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们见大势已去,还是逃命要紧,可紧接着就上了一批弓弩手,他们对着这些四散奔逃的土匪就是一阵猛射,一波下来,活着的土匪已经不多了。
很快就到了打扫战场阶段,沈知府在护卫们的保护下,来到土匪老巢。
土匪老巢相当于一个军中大帐,上面摆着三把交椅,说明这里有三个匪首。
大帐的两边还有不少的座椅,看来土匪小头目也不少,土匪们在此盘踞几十年,组织已相当庞大,这次能将其剿灭,实属不易。
不一会儿,就有几个活口被抓进大帐,其中有一个是土匪三当家的。
沈知府立即对三当家的进行审问,经此人交待,就在前一刻钟,其他两个土匪头目见势不妙,知道土匪老巢守不住了。
就带着自己的亲信,从后山一个秘密的洞穴,来到悬崖边的一处出口,然后通过绳索下降到悬崖底部逃走。
根据三当家提供的路线,沈知府立即派人去追,很快就追到悬崖边,确实发现一根绳索通向谷底,他们便顺着绳索下去,继续追赶。
这次端掉土匪的老巢,沈知府急切的想知道敕牒和告身的下落,得知千牛山上还有一个金库,便立即前往查看。
金库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天然的山洞,在洞口守卫的土匪早已不见踪迹,金库的入口处有一个巨大的石门,沈知府命人将石门推开。
石门过于沉重,十多个士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石门移开。
山洞很深,里面一团漆黑,沈知府命人点燃火把进洞查看。
在几十支火把的照耀下,沈知府才看清金库里的情况,里面大部分是土匪抢来的东西,其中金银财宝被装在十几个大木箱里。
这些都是土匪们在几十年中抢来的大量财物,这些财物除了上缴一部分到朝廷外,大部分将归庆安府所有。
有了这些钱,沈知府就能做不少事情,在他以后几年的任期里,他不会再为缺钱而发愁。
有钱固然能让沈知府高兴,但他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他急于要找到敕牒和告身。
沈知府带着自己贴身的侍卫,翻遍了金库里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找到敕牒和告身。
沈知府有点糊涂了,这么重要的东西,不在金库里,那又在什么地方呢?
沈知府郁闷的走出了金库,他不能大张旗鼓的寻找敕牒和告身,以防消息传出去被自己的政敌所利用。
这时师爷走了过来,他向沈知府提出自己的看法。
土匪抢了新任知府的敕牒和告身,头目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两个物件的重要性,他们一定把它们放在自己的身边,不是随身携带,就是放在自己住处。
沈知府觉得师爷分析得有理,就前往土匪头目居住的地方,结果还真在那里找到了敕牒和告身。
看着这失而复得的重要物品,沈知府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这些土匪实在是猖狂,明知道这些东西可能会引火上身的,但他们并不在意,仍然与官府叫板。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么回事,要不是赵贤制造出能够攻山的抛石机,官府们还真拿他们没有办法。
这时有人来报,说是在找到了土匪在山上建造的牢房,里面关押着十几个人,自称是附近的村民,被土匪抓来干活的。
“哦,是吗?全部带来见我,以防有土匪混入其中。”
很快,便有十几个人带了过来,他衣服衣不遮体,面黄肌瘦,皮肤黝黑,一看就是长期在阳光下干活,营养不良所致。
这些人来到沈知府面前,全部跪倒在地。
“老爷,我们都是附近的村民,是被土匪抓来干苦力的,我们白天干活,晚上就被关入牢里,许多苦力已被折磨致死,多亏老爷剿匪,我等才得以相救。”
沈知府看着这些村民,眼睛有点湿润,这些土匪危害乡里多年,这次终于被消灭了。
“各位村民,你们受苦了,等会儿我安排人员核对你们的户籍后,送你们下山回家,你们不用担心。”
“谢谢大老爷,我们可以回家了,能见到妻儿老母了。”许多人痛哭流涕,不停的磕头谢恩。
他们很快跟着官兵走了,但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站在原地没有离开,他低着头,默不作声,他的状况要好一些,并非面黄肌瘦。
这次被解救出来,看不出他有任何高兴之处,似乎非常害怕眼前这个大官。
“你是何人,为何不愿意官兵送你回家。”沈知府说话温柔,生怕吓着眼前这个少年。
许久,少年才缓缓开口,但不敢抬头。
“我是从聊城过来的,两年前随父母逃荒南下,一年前流落至此,遭遇土匪,一家人走散,我被土匪劫到山上,由于我年幼体弱,不能干苦力。
土匪见我会识字,就让我教他们识字,总的来说,土匪对我还不算太坏,至少不会让我饿肚子,不过他们对我还存有戒心,怕我逃跑,白天被人盯着,晚上关入牢房。
这次老爷剿匪,救出了我们,但我确实不知道我该去哪里,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父母。”
沈知府知道,聊城是边陲小镇,这里是他们大北朝与蕃国的主战场,由于连年战乱,这里的居民早已逃光了,想回那里已经不可能了。
沈知府有点犯难了,他不知如何安置这个少年。
赵贤打量了一下少年,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目前是这个少年最无助的时候,自己应该帮助他一下。
“知府大人,不如让这个少年跟我回去,我家人多,房子也多,生活应该没有问题,同时我还可以帮他打听消息,尽快让他们一家团聚。”
“那就谢谢赵公子,该少年在你家的一切费用,由庆安府来出,直到找到他们的父母。”
对于赵贤接收这个少年,沈知府还是非常高兴的。
沈知府上任以来,就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剿匪上,好多事情都耽阁下来了,完成剿匪之后,沈知府便回到庆安府,处理一些重要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