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巡视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大明,我来了!最新章节     
    一路巡视下来,虽然发现了不少问题,不过都是些小问题,并没有发现吃空饷贪污受贿的情况,这让朱祁镇很满意。

    随行的蔡福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你这兵带的不错!”朱祁镇难得的夸赞了蔡福一句。

    “末将别的本事没有,唯有替陛下管好山东半岛,替陛下带好兵。”蔡福被皇帝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脸色涨红的说道。

    威海卫港湾前,工匠们已经开始进场清除滩涂淤泥,打桩垒砌堤坝,如今钱粮给的足,前来干活挣钱的百姓不用官府强征,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到海边报名参加海港的营造。

    甚至连一些渔民也来报名,

    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朱祁镇心情大好,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个干活的是不是崔恭?”朱祁镇指着远处一个正在挥舞锄头的人对蔡福说道。

    蔡福眯着眼看了看道:“是崔知府,他怎么干上这活了。”

    “侯宝,把崔恭叫过来。”朱祁镇笑着说道。

    听说皇帝微服来到了威海卫,登州知府崔恭一身泥水的跑了过来。

    “臣…”崔恭正欲下跪行礼,不料却被朱祁镇一把拉住,“崔爱卿免礼。”

    “崔爱卿,你这是…”朱祁镇一边问道,一边将自己的手帕递给了他。

    崔恭也不客气,接过手帕擦了擦满是泥水的脸颊,说道:“威海卫军港乃我大明朝第一座军港,又是陛下亲自命名的军港,还在臣的辖区内,臣不敢不上心,所以才…”

    朱祁镇点点头笑道道:“你这个从四品的知府能放下架子和百姓们一起干活,实属不易。”

    “不光是臣,”崔恭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指着远处一处泥滩又道:“那一片泥滩是臣给府衙官吏和文登县官吏划定的责任区,每个人又有自己负责的一片,他们上午在衙门处理完公事之后,就要到这里和百姓们一起劳作。”

    “哦?”朱祁镇打眼看去,果然发现十几个皮肤白皙的人或用铁铲卖力的清淤,或二人合力一前一后推拉着太平车(明时也称鸡公车,现在叫独轮车),或略显笨拙的挥舞着锄头,不过每个人却干的非常认真,一看就不是在作秀。

    “很好,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这个知府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说着,朱祁镇又叹息一声道:“若我大明官员人人都如你崔恭一般,那天下也就没有那么多麻烦事了。”

    “臣相信会有那么一天,陛下如今励精图治…”崔恭话没说完,就被朱祁镇打断了。

    “崔爱卿,工期很紧,你们能否在六月底前完工?”朱祁镇说道。

    “陛下放心,臣已下令,所有官员工匠三班倒,必须在六月底前将海港建好。”崔恭信心满满的说道。

    “哦?说说你们的具体安排。”朱祁镇面有疑惑,这么庞大复杂的工程,就是放到现在利用大型机械,也很难保证能在四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是。陛下您可能有所不知,以往朝廷征发徭役百姓们大多是从心底里是不愿意干的,大多是出工不出力,因为没有钱赚,还要自费搭上粮食,百姓们没有积极性。

    可现在不同,臣和几个大师傅将整个海港的营建划分了责任区,如清淤区,是臣负责的;还有砖石,是同知李大人负责,木料责任人是通判贺文昌大人负责……如此每个官员都有自己负责的事情,这样不仅提高了干活的效率,还能落实责任,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轻松找到责任人,不会再出现以往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

    朱祁镇惊为天人般的看着崔恭,暗道这不就是后世的扁平化管理吗,这个崔恭是个人才啊。

    “还有最关键的是,凡是来做工的百姓每人每天二十文钱,一日三餐管饱,而且中午还有一顿肉食,工钱当天结算,绝不拖欠,告示贴出去第三天,文登县几乎所有青壮百姓都来了,差点挤破了县衙大门!”

    “一个县的青壮恐怕不够吧。”朱祁镇又道。

    崔恭点了点头,又道:“陛下明察秋毫,是不够。但是临县百姓们听说后,也都赶了过来,现在这里共有八万余人一起劳作,为此臣还接到了那几个县县令的奏报,说青壮们都来做工了,眼看着就要春耕了,若是耽误了春耕怎么办。”

    “恩,”朱祁镇点点头,“农时耽误不得!”

    “是,不过陛下放心,这些臣也考虑到了,现在距离谷雨还有一个月,前期的主要任务是清理滩涂挖深打桩等活,修筑临时堤坝,臣算过有这八万人,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这些活干完了,这里便不再需要这么多人了,留下来的大多是木工、石匠等有手艺的工匠,即使有部分百姓不能回去春耕,臣已命凡是各县有参加海港营造造成耽误春耕的,各县要组织春耕队帮助这部分百姓种地。”

    “好!崔爱卿真不愧是位能臣,干的好!”朱祁镇竖起大拇指,哈哈大笑道。

    “都是臣份内之事,臣不敢居功!”崔恭一脸郑重道。

    “有功,你有大功。”说着,朱祁镇转头对侯宝说道:“传朕旨意,即日起,登州升为上州之地,登州知府崔恭升为从三品知府,登州凡参与军港营建的百姓工匠,一律免除今年赋税徭役!”

    “奴婢遵旨!”

    “陛下,这万万使不得,登州乃偏远小州,如何能升为上州之地?”

    有人可能会说,明朝的知府不就是四品吗,怎么会出了从三品呢?

    其实明朝知府在初期根据缴纳粮食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其中上知府从三品,中知府正四品,下知府从四品。直到明朝中后期以后,一州知府的品级才最终被确定为从四品。

    而所谓上州之地,基本上也是按照各地富庶程度来划分的,如南直隶各府就是如此,而身为龙兴之地的凤阳府因为是朱元璋的老家,又是朱家的祖陵所在地,自然在品级上要高于一般的州,它的官员自然也都是高配。

    其实崔恭不知道,不光是登莱地区,就是后世的青岛日照地区日后都将随着大明商品倾销到全世界而成为大明北方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