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捷报入京都!
作者:一杯孤酒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最新章节     
    婚闹与这聘礼一样,自古有之。
    多是亲朋好友,堂兄兄弟们图个热闹和喜庆,并非现在咱们这种胡闹。
    再比如大明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看新娘手,二看新娘脚,三看新娘腰,新娘要不亲手送,我们就要亲手陶。”这里指的就是新娘在去婆家的路上送的甜品喜钱等。
    打打闹闹间。
    太子朱文奎终于背着新娘子出来了。
    从出了闺房,所有人都很有礼数的献上了衷心的祝福。
    宇文家族人脸上的狂喜之色,毫无遮掩。
    凤凰!
    凤凰!
    宇文家族出凤凰了。
    宇文家族的百态,朱文宝瞥了一眼,就扭过了头。
    和四皇子朱文勇互相看了看,便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朱文宝:老四,宇文家族有些人还是要打压打压为好。
    朱文勇:别瞎操心了,有人会敲打的,。赶紧看热闹吧。
    朱文宝:老四你说的有道理啊。
    朱文勇:必须的!
    太子朱文奎自然也是瞧见了,现在无暇分心,不由紧了紧自己的美娇娘。
    “娘子可是要抱紧了,夫君背你上轿。”
    “嗯。”
    这一刻,二人注定了休戚与共。
    太子朱文奎步伐坚定有力,睥睨天下之势,势不可挡!
    沉稳的步伐,一步一步踏在旁人心间无一不低头。
    他要为自己的娘子,当今太子妃造势!
    很快行至大门。
    当,太子背着自家女儿踏出大门那一刻。
    宇文夫人的眼泪,不争气的掉落。
    女儿长大了。
    宇文吉同样红着眼,从此往后妹妹不再是嬉笑打闹的妹妹,而是太子妃,需要敬仰的太子妃。
    “母亲,今儿可是妹妹的喜事,可不行落泪,不吉利。”
    “对对对,不吉利,不吉利。”
    “呸呸呸!”
    “娘这是喜悦的泪水。”
    就在太子朱文奎将太子妃落轿时。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只见太子朱文奎转身。
    “岳母,皇家的规矩虽多,但孤不会让她受了委屈。”
    是给宇文家的承诺,也是给太子妃的承诺!
    宇文夫人的泪又一次止不住了。
    宇文吉弯腰,认认真真行了一礼,不管怎么说,今日太子对宇文家族做了太多!
    礼部官员。
    “吉时到!”
    “起轿~”
    ……
    吹吹打打,滴滴答答。
    庞大的队伍重新出发。
    新娘子即将要到男方家。
    夜色渐暗。
    紫禁城。
    百官站立。
    随着小太监跑动越来越频繁,百官们知道,太子妃即将到来。
    不一会,太子迎亲队伍走过最后一门,承天门。
    与此同时。
    两名衣甲崭新的骑士,身披红袍,胯下枣红色骏马!
    不约而至京都大门,口中高呼!
    “大捷!”
    “大捷!”
    过承天门,轿停。
    百官跪迎。
    到了这里,朱文宝等人在礼部的指挥下退至一旁,弯腰行礼,等待太子和太子妃。
    太子朱文奎下马,龙行虎步间准备接太子妃。
    恰好此时,捷报声由远及近。
    “捷报!”
    “捷报!”
    “大捷,肃州大捷!”骑士的声音响彻天际。“宇文大将军,率领肃州卫斩杀南行营5万大军,南行营在被迫退让千里。”
    “大捷,肃州大捷!”
    “宇文大将军,率领肃州卫斩杀南行营5万大军,南行营被迫退让千里。”
    紧接着又是一道声音响起。
    “大捷!大捷!”
    “辽东都司于十二月十日,攻破东大营,破敌二十五万,俘虏三万!大黎王庭东边门户洞开!”
    “大捷!大捷!”
    “大都督攻破东大营,大黎王庭门户洞开!”
    这一刻。
    不论是京都百姓还是文武百官。
    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在了紫禁城!聚焦在了今日的主角,太子朱文奎的身上。
    太子迎亲本就是喜事儿,再加上辽东都司和肃州卫的捷报,已经不是喜上加喜,而是太子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太子朱文奎强压心中喜悦,他想过外祖父和宇文家族会给自己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
    但万万没想到,此礼重之又重!
    “赏!”
    挺拔的背影,让跪迎的百官心惊,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代帝王崛起!
    朱文宝此刻也是心情激动,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老四。
    双方又是一笑!
    御书房。
    皇后上官静,第一次将心疼和内疚的目光看向了皇上朱土安。
    她在喜悦的同时,又为自己深深相爱夫君感到心痛。
    心情就像是打翻了调料,酸甜苦辣咸,接踵而至。
    狗不理悄无声息的退下了,他明白这一刻,御书房内不需要他!
    同样,宴会流程等还需要他盯着。
    再看大明皇上朱土安。
    端起茶杯压了一口。
    今日本就因为规矩和老学究的固执,身为父母的只能回避,不争往日“风光”,于次日受太子和太子妃的拜见(现闽南部分地区有保留此传统)。
    为的就是告诉外人,我家嫡长子长大,成家立业可以独当一面了。
    然。
    北方战报接踵而来。辽东都司灭了东大营,打开大黎王庭的门户;肃州卫杀敌五万,进一步挫了南行营的锐志。
    这等震天功劳,天却回避在了幕后。
    天将大任托与了太子!
    百姓们认为这是天刻意的安排。
    心思更加复杂的文武百官呢,他们的心思更加活络。
    此时此刻。
    说一千道一万,所有的好处都落在了太子身上!
    皇上朱土安目光平静,自始至终波澜不惊。
    自是根本不在意,不在意臣子间的算计,不在意一切!
    “静儿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我老丈人是唯一一位不将我放在眼里的人。”
    “当然记得。自从我爹揍了你,打好了头。我大哥揍你的次数与日俱增。毕竟是你把上官家族掌中宝抢走了。”
    “是啊,当年满大明敢揍我的,也就我的老丈人,还有我的大舅哥。”
    “你有没有恨过我爹还有我哥?”
    皇上朱土安笑着摇了摇头。
    “当年,文有那头老狐狸,他智计百出,推翻一切阴谋算计,平朝堂之乱;武有我老丈人,跨马安天下,一人定乾坤,我感激还来。”
    “静儿。”朱土安宠溺的捏捏鼻子。“走吧,今日虽然咱们不能见儿媳妇,可宴席需要咱们!”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