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颍川世家
作者:红黑色的风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最新章节     
    自东汉末起,颍川世家就在朝廷占据重要地位,在魏晋达到顶峰。
    荀家出了荀彧、荀攸等人,都是曹魏重臣,陈家出了陈群、陈琳、陈寿等同样受曹魏重用。
    像其余如郭氏、许氏、钟氏等大多都有名士、重臣,大多都与荀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荀氏支持刘义隆依旧在颍川屹立不倒的原因。
    所以在这次选妃的时候,刘义隆最终决定选择荀氏。
    阳城之事一出,刘义隆就亲自来到颍川,不仅是要给荀氏一个交代,也是巩固和荀氏的关系。
    同时刘义隆打算整合一下颍川,让颍川世家为自己所用。
    曾经刘义隆想的很简单,世家不服就杀到服,不过很快刘义隆发现,杀戮指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难办。
    刘义隆来自后世,当然知道世家的难缠,而且到了隋朝世家成了门阀,更加强大。
    刘义隆虽然打压世家,但是有些时候也在拉拢世家,他也知道,对付世家科举很有效果,但是需要长期谋划。
    刘义隆的强势,虽然让世家让出一部分利益,但是刘义隆明白,世家在观望,一旦刘义隆处在弱势,这些世家立即就会跳出来。
    相比之下,洛阳和当初建康的世家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真正的大世家在颍川、南阳这些地方。
    豫州对于刘义隆来说十分特殊,因为这里有颍川,好在荀家一开始没有直接和刘义隆对立。
    世家其实在永嘉之乱中损失不小,后来战乱不断,直到刘裕把持东晋朝廷之后才稳定下来,后来刘裕代晋自立,刘义隆登基,他们虽然不满,但是一直都在观望。
    刘义隆的能力他们很满意,尤其如今宋军战力强悍,更是让他们感到安全,不过刘义隆一些政策却触及了他们的利益,比如土地,好在刘义隆当初的强势中并没有让世家失去理智。
    荀家主动站出来配合刘义隆,因为当时的荀家主看出刘义隆势不可挡,而且当时宋国都城在建康,荀家做好了一旦宋国打乱,他们向魏国投诚的准备,然而刘义隆力挽狂澜,强势压下来乱局,最终荀氏只能蛰伏。
    虽然世家失去了大量土地,但是商会的出现让荀家得到了很多好处,这也让世家改变了策略。
    尤其建康和洛阳的世家和刘义隆针锋相对之后的结局,让颍川、南阳世家十分谨慎,不会轻易触怒刘义隆。
    这也是刘义隆能够顺利推行科举的原因,不过世家当然知道科举对于世家的打击,他们如今不仅派世家子弟参加科举,还拉拢那些高中的士子,虽然效果并不太好,总是有一些会投到世家门下。
    就像阳城秦家一样,不仅县令,就连太守府甚至豫州刺史府都有他家资助过的官员。
    在荀家,刘义隆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荀家主和荀老对于刘义隆能够住在荀家很是满意,这对荀家很重要。
    不过如今的一件事让荀家十分愤怒,豫州刺史似乎对颍川陈家多有照顾,尤其颍川太守,自从上任以来,将上任太守荀家老家主的一些政策全部推翻,不仅如此,不少荀家子弟因此被他以各种理由降职或调离豫州。
    如今有了刘义隆作为后盾,荀家有了底气。
    “陛下,情况大概就是这样,老夫不想荀家就此衰落,再说荀家对陛下忠心耿耿,有人针对我荀家其目的很有可能是针对陛下。”
    “朕知道了,一个陈家翻不起这么大的浪。”
    刘义隆心中闪过一个名字—刘义綦,营道侯。
    刘义綦,长沙景王刘道怜子,元嘉八年封营道侯。
    此人凡鄙无识知,极其贪婪,和其余兄弟完全不同。
    看在刘道怜的面子上刘义綦在宗正寺任正四品上的宗正少卿。
    虽然品级不算太高,但是毕竟是皇族,有些很大的便利,最近刘义隆派出影子进行调查,发现其和那些世家官员走的很近,难怪颍川陈家会找上他。
    刘义綦,刘义隆在心中将其记住了,等到颍川事必就要处理这个刘义綦了。
    其余刘氏皇族对刘义隆都很忠心,只有这个刘义綦,不仅贪婪,还无知。
    刘义隆在荀家这段时间颍川太守每日都战战兢兢。
    “大人,都处理好了,陛下不会发现什么?”
    “可是阳城我们已经无权插手了。”
    “是啊,陛下动作太快,而且我们如今只能保证阳翟城内没问题,其余各县我们根本通知不到。”
    “放心,他们都是聪明人,供出本官他们也没有好处。”
    “大人,还是要小心,可惜我们没有权利调兵。”
    颍川太守眉头一皱,瞪了他一眼,随后道:“不可胡说。”
    颍川太守心中也是遗憾,如果有可能,他真的想让刘义隆消失,那时候朝中必然会有人另立新君。
    太子虽然对于世家并不亲近,但是事在人为。
    不过刘义隆将军政分开,这让他们这些太守,刺史只能管一州、一郡的政事,不能染指兵权。
    而且最让他头疼的是,豫州都督是朱修之,那是刘义隆心腹大将,根本没有拉拢的可能。
    陈家对于朱修之也很头疼,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他们最多就是对付对付文官,武将别说他们,兵部都无权干涉。
    宋国的将领调任全部都由洛阳的大都督府决定,兵部只负责粮草、军械的调拨,各地驻军的军饷由大都督府向户部提出申请,然后兵部审核,最终下发。
    所以,地方官员根本无法和驻军达成默契。
    再说,一州之兵也就一万到两万,大都是新兵,根本无法和精锐的朝廷五大卫相比。
    颍川太守还以为销毁了一些证据就没事了,其实刘义隆已经将他彻底调查清楚。
    三日后,朱修之率领豫州军抵达阳翟,大军驻扎在城外。
    “参见陛下。”
    “朱将军平身。”
    “谢陛下。”
    “朱将军,此次朕来豫州是要处置豫州的那些害群之马。”
    “陛下,末将有事上奏。”
    “说。”
    “陛下,豫州刺史多次派人拉拢末将,希望末将向陛下推荐他们的人进入豫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