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万里宏图志,意掌九州霸业成。急于求胜为大害,独断专行落陷坑。~蒋故事
“启禀大王,斥候来报,燕王殡天,燕军大丧,士卒伐木,置棺办椁,恐生退意。”
闻听下方将军报,赵王喜意挂眉梢。
“苍天有眼,燕国当灭,赵国当兴!众将军听令,此时埋锅造饭,等到燕国撤军时兵分两路,一路直取定兴县,一路追击燕国军。”
“大王不可!”
赵王话音方落,有将出列躬身礼。
“哈哈哈,赵穆,你此时出列,莫非想争这大军统帅?”
“启禀大王,末将出列,实为劝阻大王,今夜万不可妄动!”
“什么?这!”
赵王闻言看众将,发现众人皆不语。
“大王,如今援军已至,燕军新败,燕王大丧,正是我等稳步推进之时。”
“对呀,所以本王决定择机一战,定燕赵之胜败。”
“大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夜一战有三弊,若非稳妥当早断此念。”
赵王闻言微眯眼“三弊?你且说与我听,让众将也参议参议!”
赵穆闻言看众将“一弊,燕王殡天何人见?焉知不是陷阱否?”
“二弊,我军兵马正盛,敌军人少气衰,我若为敌帅,必会假意撤军,再安排伏兵两面夹击。”
“这,你且说第三弊!”
赵王闻言微思忖,貌似此言甚有理。
“三弊,燕王无子唯一女,王位将成盘中鱼。此时大军若冒进,反将他们拧一起。”
“你是说,留给他们内斗的机会,然后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燕国?”
赵王面露为难色,句句有理心不依。
“赵将军,外患在而内不起,究竟要等多少时日?一月还是一季!”
公子赵冉开口问,赵穆转身行一礼。
“回禀公子,燕国兵权已两分,姬无双身为燕王侄,最得燕国将军心。慕容胖虎战力强,手下亦有众将随。只需派人施暗计,无需月余则成矣。”
“月余?!”赵冉转身看父王。
赵王侧眸看众将,巷淹中头颅微低。
赵穆寻着赵王眸,看向大将巷淹中,知他半路军粮毁,损兵折将精锐没。
两路大军二十万,如今共用一军粮,国内调拨需时日,筹集多少是问题。
多了影响国内价,唯恐商人坐地起,秦军虎视在身后,战事持久恐不利。
“大王,末将。。。”
“够了,前次大战秦军胜,赵国失利割三城,而今秦国磨刀剑,挥师东进不知时。而今燕赵一战决,胜则可定百年业,与秦再战兵员增,事不可为避辽东。”
赵王分析利害,道明此战缘由,众将闻言点头,只觉大王有理。
眼见大王意孤行,赵穆躬身再一拜。
“既如此,还请今夜让穆领兵!”
赵王张口欲做答,瞥见儿子缓摇头,微微思忖知其意,赵穆军中权独揽
眸光微动看众将,有人就在此时出。
“末将进攻梁失利,戴罪之身盼罪赎!”
巷淹中单膝跪地,垂首沉声携战意。
“也好,既然巷将军有意,今夜就由你统帅一部大军,另一部本王亲领,今夜势破燕军。”
众将侧头看赵穆,穆无奈躬身一礼。
“末将誓死追随大王!”
“誓死追随大王!”
众将这才开口,也令赵穆清楚,军中留给他的余地不多了。
埋锅造饭,磨刀喂马,各部待命,随时出征。
四人围锅,望着篝火炊烟,忍不住小声议论。
“果然到哪都少不得内斗,功高震主,鸟尽弓藏,古人诚不欺我。”
彭越叹息填木柴,火旺烟直冲霄宇。
“这炊烟有甚好看,我看你盯了半天!”
鹿邑妥疑惑发问,蒋故事望烟而答。
“你们说,燕军看不到这烟?”
三人闻言面面觑,随后望向中军帐。
“此等小事无人提,莫非另有甚算计?”
寿永济心存疑虑,但见蒋故事起身。
三人望着他背影,直奔巷将军营帐。
营帐当中沙盘旁,巷淹中吩咐部将。
“此地回蓟城必经,山高林密易伏兵,派人即刻探清明,若有暗伏烟示警。”
部将闻言匆忙去,又指沙盘再吩咐。
“燕王棺椁行难速,提前带兵绕侧面,大军紧盯定兴县,务必切断此间连。”
有部将听令离去,巷淹中这才抬头。
“将军,炊烟升腾众且直,燕军必知有兵事,只怕突袭变强攻,损兵折将恐太迟。”
“你都知道的事,难道众将不知?”
巷淹中出言反问,随后笑而摇头。
“若是怕了,你今夜留在营中,不必参与此战。”
“不是怕,只是士卒难道不该死的更有价值?”
蒋故事沉声开口,巷淹中轻笑反问。
“士卒价值几何,要看孰来衡量。在将军手中,他们便是攻伐利器;在父母身边,他们只是膝下儿女。”
随意挥了挥手“你且自去,义不掌财,慈不掌兵,望你不懂!”
蒋故事躬身而退,直到帐门转身走。
巷淹中摇头一笑,只当做一个插曲。
殊不知,蒋故事出帐一笑,手中多了块虎符。
来不及多看,有将军迎面而来,他匆忙低头离去,引得赵穆侧目视。
“我就知道穆将军会来!”
营帐中,巷淹中让出上座。
“此时不来,我怕没机会再来!”
赵穆围绕沙盘转,看向上方棋子布。
“淹已然布置妥当,穆将军有何指教?”
“指教谈不上,只想问巷将军,准备预留兵力几许?”
“预留?!”
赵穆闻言,巷淹中一怔,紧接着明白其意。
“将军是说这大营?自然是留下老弱、残兵、民夫、壮丁,以及穆将军之精锐。不知淹如此安排,穆将军以为如何!”
四目相对,赵穆一笑。
“不谋而合,看来赵某今夜要预祝巷兄凯旋!”
“哪里哪里,巷某戴罪之身,且遭人袭粮焚草,深知粮草一事慎之又慎,还望穆将军勿怪。”
巷淹中客气非常,赵穆之才十倍于他。
哪怕是一时冷遇,只要赵王不怒而杀之,皆有他日复起之时。
且不提他军中亲信众多,此时得罪恐夜袭不利。
是以二人就今夜之事细细揣摩,巷淹中每每都恭敬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