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修正政令
作者:煮酒笑余生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最新章节     
    “已经无碍了,休养几日就可康健,对了,你身体没什么不适的地方吧?”
    “放心吧,我吃过龙须草,不会那么容易就被病魔侵体。”
    “龙须草还有这种作用?”
    见秦狄吃惊,洛依嘴角泛起笑意:“那是自然,龙须草不仅有起死回生之效,还可驱散病魔,强筋健骨。”
    “陛下,魏相到了。”
    两人闲谈之际,杨公公入殿内回禀。
    “宣。”
    秦狄话音落下,洛依缓缓起身,将桌上的书收起,放回原位,言道:“既然你有大臣召见,我也该走了。”
    “不急,你可以继续看书。”
    秦狄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洛依竟然当真了。
    “不会打扰你吗?”
    “无妨。”
    她都这么问了,秦狄还能说什么!
    “臣魏征,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征迈步进入殿内,看到一陌生女子在内,为了彰显皇帝的威仪,大礼参拜。
    “爱卿平身。”
    “谢陛下,不知陛下召臣入宫,所为何事?”
    魏征起身,规规矩矩的站定在秦狄面前。
    “朝廷补助给新生孩子的那笔费用,由那个部门负责?”
    “回禀陛下,此事由户部负责,尚书省监管审查。陛下,今日为何提及此事,难道是有人趁此贪赃枉法?”
    秦狄抬眼,在魏征脸上扫过,询问道:“魏相何出此言呢?”
    “老臣只是猜测而已,以为有人在此事上做文章。”
    “听爱卿的言外之意,这件事情以前出过纰漏?”
    “启奏陛下,此条政令实施之初,确实出现了不少纰漏,有些刁民趁机侵占冒领朝廷银钱。后来臣得知此事后,及时制定了些补救措施,并未引起太大损失,故此就并未上奏到陛下这里。”
    魏征说的这些,秦狄是真不知道,也从未听人提及过此事。
    “这都什么时候的事,朕怎么不知?”
    “陛下,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恰逢您首次南下,征讨越国之时。臣为了不让陛下担忧,便擅自做出了些许修正完善,望陛下恕罪。”
    这件事情,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往大了说,是擅自修改天子政令,罪不容诛。往小了说,那就是完善天子政令,弥补其中不足。
    一件事情,换个说法,完全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待遇。前者杀头之罪,后者乃是为社稷着想,不仅无罪,反而有功。
    至于究竟属于哪种,有罪还是有功,最后的话语权只在一人手中,那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都做出了些什么样的补救。”
    秦狄心知肚明,他口中的修正完善只是好听的说,其实就是补救这项政令实施中发现的漏洞。
    “回禀陛下,有些老人或幼童不幸离世后,其家人贪图银钱,秘不发丧,不到府衙销户,继续冒领朝廷的补助银钱。更有用心险恶之人,将尸骸置于家中,久久不葬。常言道,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他们为了几两银钱,做出此举,其心可诛。”
    “故此,臣与尚书省诸位大人商议后,颁布法令为,朝廷补发之银钱,必须由本人携带身份文凭亲至府衙领取。考虑到可能确有行动不便者,可由同村五户为其佐证,伍长作保,证实此人依旧存活在世。若有骗取朝廷银钱者,五户连坐,家中男丁发配流放亦是充军,女子卖身为奴,府衙销户。”
    对他们做出的修正,秦狄暗暗点头,比较中肯。虽说处罚有些重,其目的是为了彰显大汉律法严明。朝廷补助给他们银钱,就算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都没有这么好。
    如果这都不满足,还想骗取朝廷银钱,如此的贪心之人,活在世上也不会做出什么好事。世间有他,只会带坏了风气。若是无他,其他人也不会受到影响,知足常乐的本本分分过完此生。
    “在五户连坐的基础上多加一条,针对那些行动不便者,府衙派出官差上门核查,核查属实,照常发放。”
    “陛下英明,臣回去后便安排此事。”
    “朕今日听说了一个消息,有人拿着朝廷补助给孩子的银钱,去吃喝嫖赌,以至于这笔银钱并没有用到真正该用的地方。朕刚才就一直在想啊,朕当初颁布的那条政令,究竟是对还是错。”
    忽然听皇帝这么说,魏征心中一震,急忙跪倒在地,言道:“陛下乃圣明之君,亘古未见。此举是切切实实的为民着想,更是在为大汉兴盛奠定基石。由此现象,与陛下无关。民间有句俗语,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意思是人多了,各自人都会共存,有君子亦有小人。”
    秦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句话倒是耳熟。民间俗语不无道理啊,归根结底,还是读书人要好一些啊!”
