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任难民流离失所,一方面是良心过不去,另外就是我们在青杠山的麦子,肯定也会遭受不少的冲击和破坏,就算我们加派人手看护,估计也会有不小的损失,与其这样,还不如将第一批难民招收进来,进行提前管理,在保障我们自己粮食的同时,人多也能创造更多的效益。”
赵寒说到这里,喝了一口茶水,想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先生这个想法不错,村子里之前被王锋消耗了不少人手,本就需要人手,虽然杨咪和萧北带着这么多人回来,但也还有滕州那边的生意需要照顾,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我也同意,先生宅心仁厚,每个来村子里的人都很相信他,就连土匪经过改造也能变成上进的工人,现在有难民,我们更要去帮他们。”
“我也同意。”
“同意。”
经过赵寒这一番解释,众人都没有异议。
“我还需要强调几点,大家听好,第一,韩姬这边,负责把招收难民的消息放出去,第二,惠芳嫂子这边,需要组织一个专门招收难民的队伍,负责安排难民的临时住所,第三就是阿牛这边,负责安排难民在村里的工厂上岗培训工作,最后是成武这边,难民一旦适应工厂工作,就准备开始招聘护卫,招聘重点是之前的工人,这次只要通过长跑和射击考核或者有其他特长的一律招收,要尽快扩大护卫队伍。”
赵寒说到最后一点时,徐闻等人似乎已经猜到什么,若只是村里的护卫,哪儿会需要这么多。
现在赵寒又有在秀州的滕川兵,护卫数量本就很多了,现在还要大量招收。
可以说,赵寒距离和其他侯王一样造反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说心里话,不管造反不造反,这样的生活下,赵寒做什么大家都很认同,愿意跟随赵寒做任何事。
再者说来,赵寒造反总比其他人造反对他们来说更好。
赵寒没有在乎众人的心理活动,继续说道:“还有杨咪和萧北,你们尽快挑选村里适合做账房和掌柜的人手,进行培训,这样的人一定要多选,并尽可能让他们在咱们的商场里进行岗位实践,后面有用。”
“先生,培训账房和掌柜?”
杨咪一脸疑惑,萧北更是不解,干脆直接问道:
“先生,你要培训这些人出来,是打算不要我们了吗?”
萧北说完后,那一脸委屈的样子,真是灵动又惹人怜。
“你说的什么话,培训这些人出来自有用处,再说了,你们俩今后必是我们的大掌柜,哪儿会有人抢你们的饭碗,放心好了。”
赵寒真是哭笑不得,但也只能耐心解释。
这次会议就在这样的哄堂笑语中结束了。
当天,韩姬就将消息散布出去了,为了保护好青杠山的麦地,赵寒专门让任飞和易峰带着五百护卫赶去支援。
直到第四天村里迎来了第一批难民。
河源村东口,将近两千人排着队,在等着韩姬与她带领的队伍登记。
“姑娘,我想问一下,这里招收我们,图什么啊?”
一个中年大叔,饿得皮包着骨,由于衣服太破烂,就像没穿上衣一样,裸露在韩姬面前,弄得韩姬脸红不已。
但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没有了,已经顾不上这种外在的东西了。
“大叔,我家先生心地纯善,见不得大家过这么苦的日子,所以想给大家讨条活路。”
韩姬说完,后面有两个年纪稍小点的年轻人突然呛声道:“这天地下哪儿还会有这么好的人,姑娘,你就别骗我们了,赶紧登记好,能给我们口饭吃,我们就知足了。”
“是啊,不就是卖身嘛!我们还有把子力气,只要能吃上口饭,就是做牛做马都认了。”
听着两人这样说,后面的人也是神情麻木,看样子,他们也是在麻木中认同了两人的观点。
但是韩姬可忍不了,赵寒在他眼里就是个完美的人,哪儿容得下别人这么说,当场就站起来反驳:
“天底下哪儿会没有好人,你们见识太短浅,愧为顶天立地的汉子。”
“我说姑娘,我们说的本就是实话,我们从碧州而来,原本石王是爱民如子的,但大难之下,不也还是起兵造反,为了招兵买马,我们不也还是被他剥削的活不下去,才逃难至此了吗?”
“对啊,早知道天下哪里都一样,还不如在石王手下当个炮灰,免受了这挨饿与长途跋涉之苦了。”
“你们非得这么说的话,我就不给你俩登记了,看你们能怎么样?”
韩姬气得不行,但又不能一句一句向众人解释赵寒的好,只得出此下策。
“姑娘,你行行好,我们都是自愿卖身为奴的,您快点登记好,我家老母亲在后面还等着吃口饭呢,你看我们后面的,谁不是为了口饭来此,再晚点,恐怕也饿死好多了。”
这男子说完,韩姬看了看后边,难民们麻木的眼神令人心生怜悯却也心感无奈。
韩姬暗自摇头,正准备坐下来给众人继续登记时,一个老婆婆突然提着篮子从村子里出来,看到韩姬,立马露出慈祥的笑容。
“小韩姑娘,来吃饭了,这两天这么辛苦,身子可不能饿着了。”
“张婆婆,梁大夫都说了,你身体还在恢复期,怎么又出来了,东西放下,你快点回去休息休息吧。”
韩姬看着张婆婆,再对比一下眼前的难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
张婆婆正是之前王武抓住破坏麦地的十几人中之一,当时她还因为身体虚弱直接晕倒在赵寒面前。
几天下来,由于在村里得到良好的休息,气色看起来好多了,有了点力气,她也不想闲着,就来给韩姬他们送饭。
“小韩姑娘最近事情多,才更应该好好休息,你记得把饭吃了,我先回去,看看能不能帮大家干点其他活。”
张婆婆说完,就要转身回村子,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招呼:
“张婶儿,是你吗张婶?”
打招呼的正是刚才与韩姬说话的其中一个男子,听到叫喊声,张婆婆转过身来,在这男子身上停留了一会儿。
张婆婆在村子里几天样貌已经恢复过来,但眼前这个人,面黄肌瘦不说,胡子拉碴的形象让她认了好一会儿才辨认出来。
“志勇?你们,你们也到这儿了?”
“我们本在武陵郡,不想那里也不行,便也想着去滕州算了,半道儿上,听说这里要招工,就只能来这里了。对了”
认出来时,张婆婆两眶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这男子叫张志勇,与张婆婆本是一个地方的人,逃难时,却各自分离,现在相遇,自然是激动的不得了。
“韩姑娘,这是我们同村的两个侄儿,能不能,让他们登记完,跟我去村里边,叙叙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