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这个小院就平静下来,所有人都离开了,没有人注意,也没有人在意这几年住过什么样的人。
盖吴也成功离开长安,他内心感慨,这次他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居然是峰回路转。
最重要的是刘义隆的一句话,朕让卢水胡的百姓过上了稳定的生活,他还会在意自己是什么民族吗?
是啊,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大汉的时代,汉夷不两立,经过五胡乱华,民族界线已经被打破,尤其宋国在刘义隆的推动下,宋国百姓的包容性已经很大。
而且宋国大力推行汉文化,各民族都以学习汉文化为荣耀,本来大汉对周边各民族的威慑还在,虽然刘义隆一脉不是刘邦一脉,但也是亲戚,刘义隆这一脉祖上可是大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也算是汉室宗亲,只不过并不是皇帝一脉,所以当初刘裕没有以汉为国号,以自己的封敢宋为国号。
刘义隆虽然不喜欢,但是其他国号不适合,所以只能这样,不过刘义隆有信心,他的大宋可不会是后世那个赵宋。
想明白的盖吴,心中充满斗志,他有信心,一旦宋国再次北伐,他可以趁机掀翻魏国。
“我们走吧,从今后,我们要记住,我们是大宋的子民,我们是在为陛下做事。”
众人都点了点头,随后他们分散向着上党郡而去。
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在上党郡搞事情,毕竟魏国和宋国不同,魏国的官员虽然在拓跋晃登基之后好了很多,但是根本无法和宋国相比,虽然宋国也无法避免官员的贪污,但是相对来说,宋国的官员底线很高。
所以,宋国官员可以从世家、商人身上弄钱,对于普通百姓,他们轻易不敢压榨,虽然也有一些官员铤而走险,和世家、商人一同坑害百姓,但是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可能就是灭族之祸。
所以,盖吴在魏国的操作空间很大,而且很多魏国百姓生活确实很艰难,拓跋晃的改革只是让他们缓口气罢了。
盖吴也很有耐心,只是先暗中将宋国百姓的生活透露给那些百姓,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传播,然后他就收买当地官员,成功在上党郡安顿下来。
他们近三十余人分散在上党郡各县,他们潜伏到各个村庄,利用刘义隆给的资金开始运作,得到了在魏国合法的身份。
接着,刘义隆派出一队十人的暗卫,负责和他们联络,并随时解决他们的麻烦。
盖吴他们是刘义隆的秘密武器,刘义隆能够想到,一旦灭魏时机一到,刘义隆就会尽起大军,而盖吴他们就是一个暗子,一旦爆发出来不下百万大军。
魏国百姓一旦反抗起来,在宋国的支持和宋军的帮助下,魏国必然遍地狼烟,到时候,魏国就离灭国不远了。
刘义隆在得到盖吴传回来的消息,他很是满意,盖吴他们完成了第一步,成功在魏国安顿下来,而且还给宋国打了一波广告,这是意外收获,而且盖吴传来的消息,很多百姓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眼中的渴望是骗不了人的。
上党郡只是第一个目标,盖吴的任务任重道远,他们还要发展下线,向整个并州扩散,随后是冀州、幽州,甚至平城所在的司州。
魏国迁都平城后,将平城周边郡合为司州,治所在平城。
还有就是北方六镇,刘义隆知道这是魏国抵御柔然的,但是最西边的沃野镇却是监视宋国的朔方郡,和五原郡互为犄角。
这也是当初刘义隆放弃五原郡的原因。
北方六镇是魏国的重镇,甚至是北方屏障,轻易不会动用,但是一旦宋国北伐威胁到魏国,北方六镇的兵马就会南下。
但是北方六镇大多都是魏军精锐,盖吴他们也没有操作空间,但是再精锐的士卒也要吃饭,所以这就有了办法。
盖吴他们如今只是开始,至少上党郡高都、界休、谷远、涅县等县不少百姓已经开始对魏国不满了。
但是这也只是口头上,毕竟百姓对于外国官员依旧很惧怕。
盖吴等人也不着急,临行前,刘义隆告诉他们,不能急,也不能让百姓提前爆发,只要循序渐进,埋下种子,只要时机一到,有人振臂一呼,百姓必然响应。
到时候,魏国也真就完了。
但是刘义隆也知道,魏国不都是傻子,所以,刘义隆告诫盖吴,一定要保全自己,而且在没人带领的时候,百姓很难团结起来。
不管怎么,先在百姓心中留下一个印象,就像种下一颗种子,只要有一点外力,这颗种子就会发芽。
其实魏国一些官员也发现治下百姓的不对。
“大人,最近不少百姓似乎对官府不满,他们会不会……”
“哼,一些百姓而已,能怎么样,胡乱担心。”
“可是大人,卑职听说宋帝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哼,谬论,百姓就是百姓,能翻起多大的大浪,派一队衙役,打压一下。”
“诺。”
虽然经过这些官员的操作,确实让百姓不再议论,但是魏国百姓却有了别的心思,他们对于宋国更加向往了。
盖吴等人得知,让他心中高兴不已,他没想到,魏国官员这个时候不安抚百姓,居然打压,这不是官逼民反吗?
不过,魏国官员似乎也怕事情闹大,只是小打小闹,并没有让百姓活不下去,否则一旦爆发民乱,他们的官就做到头了。
盖吴将消息传回长安,刘义隆很是开心,看来他的目的达到了吗而且盖吴等人确实很厉害,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接下来,刘义隆就可以准备积蓄力量,准备再一次北伐,他打算攻打上党郡,至于相州,暂时保持现状,他想对并州动手。
拓跋晃可是很厉害,如今的魏国原本只剩冀州、并州、幽州三州,他则分成了十一州,不过这样却使得魏国很难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这也让刘义隆有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