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