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刘备和诸葛亮这对最强君臣组合之一,曹丕不重视蜀国,我可得重视。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加强了对蒋门神负责的巴蜀地区的投入,资金人才要什么给什么,有什么给什么。
为了能尽快得到蒋门神传回来的情报,我直接提拔了鼓上蚤时迁,让他充当朱贵的副手,专门负责巴蜀地区的情报工作。
蒋门神也不负所托,陆续给我传回来许多情报,这都是后话,在此先不过多赘述。
洛阳的皇宫从破土动工到竣工完成,足足耗费了两年之久,但令我意外的是,皇宫建成之后曹丕并没有立刻搬进去,而是开始了繁琐的搬迁工作。
各级官员陆续被迁往新的官邸,同时重新安排他们新的职位,以确保朝政能够平稳过渡。
这又陆续耗费了一年有余,但万幸的是,最终实现了朝政的稳定运行。
三年的时间里,我什么也没干,也不能说是一点儿也没干,至少我还建造了一座皇城。
曹丕那边,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陆续的撤了一批,提拔了一批,现在朝堂上的声音和谐了许多。
在看蜀国和吴国。
夷陵之战后的这三年的时间里,刘备就像魔怔了一样,不断的对吴国用兵,可谓是十天一大战,五天一小战。
刘备戎马一生,可谓是千人以上没赢过,千人以下没输过。所以在这种小规模的战斗当中,吴国没有丝毫占到便宜,相反还被刘备攻占了许多土地,战线甚至一度被刘备反推回到了荆州境内。
而这时曹丕也做出了应对,公元222年,给在合肥的张辽增派了5万人,给驻守在南阳郡的曹仁增派了3万人,二人先后发起对吴的攻势。
孙权见此,为了避免陷入三面作战的境地,在顾雍的建议下,俯首对曹丕称臣,承诺每年纳贡。
曹丕在司马懿的建议下,让孙权把长子孙登送到洛阳太学来学习。
消息传回吴国,孙权迫于曹丕的压力,只好同意将孙登送往洛阳。
但就在队伍要出发的前几天,孙权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张辽病死于合肥。
顿时吴国的压力为之一轻,然后孙权耍起了臭无赖,以长子孙登年幼未曾婚配为由,推迟了入魏的时间。
曹丕勃然大怒,当即决定要在明年兴兵攻打吴国!
其实曹丕打的也是一手好算盘。刘备在西边攻打荆州,他自己领兵出合肥,攻打江东,两面作战之下,吴国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但这回就连老天爷都站在了吴国这一边。等曹丕大军赶到合肥的时候,刘备最终在公元223年病死于白帝城。
没有了刘备在西面的牵制,孙权立刻把大部分军队调回了江东,正面与魏国展开激战。
魏国大将曹仁、曹泰、董昭、曹休、曹真、夏侯尚、张合、诸葛瑾、蒋济。
吴国大将孙韶、朱然、吕范、全琮、徐盛、潘璋、朱桓、贺齐。
两国战将先后战于洞口、江陵、濡须等地,前后有近十万人参战。
但魏军不善于舟船,每次战斗都是魏国先胜而后败。
曹丕在225年最后一次伐吴时,甚至还被抄了后路,被火攻烧伤,落下暗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