    魏征:“陛下,臣前几日听说泽诗殿下不幸感染了痘疮,不知这几日可有好转啊?”
    身为臣子,问候一下也属正常,为官之道。
    “现在已经无碍,有劳魏相惦念了。”
    秦狄以为他只是表达一下问候,话音落下,只听魏征继续说道:“陛下,公主殿下使用的方子,能否赐给微臣。”
    “没错,难道魏相府上也有人感染了天花?”
    “没有,臣府上的人都很康健,只是城内不少百姓感染,趋势越发的难以控制。京兆府府衙苏大人今晨上奏的折子中说,已有百人因此丧命。”
    “京都城内流行起了天花,此事朕怎么不知。”
    秦狄双眼顿时瞪了一起来,询问魏征的同时,一拍大腿,猛然惊醒。
    自己糊涂啊,天花就是由那个奶娘带入宫内呢,她感染天花,肯定是从宫外感染!
    “陛下,几日前就已经发现。当时只是小范围流传,苏大人已经做出相应举措。只是不知为何,短短几日,天花突然扩散。初步估计,感染者已逾千人,且人数还在攀升。”
    魏征说完这些,秦狄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现在死百人都是轻的,若是不及时抑制,不出五日,死亡人数很可能就飙升到千人了。
    “杨光,速传董平与御医前来,找几个腿脚快的去传旨。
    “诺!”
    感受到皇帝语气中的急迫,杨公公火速离开延禧殿,安排人将皇帝旨意送到玉宸宫。
    “城内目前状况如何,如实告诉朕。”
    他们两人在这里讨论城中病情时,有腿快的太监来到玉宸宫,传达皇帝旨意。
    董平与御医两人不敢怠慢,仅用了不到两炷香的时间,就来到了延禧殿。
    君臣之礼后,秦狄直奔主题。
    “朕听闻城内感染天花的百姓已达千人,此事刻不容缓。董平御医,你二人将这几日医治天花的药方和心得书写出来,解救城内百姓脱离病痛折磨。”
    皇帝旨意下达,两人没有丝毫犹豫,将这几日记录于心的心得和探索出的药方写了出来。
    “陛下,此为宫内使用的方子,药效与运气参半。”
    董平将两人写好的那一纸药方送到皇帝面前,秦狄也懵了。
    “药效与运气参半?什么意思?”
    面对皇帝的询问,董平苦笑道:“陛下,痘疮之症,也就是天花。天花症状分为多种,有轻重缓急之分。药石只是辅助,最终能否挺过来,还要因人而异。故此臣才说药效与运气参半。”
    有了董平的解释,秦狄彻底明白了,不假思索的说道:“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听天由命了。董平继续留在宫内,医治宫中病患。御医,此事由你负责,可在御医中挑选三人,召集城内所有的郎中大夫,全力医治城内病患,务必要将伤亡降低到最小。”
    “此为天灾,实则比战乱更加恐怖,朕希望你们能够全力以赴,而不是敷衍了事,明白吗?”
    “请陛下放心,臣身为医者,必会与城内医者同舟共济,竭尽所能为我朝百姓祛除病魔,保住他们的性命。”
    御医面露凝重,对皇帝寄予的厚望自然不能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