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的大练兵给了魏国很大的压力,但是这一切都跟刘义隆没关系,这需要拓跋焘去头疼了。
刘义隆在练兵结束之后开始考虑以后和魏国的作战,虽然现在表面上两国处在和平期,但是谁都知道宋魏两国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自从永嘉之乱开始,各个政权相互攻伐为的不就是争夺天下吗,如今就剩下宋魏燕三国,以及漠北的柔然,西南的吐谷浑。
严格算来,柔然和吐谷浑还真没有和宋魏燕三国争霸的资格,甚至燕国也没有资格。
魏燕一战之后,燕国基本可以排除在争霸之外,能够自保就算不错了。
如今宋国势力极大,但是魏国占据河北实力强劲,还从未有过北伐成功的案例,但是刘义隆知道,有人成功了。
明太祖朱元璋,而且他的对手也是草原民族。
如今刘义隆拥有整个江南、关中、凉州、河南、河套南部、山东之地,可以说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并且掌握了很多魏国没有掌握的利器。
但是刘义隆觉得还不够,毕竟魏国实力并不弱,虽然地盘没有宋国大,但是魏国毕竟以鲜卑人为主,骑兵极其强悍。
虽然宋国也有胸甲骑兵,但是依然无法和魏国相比。
对付轻骑兵刘义隆可以利用弩军配合重步兵外加己方的轻骑兵,但是对付重骑兵就有些困难。
虽然重骑兵速度不比轻骑兵,但是速度依旧很快,如果处于防御,可以利用床弩,但是主动进攻对付重骑兵就只能用重骑兵了。
而且就算宋军攻打魏国,魏军也不一定据城而守,宋军拥有很多利器,不利于魏军守城,还不如拉开阵势对决,可能还有胜算。
所以刘义隆不会止步不前,他要想办法让己方处于优势,但是思来想去依然没有想到好办法。
至于制造大炮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刘义隆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经过对铸造工艺的了解,如今的铸造方法根本无法铸造出大炮,哪怕是前膛炮。
投石车和床弩的改造也已经达到极限,兵器铠甲也已经不可能再进一步,刘义隆只能从记忆中寻找其他的办法。
如今刘义隆掌握炸药,但是只能用于制造轰天雷,或者可以直接炸塌城墙,但是攻打城池之后还要修缮,这样有些得不偿失。
至于猛火油就更加难以改进,毕竟这个时代无法进一步提炼石油。
随着战争的进行,魏国也掌握了投石车,床弩据说也制造出来了,虽然射程感人,但是已经是很大进步了。
这就导致宋魏两国的实力开始拉近。
至于猛火油和轰天雷,刘义隆稍微放心一些,虽然河北也有石油,但是魏国未必能够找到。
刘义隆也派人在青州境内寻找,但是至今仍未找到,按刘义隆的记忆,胜利油田应该在山东,但是却一无所获。
火药已经经过多次改进威力越来越大,刘义隆对于火药配方谨慎到令人发指,这也是至今魏国都得不到的原因。
这也是刘义隆最后的底气,毕竟历史上元嘉北伐的失败让刘义隆不敢大意。
毕竟魏国的重甲骑兵可是赫赫有名的,南北朝时期最厉害的骑兵。
相对于魏国,宋国更多的是轻骑兵,刘义隆还特意组建一支轻骑部队,名为黑风军。
全军只有一万人,都是轻骑兵,但是跟其余各部轻骑不同的是,这支骑兵全部身穿黑色皮甲,胯下黑色战马,战旗上是一条镶金边的黑龙。
从魏燕交战中刘义隆看出精锐部队的重要之处,所以刘义隆从各部中抽调一些精英,组建了四支部队。
轻骑兵黑风军,一万轻骑。
重步兵虎卫军,一万重步兵。
轻步兵飞豹军,一万轻步兵。
重骑兵龙骧军,一万重步兵。
区别于五大卫,这四支部队直属皇帝,算是特种部队。
五大卫是常规作战部队,属于野战部队。
其中青龙卫是皇家禁卫,但是其战力依然强悍,玄武卫为水军部队,擅长水战。
麒麟、白虎、朱雀三卫是主力,各有侧重。
麒麟卫以战力强悍着称,白虎卫以防御着称,朱雀卫擅长弓弩破敌。
但是五大卫都属于综合性部队,各兵种都有配备。
但是四支精锐就比较单一,都是单一兵种,负责配合其余部队作战。
轻骑兵以突击为主,擅长远程攻击,以弓弩为主。
轻步兵擅长山林作战,大多数是异族士卒组成,不仅善射,而且出入山林如履平地,其中最多的就是羌人。
这些羌人都是当初凉州的俘虏,这些年的苦力生活让他们更加珍惜这次机会,能够成为飞豹军的一员,他们就彻底改变了命运。
重步兵虎卫军装备重型铠甲配配巨盾,是刘义隆效仿三国时陷阵营所建,不同的是虎卫军配备大量强弩,属于攻守兼备的部队。
龙骧军则是根据鲜卑重骑兵而建,并且则可以利用鲜卑骑兵的连环马进行作战,必要时也可以单独作战。
四支部队虽然刚刚成立,但是却给了刘义隆很大信心,还有就是其中的花费也让刘义隆肉疼,建立这四支部队,足以拉起一支十万人的普通军队了。
但是战斗力却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还未经过战争的检验,但是四支部队的士卒、将领都是老兵,战斗力绝对不差。
而且四支部队的士卒每人都配备手抛式轰天雷,这让他们的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这四支部队刘义隆将其列为机密,暂时不公开,等到时机一到,刘义隆就会再度开启北伐,他对于魏郡可是心心念念啊。
不过魏国也打探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拓跋焘得知之后虽然有些担心,但是并未太过当回事,毕竟他不知道具体情况,他也不认为刘义隆能够组建出一支媲美魏国重骑兵的部队。
虎卫军在青龙卫整顿之后就被调离洛阳,除了几员大将,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作为底牌,刘义隆不会过早的暴露他们的实力。
然而这个时候有些地区上报的情况让刘义隆开始担心起来,不过不仅刘义隆,拓跋焘也收到了类似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