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小宝依旧早早的起床,只不过当他走出自己的房间时,陶花已经拿着扫把在打扫院子了。
陶花见伍小宝起来了,她立即说道:“小宝哥,粥已经熬好了,你吃了早饭再去上学吧。”
“你把粥都已经熬好了?”伍小宝看看才蒙蒙亮的天色,然后说,“你不用起这么早,我不在家吃早饭。”
听伍小宝说不在家吃早饭,陶花的眼神暗了暗,她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感谢伍小宝。
如果不是伍小宝带她和陶林回家,说不定她和陶林会冻死在街头。
所以她想为伍小宝做点什么,以前她们睡在胖婶儿这边,伍小宝他们睡在六叔公那边,太早起来做饭不方便。
而如今搬了新家,这里很方便,所以她就早早起床把粥熬好,等伍小宝起床后就可以喝了粥再去书院,只是……
伍小宝见陶花有些失落的样子,他就说道:“吃了饭跑步肚子疼会疼,所以我不能在家里吃早饭。
家里有开水吗?帮我装一点开水,我带上路上喝。”
“有的。”
陶花立即去厨房给伍小宝装了一竹筒开水。
伍小宝洗漱过后,挎上书包拿上陶花递过来的竹筒就出门了。
今天榭岩一进课堂,直接将一摞纸拍在伍小宝面前。
伍小宝抬头看着需要,不明白啥意思?
“这些是历年来府试考题,你把这些都做了。”
伍小宝低头看着那一摞试卷儿,起码有二三十张,他有些结巴的问:“榭、榭先生,有时间要求吗?”
榭岩笑眯眯的,“越快越好。”
顾铭瑞看伍小宝的眼神有些同情,这么多试卷,估计手都得写断吧?
他打了个抖,还好他不用考试,他就是来混日子的。
要不是爷爷和老姐逼着他读书,他才不来呢。
不就几十张试卷儿嘛,伍小宝还没当回事儿。
想当初,小学时的寒假作业,也是三十张卷子,他一天一夜全部干完。
这一天伍小宝都在写试卷,顾铭瑞知道伍小宝要参加府试,所以他也没有来打扰伍小宝。
到下学时,伍小宝把十张试卷拍在榭岩面前的桌子上。
“今天先做了这么多,剩下的明天下学前全部做好。”
伍小宝说完一阵风似的就跑了。
榭岩有些呆愣的看着面前的试卷,他原本以为伍小宝一天能做个两三张就差不多了,没想到一天就做完了十张。
榭岩觉得他今晚要熬夜了。
伍小宝每天都在忙着读书,伍大郎他们也在忙活着。
前几天已经把谷种下到田里了,后面还要平整一块秧田出来插小秧苗。
谷种用的是去年伍小宝种出来的那些谷子。
不过用不了那么多,伍大郎把剩余的谷种换给族长和其他关系较好的几家了。
同时,族长和其余几家也学着伍小宝的方法育秧苗,他们今年也打算跟着伍大郎家种一些稻谷。
去年种的冬小麦可都是他们帮忙一起种的,如今伍大郎家田的小麦长势可比其他人家的要好不少,今年的小麦产量肯定也要比他们他们高。
所以族长他们打算跟着伍大郎一起种,伍大郎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伍小宝有时也会抽时间去指点指点他们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比如秧田里的泥一定要犁得够烂,而且还要犁得平,不然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时间很快就到了四月,四月初八府试开考,伍小宝他们四月初三启程前往万源府。
伍小宝是跟着青山书院的学生一起去的万源府,而且还有书院的先生带队。
所以伍大郎这次没有跟着一起去,再一个,他现在可忙了,根本走不开。
这几天要开始插小秧苗了,伍大郎家的秧苗长得特别好。
主要还是肥下得足,在育苗田里直接铺上了厚厚的一层干粪土,长得能不好嘛。
伍大郎去年就插过秧,他知道要怎么做,只不过崔老汉他们以前没有这样种过水稻,都是把地刨一刨,然后把谷种撒在地里,然后用土一埋就完事儿。
伍大郎给崔老汉他们做示范,小秧苗要插多深、间距多少,都仔细给他们讲解清楚。
除了崔老汉他们在学,族长他们也在学。
有村民想上手帮伍大郎家插秧苗,其实就是用伍大郎家的秧苗练手,伍大郎没让。
因为下田的人一多,秧田里全是脚窝,到时小秧苗都不好插了,插上去后也很容易倒。
伍大郎只让他们在田埂上看着,等伍大郎家的秧苗插完,他就被其他村民叫去教他们怎么种。
伍大郎一时在村子里成了炙手可热的人。
其实大家都是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把式,只要看过之后基本都会了。
只是大家还是不怎么放心,所以把伍大郎叫去看着点,要是有不对的地方好提醒他们。
时间一晃就是好几天,四月十四,万源府衙有一骑快马驶向清江县,到了清江县后,又有衙役带着赶往伍家村。
衙役一进村子就高喊:“伍小宝考得府试第一,伍小宝父母何在?”
“伍小宝考得府试第一,伍小宝父母何在?”
这个时候村里人基本都在田里干活,只有一些小孩子在村口玩耍。
玩耍的孩子听到衙役的喊话,有孩子立即说道:“伍小宝家不住在村子里,他们搬新家了。”
衙役问,“他们新家在哪儿?”
“就在村子外面,我带你们去。”
那孩子跑前面带路,衙役在后面跟着。
也有孩子往田里跑去报信。
伍大郎家现在有人干活,而且秧苗也已经插完,他现在清闲得很,这会儿正蹲在田埂上和人打屁。
报信的孩子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说道:“大郎叔,你快回家,有衙役来报信了,伍小宝又考了第一。”
伍大郎蹭的一下站起,用力过猛,差点儿又闪到腰。
他这两天还跟江氏念叨呢,说伍小宝这两天是不是该回来了。
伍大郎往家里跑,田里干活的人也丢下锄头跟着去凑热闹。
伍大郎跑回家时,衙役已经报完喜,江氏给了喜钱,衙役正喜滋滋的往怀里揣。